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車百智庫,作者 | 陳重山,編輯 | 阿峰
近期,途虎養車正式通過上市聆訊并更新聆訊後資料。這意味着途虎養車即将成爲首家在港股上市的汽車獨立售後服務公司,堪稱獨角獸。
途虎養車招股書
從其招股書可以發現,在沖擊 IPO 前,2013 至 2021 年,一共經曆了 16 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 90 億元,背後集結了騰訊、百度、紅杉中國、高瓴資本、蔚來資本等明星資本。
明星資本之所以如此重視,在于途虎養車背後的汽車後市場,規模十分巨大。
據艾媒咨詢,2022 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行業規模達 12.4 萬億元,近 5 年複合年增長率爲 10.1%。未來,随着汽車産銷量和汽車車齡的持續增長,以及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不斷活躍,預計消費者對于汽車養護和維修将有更強的需求,汽車後市場行業規模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
甚至于,我國未來極有可能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後市場。這是因爲,德勤《2020 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顯示,中國汽車保有量預計在 2025 年達到 1.7 萬億規模,成爲全球最大的 " 存量 " 市場,萬億汽車保有量意味着超萬億級的後市場藍海。
不過,随着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後市場雖有超萬億的藍海,但商業模式将會徹底颠覆。
在汽車産品朝着電動化、智能化加速轉型的時候,傳統零部件體系 70% 以上将面臨重構。而且,有機構預判在未來整車成本中,軟件将從占 15%,上升到 60%。因此,相較于傳統汽車,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後市場将會發生颠覆性變革。
這一颠覆性變革,誰會收益?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清華大學 21 世紀發展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張永偉認爲,在智能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時代,傳統的汽車後市場企業要麽轉型,要麽就會讓位于跨界進入的專業化企業。他表示," 同樣是做維修,勞動密集型的維修業态會被懂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且擁有互聯網基因的維修公司所取代。" 後者讓維修更精準、成本更低。這些高效率、更便捷度的服務業态更多來自互聯網、信息通訊、大數據等跨界領域。
因此,張永偉預測,汽車後市場領域當中,會出現大量類似于途虎養車一樣的獨角獸型創新企業,它們在某一個服務環節有專業化的本領,具有殺手锏的能力。
本文圍繞汽車後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後市場,試圖回答三個方面的問題:
1、汽車後市場将如何被颠覆?
2、爲何跨界企業将成爲汽車後市場的獨角獸?
3、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的商機有哪些?
01 颠覆
汽車後市場是汽車從售出到報廢的全過程中,圍繞汽車售後使用環節中各種服務而産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動的總稱。
汽車後市場規模十分巨大。據艾媒咨詢,2022 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行業規模達 12.4 萬億元,近 5 年複合年增長率爲 10.1%。
未來,我國極有可能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後市場。這是因爲,德勤《2020 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顯示,中國汽車保有量預計在 2025 年達到 1.7 萬億規模,成爲全球最大的 " 存量 " 市場,萬億汽車保有量意味着超萬億級的後市場藍海。
對于這一萬億級後市場藍海,資本早已經開始了布局。
近期,汽車後市場企業途虎養車正式通過上市聆訊。從其招股書可以發現,2013 至 2021 年,途虎養車一共經曆了 16 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 90 億元,參與途虎養車的,均是明星資本,譬如騰訊、百度、紅杉中國、高瓴資本、蔚來資本等。其前三大機構股東分别是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及旗下公司所構成的騰訊實體、愉悅資本、紅杉中國,分别占股 19.61%、9.07%、7.64%。
