遠洋集團境外債 " 以時間換空間 " 之路開啓了。
9 月 15 日早間,遠洋集團(HK03377,股價 0.58 港元,市值 44.17 億港元)發布公告稱,考慮到當前行業形勢及公司未來持續發展,公司将開啓境外債務全面重組,并聘請華利安諾基(中國)有限公司擔任财務顧問,盛德律師事務所爲法律顧問。爲推動整體債務管理,遠洋也将暫停支付所有境外債務,8 筆境外存續債券(合計 39.2 億美元)即日起停牌,
而就在前一日,遠洋集團剛支付了 "18 遠洋 01" 的首筆款項。遠洋此前是行業少數未出險的房企之一,而從 2022 年至今,在公開市場遠洋累計還款近 200 億元。
事實上,債務重組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未來發展價值預期的正向疊加,不失爲是一種推進多方共赢的有效手段。而目前,債務重組已經成爲上市企業擺脫經營困境、實現正常化經營的重要路徑。
來源:遠洋集團公告
至今未發生實質性違約
需要注意的是,遠洋集團至今仍未發生實質性違約,依然是行業極少數未出險房企之一。公開信息顯示,從 2022 年至今,遠洋集團公開市場累計還款近 200 億元,一直在爲 " 保信用 " 付出努力。
就在一個月前的 8 月 17 日,遠洋集團三筆将于 2024 年、2027 年和 2029 年到期的美元債票息展期方案已獲得通過;而最近一筆美元債到期日則在 2024 年 7 月。
8 月 31 日,規模爲 20 億元的債券 "18 遠洋 01" 本息兌付安排方案也獲得了 54.1184% 持有人同意,達成違約豁免。就在前一天(9 月 14 日),"18 遠洋 01" 的首筆款項也已彙出。
在此時主動提出進行境外債務重組,是遠洋集團多方考慮後的選擇。在公告中,遠洋集團表示,鑒于公司銷售額快速下降,資産出售不确定性增大,各項融資活動持續受限等情況,集團認爲最佳的出路是對境外債務進行全面重組。
" 提前申請債務重組,表明遠洋集團正在采取積極措施來應對當前的流動性壓力。"IPG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相對于一些已爆雷的企業,遠洋集團的财務狀況相對較好,因此有能力和機會采取主動的行動來提前化解問題。
事實上,在此之前,已有包括融創中國、奧園、花樣年等超 50 家房企開展境外債務重組。在今年初,克而瑞就曾表示,今年将迎來房企化債大考," 借新還舊 " 或逐筆展期已難解燃眉之急,整體債務重組成爲越來越多房企化解債務的突破口。
" 通過重組債務,不僅可以爲企業減輕短期财務壓力,赢得更多時間制定和實施可行的資金籌措和經營策略。" 柏文喜分析指出,這還可幫助企業降低利息支出減輕企業流動性壓力,同時改善企業負債結構,使其更加合理,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來源:遠洋集團 2023 年中報
兩大國有大股東背書
如今,擺在遠洋面前的則是債務重組能否順利通過。在此之前也曾有房企債務重組推進困難重重,也有房企推進比較順利。這主要取決于企業自身資質,如企業基本面沒有問題,産品在業内有口皆碑,債務處置推進将更爲容易。
就遠洋集團而言,過去一段時間裏,爲保住公開市場信用,公司通過出售資産、發行 REITs 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在公開市場累計還款近 200 億元。在遠洋看來,保護資産價值與基本運營、" 保交付 " 都是工作重心。
具體來看,遠洋集團今年 1-8 月銷售額突破 400 億元,操盤口徑位列行業 TOP25。在天津、濟南、大連、中山、無錫等重點城市,遠洋集團銷售額穩定位居市場前十;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土地儲備 4095.1 萬平方米,且主要位于核心一二線城市。
在交付方面,今年前 8 月,遠洋集團在上海、深圳、廣州、武漢、杭州等 27 座城市順利交付 2.3 萬套住宅。
不僅如此,遠洋集團大股東的态度也成爲外界關注的焦點。
公開資料顯示,作爲遠洋集團的兩大股東,中國人壽、大家保險股權穿透後約 60% 股份爲國有。年初,兩大股東成立專門工作組,完成對遠洋的資産狀況及經營情況排查,确認遠洋是受行業影響,出現了階段性流動性風險,企業基本面沒問題。
在 2023 年 8 月 24 日中國人壽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方面表示,高度關注遠洋集團經營情況和近期面臨的風險狀況,公司在認真履行股東的職責,督促遠洋集團竭盡所能平穩經營和化解風險。
" 兩大國有保險企業股東爲遠洋帶來了強大的資本和資源支持,在債務重組過程中,這些股東可能會提供額外的資本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柏文喜表示,股東的背景也可能增強債權人對企業的信任,有利于債務重組的順利進行。
需要指出的是,自 2022 年末以來,爲提振市場信心,中央多部門發文從信貸、債券、股權等方面支持房企發展,纾困方向也從此前 " 救項目 " 轉換至 " 救項目與救企業并存 ",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房企債務重組方案的推進。而近段時間以來各地政策持續發力,多地樓市出現回暖迹象,也讓困境中的房企看到了希望。
不過,于遠洋集團而言,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債務問題,成爲其當前債務重組工作的重點。" 這要求企業既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債務重組計劃,也需要加強經營管理、優化資産結構等措施來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争力。同時加強與股東和債權人的溝通和協調也是化解債務的重要途徑之一。" 柏文喜建議道。
【每經房産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号 Real-estate-Circle】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