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國民經略,作者:凱風,原文标題:《國家批複!中國最頂尖的城市,升級了》
超大特大城市,有多重要?
繼南京、廣州之後,深圳、成都等地的 2035 總體規劃先後獲批,城市定位、核心功能、發展空間都爲之一新。
加上京滬津渝四大直轄市,目前我國已有 8 座城市 "2035 總規 " 獲批。這些城市均爲超大特大城市,要麽是直轄市,要麽是副省級市。
總體來看,北上廣深都被賦予 " 國家級 "、" 國際級 " 定位,側重點雖有不同,但明顯高于二線城市。
與之對比,二線城市,無論是直轄市還是省會,多數着眼于區域定位,被賦予引領都市圈、城市群乃至整個區域發展的重任。
一線城市何以成爲一線,二線城市何以逆襲,國家戰略定位提供了答案。
一
京滬定位有多高?
早在 2017 年,北京、上海的 " 城市總體規劃 2035" 就已正式發布,賦予了兩大一線城市非同一般的超高定位,且均指向" 全球城市 "。
與之對比,包括廣深在内的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直到 2024 年才對外發布,且是國土規劃體系改革的産物。
7 年過去,總規賦予的戰略定位和區域空間格局,基本都已變成現實,京滬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的地位有增無減。
北京 " 四個中心 ":全國政治、文化、對外交往和科創中心;
上海 " 五個中心 ":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不難看出,北京側重于首都功能,政治、文化、對外交往的優勢毋庸諱言,而科創中心則得益于其對高校、大院大所和各類人才的強大集聚力。
與之對比,上海更側重于經濟功能,從經濟、金融到貿易、航運再到科創,與上海作爲中國經濟、金融、外貿、制造第一大市的綜合實力相對應。
前幾年," 中國經濟第一大市會否易主 " 一度成爲關注焦點,雖然在疫情時期北京季度 GDP 一度趕超上海,最終上海還是守住了第一大市之位。
事實上,作爲首都,北京雖然不乏調配全國資源做大自身經濟的可能,但 " 經濟中心 " 并非自身的優勢所在。
其實,早在上世紀中後葉,北京一度提出打造經濟中心和工業基地,而最近 10 多年來,北京逐漸明确自己的定位,不僅不再提經濟中心的概念,而且主動推動勞動力密集型、高能耗型産業更是向周邊地區疏解。
這體現在北京的産業結構上。北京第三産業占比超過 80%,工業隻有 15% 左右,支柱産業以互聯網、金融、科研服務、文化創意爲主。
反觀上海,既有通江達海的地理區位優勢,又有長三角這一最大的世界級城市群作爲腹地,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引領者角色。
在産業上,上海以金融、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爲支柱,産業結構更爲多元,新興産業發展勢頭更猛。
當然,作爲首都,憑借強大的資源調配能力,北京隻要想做經濟第一大市,可以說毫無壓力。
但大國經濟必然存在分工,京滬齊頭并進、分工合作,則是更好的結果。
二
廣深,定位有何不同?
中國隻有 4 個一線城市,京滬憑借其老牌城市和直轄市的身份占居其二,而廣州、深圳則是最近三四十年異軍突起的存在。
我在《中國城市大變局》一書講過,計劃經濟時期," 京津滬 " 之名可謂不無認知,當時的天津足以比肩一線。
直到 2000 年前後," 北上廣深 " 的概念才不胫而走,在國家空間格局的戰略定位也得以不斷提升。
同爲一線城市,但一個是省會,一個是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城市定位和核心功能從而有了區别。
一個側重于綜合門戶功能,一個聚焦于經濟及科技創新。
其一,廣州、深圳戰略定位功能有三大共同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承載地。
廣深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僅有的三大 " 科創雙中心 " 之一,集國家科學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爲一體,兩城作爲承載地并不令人意外。
對于廣州來說," 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 是意外之喜,這是過去各版總規不曾有過的提法,體現了廣州 " 制造業立市 "、" 産業第一 " 的努力。
對于深圳來說,"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 則是城市能級提升的體現,過去整個華南地位的交通樞紐基本都爲廣州所壟斷,而深圳近年來海陸空鐵的全方位提升,打破了這一局面。
其二,根據 2035 規劃,廣州最突出的定位當屬 " 綜合性門戶 ",而深圳則是 " 全國性經濟中心 " 和 " 國家創新型城市 "。
所謂門戶,居于國家的戰略要津,在國家層面承擔對外交往、資源配置功能,代表國家開展國際交流。
換言之,門戶樞紐,要的是全方位的重要性,而非單純的經濟或工業一枝獨秀,在國内隻有北上廣能擔此重任。
與之對比,深圳最突出的當屬經濟競争力,從一座小漁村躍居爲國際大都市,無論外貿、制造業還是科技創新,都有了挑戰上海的可能。
深圳有幾個第一頗具含金量:工業增加值第一,出口連續 30 多年第一,國内專利授權量第一,企業數量第一,地均 GDP 第一 ……
這從深圳獲得的 " 全國性經濟城市 "、" 國家創新型城市 " 等頭銜就可見一斑。
其三,兩城相比,廣深各自缺少了什麽?