而且,近期,汽車後市場服務商新瑞立也宣布完成近 5 億元 B 輪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溫州交運集團、海爾資本、睿笕資本、中肅資本、吉禾建築、廊坊市國有資産經營公司等跟投。
如新瑞立董事長張曉平所言,汽車後市場的時代已經來臨,原因在于——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變局正加速演進。
這一大變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2022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别完成 705.8 萬輛和 688.7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96.9%和 93.4%,連續 8 年位居全球第一。并且,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達到 25.6%。張永偉預計 2023 年新能源汽車産銷同比有望增長 40%,滲透率接近 40%,整體有望達到 1000 萬輛的規模。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早已表示,在汽車産品朝着電動化、智能化加速轉型的時候,未來汽車新物種使汽車零部件的概念和範疇發生了變化。" 傳統零部件體系 70% 以上将面臨重構。" 而且,有機構預判在未來整車成本中,軟件将從占 15%,上升到 60%。
因此,相較于傳統汽車後市場,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後市場将會發生颠覆性變革。
目前,關注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的投融資機構越來越多。早在 2022 年,德載厚資本就表示,新能源汽車後市場中的電動汽車的檢測維修服務是增長較快的細分賽道。
02 滞後
新能源汽車後市場主要指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後市場,大體上可分爲汽車金融、汽車保險、汽車租賃、汽車用品、汽車養護與維修、報廢汽車回收、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等領域。
新能源汽車後市場與傳統汽車後市場大不相同,其中相關檢測、維保、報廢拆卸及再度利用等服務,都有可能被重塑和颠覆。
這是因爲,據車百智庫、中汽智檢、中國汽研聯合發布的研報《智能電動汽車後市場新機遇與新挑戰》(下簡稱研報)顯示,新能源汽車中獨一無二的三電系統(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控系統),使其後市場服務更加綜合和複雜。傳統汽車後市場原先的技術、模式和主體都不适應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的發展。
面對這一颠覆性變革,目前的汽車後市場依然沒有做好轉型的準備,發展還比較滞後。單就維修領域,目前出現 " 銷售端很熱,售後端很冷 " 的情況。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從汽車後市場中的新能源汽車維修領域來看,傳統燃油車的汽修店基本無法維修新能源汽車。記者調查發現,傳統汽車品牌 4S 店的維修車間,每 10 個維修工位中,新能源汽車的工位平均不到 2 個。
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理事阚有波表示,現在的修理廠,中國有 50 萬家,真正能夠修新能源車的,沒有超過 1 萬家。新能源汽車售後端的綜合維修企業以及新能源專修企業量都不夠。
不僅在後市場中的維修領域,在新能源車險領域,發展也十分滞後。
傳統的保險,借助的是大數原則,即,在相同風險條件下,随着被保險人數量的增加,平均損失趨于一個固定值的現象。但是,新能源車險相較于傳統車險,維修費和出險率都較高,使得新能源車險這一險種陷入承保虧損。業内期待借助駕駛員駕駛習慣的 UBI 車險得到普及,從而降低保險費用,而且使得新能源車險能夠實現盈利。
特斯拉的 UBI 車險,已經開始颠覆車險行業。但我國的 UBI 車險發展較爲緩慢。5 月份,比亞迪收購易安财險 100% 股權,将其更名比亞迪财險,成爲第一例民營股東獨資的中資保險公司。業内對比亞迪财險從事 UBI 車險寄予厚望。據《财經》雜志,比亞迪财險的 " 三步走 " 中,第三步的計劃就有推出 UBI 車險産品的可能。其具體描述是:" 未來三年到五年内,依托新能源的汽車數據優勢,進一步優化精算定價模型,爲車主提供更便利的車險服務,在行業内爲其它新能源車險經營提供借鑒。"
