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卡汽車 未來可期 原創 ]
" 首款車型已完成報價 "、" 正在尋找面積超 3000 平米的交付中心 "、" 疑似采用甯德時代麒麟電池 "、"MIUI 車機版或搭載上車 "、" 問界大批員工出走加入小米 "...... 關于小米汽車的任何一條消息,都能沖上熱搜,小米汽車還未正式亮相,江湖已滿是傳說。眼看小米汽車首款車型離 2024 年量産的目标越來越近, 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盧偉冰也在近期表示,小米汽車将于今年夏冬兩季分别進行測試,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早在今年 5 月,盧偉冰就已指出小米汽車 " 進展順利,在時間進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預期 "。今年已過半,小米汽車的進展如何了?本期《未來可期》,我們就來聊一聊小米汽車。
01 小米首款純電轎車,或率先搭載純固态激光雷達?
今年年初,網絡上流傳出幾張據說是小米首款車型 MS11 的設計效果圖。這些圖片曝光後,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曾在微博上表示,這是小米汽車二級供應商保密的設計文件。随後在今年 2 月,小米内部通報了小米汽車設計圖片曝光的處理結果,涉事的二級供應商被處以 100 萬元的經濟賠償,涉密人也被處理。
原本這套設計效果圖的真實性讓人存疑,但小米的這番操作直接證實了小米的首款車型大概率就是效果圖上的模樣。加上後來又有汽車博主在網絡上上公布了小米 MS11 的路試諜照,諜照中的新車與此前公布的設計效果圖如出一轍,這再一次實錘了之前洩露的效果圖的真實性。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效果圖還是諜照中的新車車頂上均有一個黑色凸起,這大概率是小米 MS11 所搭載的激光雷達。在此之前,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等國内激光雷達供應商均獲得了來自小米的投資,從而作爲小米在自動駕駛産業鏈布局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 11 月份,禾賽科技正式發布了一款名爲 FT120 的純固态近距補盲激光雷達,盡管 FT120 不是業内第一個發布的純固态激光雷達,但有望是第一個實現規模化量産的純固态激光雷達,預計将在 2023 年下半年量産交付。相較于混合固态激光雷達,純固态激光雷達在結構中去除了旋轉部件,視角更大,掃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但探測距離較短,适用于捕盲。因此,小米 MS11 大概率将以一顆位于風擋上方的混合固态雷達爲主,以數顆全固态雷達爲輔,這樣的配置放在今天來看絕對堪稱豪華。
02 搭 800V 平台,配 101kWh 大電池
随着一張疑似小米汽車電池組标簽的圖片在網絡上被曝光,小米汽車的動力及電池信息也浮出水面。标簽信息顯示,小米搭載的電池組額定電壓爲 726.7V,額定容量 139Ah,電池包容量是 101kWh,重量爲 642kg。以此推斷,小米首款車型很可能支持 800V 高壓快充。另據消息稱,小米首款車型将提供低配和高配兩款車型,低配車型計劃采用 400V 電壓平台,搭載比亞迪的磷酸鐵锂刀片電池,高配車型則采用 800V 電壓平台,搭載來自甯德時代的麒麟電池。
按照甯德時代官方給出的信息,發布于去年 6 月的 CTP3.0 麒麟電池采用全新封裝技術,體積利用率最高可達 72%,能量密度則高達 255Wh/kg,有望将續航裏程提高到 1000km 的高度。此外,麒麟電池還采用了全球首創的電芯大面積冷卻技術,可支持 5 分鍾快速啓動以及 10 分鍾快充,實現了續航、快充、安全、可靠性、效率以及低溫性能的全面提升。如果上述消息屬實,小米首款車型将同時擁有快充和長續航雙重優勢,這或将成爲這款車型的一大看點。
