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28 日訊(記者高豔雲)活躍資本市場一攬子舉措正有序落地。就在 8 月 27 日,包括期望已久的減征印花稅在内,兩降兩規範舉措出台,令市場爲之振奮。
兩降,一是指對印花稅減半征收,二是對投資者融資買入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 100% 降低至 80%;兩規範,一是進一步規範股份減持行爲,二是優化 IPO、再融資。
對于兩項規範舉措,更多行業人士對其寄予厚望。對于不得減持,證監會提出新标,分别是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 30% 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 這對 A 股是重大利好,是最強有力的政策。" 有行業人士很直接表達觀點," 如今注意力不能都在印花稅上,兩個規範都是有針對性的,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 以往激進融資較多,發行價較高,過了解禁期,破發了也抓緊套現,現在要發生變化,不做出利潤,不能分紅的,就不能減持,這才是影響 A 股最核心的,不能以老思維看待,減持所影響将不僅僅是幾千億市值。" 另有分析人士稱。
統計顯示,預計近半上市公司即近 2500 家受規範減持影響,控股股東等将不能發生減持行爲。
要讓 A 股不僅僅是可融資的市場,更是可投資的市場,這是記者采訪過程中得到的較一緻的反饋。
減持限制力度大,半數上市公司難再減持
減持的抽血效應有目共睹,而今這一情況将得到根本性改善。
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 30% 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緻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爲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同時,從嚴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奏;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承諾不減持股份或者延長股份鎖定期。
據悉,證監會正在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幹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爲的打擊力度。
市場人士普遍認爲,上述監管規範減持,是影響 A 股的最有力度政策。
按照最新減持規範,半數上市公司減持将受到限制。
東财 Choice 數據統計顯示,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 30% 的上市公司約 1759 家,跌破發行價上市公司約 994 家,市淨率小于 1 的約 405 家。
數據去重後,約有 2500 家上市公司不符合減持規範要求,即一半左右上市公司不能減持。
中信建投策略首席分析師陳果認爲,證監會對股權融資、股東減持出招精準,直面當前市場增量資金不足困境,未來有望發力引入中長期資金。
就在近期的一次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曾表示,中國資本市場一定要從融資市場轉變爲投資市場,爲投資者提供有成長性、透明度好的資産,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核心。要做到上述理念的根本轉型,首先要對目前的減持制度做重大改革。
" 離婚式 " 減持已被立規矩
稍早前,滬深交易所已經對相關減持行爲 " 立規矩 "。
8 月 25 日,滬深交易所就《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适用問題答投資者問,明确大股東因離婚、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終止、公司分立等形式分配股份的,股份過出方和過入方應當合并、持續共用大股東減持額度。
具體來看,大股東因離婚、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終止、公司分立等形式分配股份後進行減持的,股份過出方和過入方應當合并計算判斷大股東身份,需要持續共用大股東集中競價交易任意連續 90 個自然日内減持不超過 1%、大宗交易任意連續 90 個自然日内減持不超過 2% 的減持額度,并分别履行大股東集中競價減持的預披露義務等。
董監高因離婚分割股份後進行減持的,股份過出方、過入方在該董監高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各自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總數的 25%,并分别履行董監高集中競價減持的預披露義務等。董監高于任期屆滿前離職的,股份過出方、過入方均應當遵守《實施細則》第十二條的限制性規定。
大股東、董監高因離婚、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終止、公司分立等形式拟分配股份的,應當及時披露相關情況。大股東分配股份過戶前,上市公司應當督促股份過出方和過入方商定并披露減持額度分配方案;未能商定的,各方應當按照各自持股比例确定後續減持額度并披露。
日前,證監會發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上市公司股東離婚分割公司股份有關事宜答記者問》,要求大股東、董監高因離婚、法人或非法人組織終止、公司分立等形式分配股份的,各方應當持續共同遵守關于股份減持的有關規定,不得以離婚、解散清算、分立等任何方式規避減持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