與廣州相比,深圳缺少 " 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 "" 全國綜合性門戶 "" 教育科技文化中心 " 等三個重要定位。
與深圳相比,廣州缺少 " 經濟特區 "" 對外開放門戶 "" 國家創新型城市 "" 全國性經濟中心 "" 先行示範區 " 等定位功能。
不難看出,深圳的城市功能不如廣州綜合,沒能拿下國家中心城市這一桂冠,而教育文化始終是城市發展的最大短闆。
廣州的外貿、科技創新等,與深圳有一定差距,近年來經濟增速不及深圳,亟待加快産業轉型,培育壯大更多新興産業。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拿下的 " 先行示範區 ",全國獨一份,被賦予 " 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城市範例 " 的重托,重要性可見一斑。
有論者總結說,廣州是 " 廣而不深 ",深圳是 " 深而不廣 "。
從這些核心定位來看,廣深能與京滬并立一線城市,并非沒有理由的。
三
成都、重慶、天津、南京,誰的定位更高?
近年來,随着國際經貿地緣格局持續變化,國家戰略重心發生轉移,加上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大洗牌,一衆二線城市經濟開始崛起。
然而,一座城市的戰略定位,并非由 GDP 所單一決定,而是綜合考慮地理地位、國家戰略、經濟實力、産業競争力、發展潛力的結果。
從已批複的二線城市總規來看,與北上廣深更多被賦予國家級乃至國際級定位不同,二線城市主要着眼于區域功能,個别領域擔起國家層面重任。
城市定位方面,重慶、天津拿下 " 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 ",而成都、南京分别是西部地區、東部地區的重要中心城市。
前些年," 國家中心城市 " 一度爲無數城市所追逐,但在最新規劃中,這一概念已經不見了蹤影。
事實上,最近幾年,國家中心城市雖然呼聲頗高,但擴容之路一直擱淺,或許預示了國家中心城市不再成爲主流。
令人意外的是,作爲 9 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的成都,這一次隻拿下了 " 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多少有些不及預期。
當然,連深圳都不是 " 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 ",其他城市能不能拿下 " 國中 ",意義也沒有想象的那麽大。
在定位功能上,幾個城市隻有 " 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 "、"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 等爲數不多的國家級國際級頭銜,其他都立足于區域。
成渝,引領西部。成都獲得 " 西部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 的核心功能,而重慶則拿下 " 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和對外開放門戶、長江上遊航運中心 " 的功能。
同處西部,作爲 " 雙子星城 ",成都有 " 西部經濟中心 ",重慶拿下了 " 對外開放門戶 " 和 " 長江上遊航運中心 ",體現了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不同定位。
整體來看,成都定位更爲綜合,從經濟、交通、科創到對外交往,可謂不所不包,與廣州有一定類似之處。
天津,立足北方。在總規中,天津被賦予 " 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 " 等功能,其中 " 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 " 是其他同能級城市沒有的定位。
南京,立足東部。在總規中,南京獲得東部産業創新中心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東部現代服務業中心、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等功能。(參閱《第一省會,又升級了》)
天津隔壁是北京,南京附近是上海,這也是兩大二線城市局限于區位定位的原因所在。
總體來看,缺少國家級和國際性定位,在國家戰略中僅承擔某一方面的功能,正是二線城市與一線城市的最大差距所在。
可見,在不遠的将來,即使 GDP 總量排名有所變化,但一線城市定位很難輕易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