03 明年上市,價格或超 30 萬元
今年 6 月下旬," 小愛同學 " 在回答用戶關于小米汽車價格問題時透露,小米首款純電動汽車将分爲标準版車型和 pro 版車型。标準版車型的售價爲 14.99 萬元起,後驅單電機配置,WLTC 續航裏程達到 800km;pro 版車型的售價爲 17.99 萬元起,四驅雙電機配置,WLTC 續航裏程爲 700km 左右。
消息一出迅速引發熱議,甚至有人稱小米首款車型将成爲 " 價格屠夫 "。對此,小米公關負責人王化在 6 月 26 日做出回應,表示該信息是 2022 年 5 月有自媒體報道的猜想信息,前幾天有人提問,小愛就直接調取了該信息。并直言 " 小愛同學應該是闖禍了!",并稱 " 小愛才六歲,還有很多東西不懂。"
按照此前透露的信息來看,若小米首款車型搭載容量爲 101kWh 的電池組,按照目前市面上搭載容量爲 100kWh 電池組的車型來看,其售價至少應該在 30 萬元以上,而搭載更小容量電池組的标準版車型的價格或将在 30 萬元以下。
04 小米第一款汽車已經報價完畢,正在采購零部件,2024 年上半年發布
小米首款車型的價格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據長春一汽富維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透露的消息,該公司正在積極與小米汽車進行業務溝通,多家分子公司已經進入小米汽車的采購組當中,當前小米首款車型的報價已經完畢。此外,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曾透露小米汽車将于 2024 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一汽富維以座艙系統、外飾系統、智能視覺、低碳化業務、衍生業務爲五大核心業務。其年報信息顯示,一汽富維已爲中國一汽、大衆、豐田、沃爾沃、奔馳、寶馬、通用、長城、蔚來、理想、小鵬等國内多家傳統車企及新勢力企業提供配套服務。
此前, 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盧偉冰曾在财報電話會議上透露,小米造車業務會按照原計劃進行,首款車型将于 2024 年下線并實現量産,在時間進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預期。今年小米汽車還将按計劃進行冬測和夏測," 去年冬天我們的軟膜車參加了在黑河的冬測,進展非常好。" 而小米董事長兼 CEO 雷軍也印證了消息的準确性:" 目前,小米在北京的二期智能工廠正在加緊施工建設,預計今年底将建成投産,将建成符合‘燈塔工廠’标準、國際一流的智能工廠。與此同時,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進展也一直超預期,首款車将于 2024 年下線并實現量産。"
或率先搭載純固态激光雷達?
05 已經開始交付中心的篩選工作,要求候選場地至少有 120 個車位,建築不能低于 3000 平
7 月初,網絡上被曝出小米汽車開始篩選交付中心的消息。消息顯示:據經銷商集團反饋,小米汽車目前已經開始了交付中心的篩選工作,要求候選場地至少有 120 個車位,建築不能低于 3000 平。據悉,小米汽車從 7 月開始進行 10 大交付中心建設,首批城市包括北京、深圳、成都和西安等,同時也将優先在一線城市建設一批旗艦店專門展示小米汽車,目前已經在籌備選址階段。此外,位于深圳南山區的小米國際總部将成爲小米汽車的全球旗艦店。
06 小米汽車将采取業界通用的運營模式:小米手機專營店 + 交付中心 + 授權钣噴中心的模式
汽車作爲平均售價最高的大宗消費品,無論是銷售還是交付,都需要強有力的線下渠道支撐。這是因爲,銷售渠道直接和用戶體驗挂鈎。自特斯拉開啓商超模式之後,造車新勢力甚至傳統品牌都紛紛相仿,甚至進一步叠代。小米汽車也不例外,因此,除了旗艦店的運營方式,小米汽車也自然會效仿在華爲店裏擺放問界車型的營銷模式,利用小米之家來進一步促進小米汽車的銷售。
