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國汽車出口量達到 107 萬輛,超越日本,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拿到這個成績,對國内所有汽車生産企業來說都意義深遠。而我國汽車出口之所以有如此突出的成績,還是因爲疫情期間,國内嚴格防控,使得國内供應體系始終處于正常運轉狀态。因此,國内汽車企業在疫情期間獲得了一定發展契機,并爲全球汽車市場填補了一定供應缺口。
我國當前出口的車型中,仍以燃油車爲主,但新能源車占比在快速提升,并且我國新能源車發展迅猛,在全球市場處于主導地位,新能源車上的發展優勢,也成爲促進我國出口量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
再說回提目,形成這種局面,因爲我國汽車産業發展迅速,還是日、德企業不思進取?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汽車産業發展迅速。
當前,國内汽車企業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是不争的事實;而在燃油車上,國内汽車企業也掌握了 1.5T、2.0T 等多種排量發動機的核心技術,這些排量可以完美覆蓋 90% 以上的普通家用車,這就是讓國内汽車生産企業在燃油車上,也具備相當競争優勢,而自主品牌當前在海外競争中的最大優勢,主要來自性價比。
日、德企業在電動車上的遲緩動作,讓他們失去了搶占市場先機的機會,但他們在電動車上卻比自主品牌起步更早。之所以造成當前的局面,是因爲日本和歐美汽車巨頭對市場判斷過于保守,并且想把電動車當作殺手锏一樣,逐步進行技術釋放,但我國在電動車上的大力補貼以及激烈的行業競争,讓這一技術釋放速度顯著提升,也直接把歐美和日本車企甩在了身後。
不過當前,大衆、奔馳、寶馬等汽車企業已經積極着手電動車布局,并且奔馳和寶馬在電動車上的造詣仍能保持較高水準。因此,我國想要在電動汽車上持續領先,仍需堅持技術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