但是,未來别說比亞迪從事 UBI 車險,就是從事傳統車險業務,依然有很大困難。比亞迪财險嚴重缺乏新能源車險,尤其是 UBI 經營方面的人才。其實,國内的車險公司從事 UBI 車險,都嚴重缺乏經驗。
03 創新
面對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的未來發展,張永偉認爲,傳統的汽車後市場企業要麽轉型,要麽就會讓位于跨界進入的專業化企業。
對此,張永偉舉例說明,同樣是做維修,勞動密集型的維修業态會被懂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且擁有互聯網基因的維修公司所取代,後者讓維修更精準、成本更低。這些高效率、更便捷度的服務業态更多來自互聯網、信息通訊、大數據等跨界領域。
目前看來,跨界進入的專業化企業,将更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獲得突破,它們在某一個服務環節有專業化的本領,具有殺手锏的能力,從而成爲獨角獸型的創新企業。
這是因爲,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的發展路徑,極有可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相似,即蔚小理等互聯網跨界車企率先完成創新,從而帶動傳統車企向新能源轉型。
" 創新理論 " 鼻祖熊彼特的理論,就說明了這一點。據該理論,創新包括兩種,熊彼特Ⅰ型創新和Ⅱ型創新。
熊彼特Ⅰ型創新 " 是由新型企業家大膽嘗試而創造的,這些新型企業家所推進的創新有足夠的能力、也足夠幸運來取代産業中的現有企業 "。李斌、何小鵬、李想等 " 新型企業家 " 主導的蔚小理等新勢力,可以歸于這種創新。它們以新能源汽車這種創新形式,一舉進入汽車市場,曾擁有取代傳統車企的可能性。
在新能源汽車後市場領域,也将會出現一系列這樣的企業家,依靠熊彼特Ⅰ型創新取得成功。譬如如今即将上市的途虎汽車的創始人陳敏與胡曉東,兩人并非來自汽車後市場,而是來自互聯網,是 " 寫程序的 "。兩人靠賣房創業進入到汽車後市場,進而吸引到風投資金,如今其創辦的途虎養車即将走向 IPO。譬如馬斯克,不僅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跨界創業,而且在車險領域,也以 UBI 這種形勢,一舉進入到新能源車險市場,目前已獲得取代傳統車險的可能性。
傳統的汽車後市場企業家,面對颠覆性的新能源汽車後市場,即使下決心創新,也會在陳敏、胡曉東這樣的創新企業家蔚然成風後,才有可能徹底向新能源汽車後市場轉型,它們依靠的是熊彼特Ⅱ型創新。例如,廣汽埃安這樣的傳統車企,在蔚小理成功後,才依靠傳統車企的資源,快速轉向新能源汽車制造,并獲得成功。
由此可大膽預見,新能源汽車後市場,除了新能源汽車維修市場、保險市場,在新能源汽車軟件、乃至數據服務領域的創新者,也多來自于跨行業企業。
譬如," 軟件定義汽車 " 時代已經到來。麥肯錫預測,汽車軟件市場規模将從 2020 年的 340 億美元攀升至 2030 年的 840 億美元,期間 CAGR 爲 9%。因此,汽車操作系統,研發、設計和測試軟件工具鏈,以及汽車軟件服務方面,都将吸引跨界企業的加入。
汽車數據的價值,也不可忽視。張永偉認爲,汽車數據已經由過去輔助的角色逐漸變成價值創造的主體角色,汽車數據科技不僅是一個新業态,也将變成一個新 " 産業 ",比汽車制造業更有吸引力。而這些發展機遇,不僅使車企受惠,而且會不斷吸引大量非新能源汽車産業的企業。
04 結語
總之,在新能源汽車賽道,新能源整車企業的投融資機會已經不多。在 2 月份舉行的電動車百人會專家媒體溝通會上,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就表示,雖然新能源汽車的産能仍需持續投資,從過去教訓出發,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項目 " 親自涉險 " 的投資方式應該進行調整,不應作爲主角,應盡量降低投資風險。
另外,以锂電爲中心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高歌猛進,産能過剩隐憂也開始出現。
因此,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的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或将是一個巨大的發展機會。未來,在該市場,将可能批量出現蔚小理這樣的獨角獸企業。
更多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的跨界商機,歡迎報名參與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舉辦的 " 首屆汽車新生态發展大會 ",将有機會與政商學界大咖面對面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