據消息透露,小米汽車裏面很多人都是從問界汽車過去的,以後将會采用小米手機專營店 + 交付中心 + 授權钣噴中心的運營模式。爲了更好地開展汽車銷售工作,小米創始人雷軍最近參加小米供應商生态鏈大會,并向長三角大型經銷商集團取經。據了解,小米之家多數門店設立在核心商圈,店面面積普遍在 100 到 460 平米之間,如果從現有的小米之家門店劃出一塊區域專門賣車,并不會增加額外成本,而這些門店,将爲小米汽車創造天然的銷售渠道。
07 B+ 級别,比小鵬 P7 還要更大一些
今年 4 月,小米汽車首款車型的配置信息在網絡上瘋傳。其中,曝光了這款車型的尺寸爲 4860*1980*1666mm,這樣的尺寸已然比小鵬 P7 還要大,特别是 1666mm 的車身高度,已經超過了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中型轎車。如果屬實,這一方面說明小米汽車搭載了比市面上競争對手容量更大的電池組,才導緻了車身高度的增加,另一方面說明小米汽車,不惜犧牲車身高度也要實現更長的續航裏程。不過,這一尺寸是否屬實,至今沒有獲得官方确認。
08 含金量不錯的自研芯片和車機系統架構
比亞迪之所以能夠在 2022 年躍居成爲國内新能源車市場 " 一哥 ",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牢牢掌握了包括電池在内的核心技術。随着新能源車的競争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作爲後來者的小米汽車自然不能隻滿足采用來自高通和英偉達的芯片,自研芯片成爲它能否後來居上的關鍵。小米汽車在自研芯片領域一直有所謀劃,對包括黑芝麻智能、傲芯科技等科技公司的前期布局涉及了包括自動駕駛芯片、智能座艙芯片等多個領域。因此,自研芯片的運用或将成爲小米汽車的一張王牌。此外,小米汽車搭載 MIUI 車機版也将是大概率的事情,畢竟 MIUI 系統一直以來都是小米手機的核心,而華爲推出鴻蒙系統、吉利收購魅族之後推出魅族 FlymeAuto 也證明了将車機和手機打通勢必成爲新能源車未來的發展趨勢。
"進展超預期 "
今年 3 月,雷軍在一次采訪中再次回應外界針對汽車業務的各種疑惑,并用 " 進展超預期 " 來表達自己的信心。用雷軍自己的話來說,他把 " 二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汽車業務 " 上面,而且不僅專注于小米汽車本身,也花了不少時間來觀察競争對手。 4 月的上海國際車展期間,雷軍就低調亮相并參觀了小鵬、極氪、蔚來等友商的展台。面對雷軍的來訪,這些車企的高層相當歡迎,小鵬更是在官方微博上大肆宣傳。
對這些車企來說,雷軍本身自帶流量,其到來無疑增加了自家展台、産品的人氣。但這種友好氛圍恐怕不會一直延續下去,随着小米汽車沖刺量産、即将進入市場厮殺,小鵬、蔚來、極氪們需要提高警惕,應對一個充滿未知的對手。對雷軍來說也一樣。到訪小鵬、蔚來展台,除了學習、參觀,難免也帶有試探的目的。新能源車市場腥風血雨,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隻有一直追求的利益。
全文總結:盡管小米汽車的進展超預期,但在行業内外總有一種感受——慢了。讓人産生這種感受的直接原因是小米入局新能源造車領域的時間已是新能源車行業快速發展的 7 年之後,整個賽道不再是一片藍海,而是聚集了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埃安等一衆強勢玩家。這樣的市場格局對于小米來說是極其嚴苛的,這也迫使小米汽車在還未上市階段就有了上述 8 條 " 超預期 " 的看點,至于這 8 條看點能否應驗,明年将揭曉答案。對于期盼小米汽車已久的消費者來說,多一分等待或許是對雷軍以及小米汽車最大的支持,畢竟好飯不怕晚。(小米 MS11 預測圖來自 @SugarDesign)
精彩内容回顧:
已經開始交付中心的篩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