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易佳穎
編 輯丨林曦
近日,滔搏運動最新發布的 2023/2024 财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23 年 3 月 1 日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公司實現收入 141.8 億元,淨利潤 13.4 億元,分别取得 7.3% 與 16.7% 的同比增長。而在安踏、李甯此前發布的半年報中,其營收分别達 296.5 億元、140.19 億元,同比增長 14.2%、13%。
在凱度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産品官王磊看來,今年運動品牌的增長并不在運動本身,而在休閑運動服飾的增長。" 純運動這一塊有增量,但增量沒有那麽大 ",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王磊認爲品牌未來進行并購的話,将會并購品類方向," 并購也有純運動的方向,但更多是并購一些相關的品類,我們認爲這種趨勢還會繼續。"
就在 10 月 16 日,安踏公開了宣布對瑪伊娅服飾(MAIA ACTIVE)的收購。據悉,瑪伊娅服飾 2016 年成立于上海,是專爲亞洲女性設計的運動服品牌,在瑜伽運動品類方面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目前已在一線城市布局約 40 家左右的線下門店,2022 年銷售額達 5 億元。
并非安踏一家,更多服飾品牌正入局瑜伽賽道。2016 年,李甯就與 Danskin 達成合作,布局瑜伽,并在近年重新整合女子運動系列,推出緊身褲等多款産品。耐克和彪馬則在上線瑜伽品類的同時,配套推出瑜伽課程。與此同時,非運動品牌如内外、Ubras 也接連上新瑜伽美背、緊身褲等産品,在電商平台進行熱賣。
2020 年後,瑜伽市場就在中國迎來快速發展,艾瑞咨詢統計顯示,2020 年時中國瑜伽市場規模已達 387 億元,預計 2023 年将實現 561 億水平。蓬勃的瑜伽産業帶來的是消費者對瑜伽服需求的水漲船高,QY Research 數據指出,中國瑜伽褲市場在 2021 年時達 16 億美元,約占全球份額的 23%,預計到 2028 年将超 30 億美元。
事實上,這并非安踏首次布局瑜伽産品線,安踏旗下的多家品牌 FILA、迪桑特等都設有瑜伽品類。今年年初,FILA" 拿鐵女孩 " 專題就上線了小蠻腰上衣、瑜伽褲等産品。但這并未阻止安踏對瑪伊娅的并購,而将其視作對女性業務的強力補充," 增強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能力,進一步強化集團的品牌組合 ",是安踏集團對收購業務做出的解釋。
拓展瑜伽品類
瑜伽品類正掀起服飾品牌新變革。
安踏所收購的瑪伊娅服飾,主要瞄準 lululemon 高價位下的平價市場。天貓官方店鋪顯示,旗下爆款瑜伽褲,定價僅在 399 元,相較 lululemon 動辄 800 元的标價,僅爲其一半。" 在現在的環境下,品牌會進行一些擴張,或者并購業務 ",王磊說," 因爲服飾品類有較強的品牌理念,很多品牌都有很強的忠實購買人群,這個人群挺難從頭培養的,并購在中國的業務也好、品牌也好,對品牌的增量是比較明顯的。"
無獨有偶,361 度瑜伽服市場,在其 7 月召開的女子運動新品發布會," 新肌褲 3.0"、" 新動褲 1.0" 等多款産品正式上線,服務瑜伽、塑性等運動需求,定價均在 200 元以下。而占據安踏營收半壁江山的 FILA,2022 年開始增速放緩,去年收入同比下降約 1.4% 至 215.2 億元。對此,FILA 将高質量增長作爲新發展戰略,将瑜伽作爲拓展客群的重要品類,以 " 拿鐵女孩 " 專題形式持續上線,推出瑜伽健身服飾,定價在 300-500 元不等,并邀請林允、小紅書博主等持續深化 " 運動 + 時尚 " 标簽。
" 運動鞋服在細分品類上的趨勢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戶外還是瑜伽。" 某運動品牌中國區市場負責人表示,現在的消費者會更謹慎,也越來越有要求,商品必須要滿足他的需求,生理的需求或者是心理的需求。
在瑜伽服的市場不得不提的是神話的締造者 lululemon。2018 至 2022 年期間,精準定位瑜伽和中産的 lululemon 迎來大規模增收,分别實現 33 億美元、40 億美元、44 億美元、63 億美元、81 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 25%、21%、11%、42%、30%。
2022 年,lululemon 憑借瑜伽服爆品打敗阿迪達斯,成爲全球第二大服裝集團,僅次于耐克。眼下,Lululemon 的增速并未停止,2023 财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lululemon 銷售額同比增長 18% 至 22.1 億美元,中國市場迎來強勁漲幅,同比增長 61%。
" lululemon 更多思考的是運動場景,抓住大衆的心智讓人們都想成爲這項運動的一員。" 對此,某國産服飾品牌創始人分析道," 它在五年前找到了瑜伽這樣很好的場景。從感性層面來說,瑜伽是一項在全球快速發展的運動,而且聽起來非常健康也有一點高級感。"
瞄準女性
不少小衆品牌也将瑜伽品類視作拓展單品功能的方式。
深耕内衣品牌的 NEIWAI、Ubras 在 2020 年上線瑜伽産品系列。NEIWAI 推出瑜伽和普拉提系列服飾,配套迷你瑜伽課堂,将國際瑜伽日、瑜伽相關産品等作爲營銷重要内容。Ubras 則推出瑜伽美背款、冰感紫瑜伽等産品。目前,内外抖音官方店鋪已售出薄款瑜伽褲近 6000 件,Ubras 天貓店鋪熱門産品則銷量過萬。
專注女性品牌的暴走的蘿莉,以休閑服飾起家,此後迅速覆蓋瑜伽領域,以百元價格定位年輕消費群體,天貓店鋪熱賣瑜伽服最高已售出 9 萬件,全網用戶達 1200 萬。小衆運動品牌粒子狂熱,憑借運動緊身褲單品出圈,并在後續持續推出多功能可拆卸外套、流動背心等系列,在消費下行的 2022 年依舊實現 3-4 倍營收增長。
" 突然之間,身邊很多女生朋友都開始曬瑜伽運動照片,那必然是身着各色瑜伽褲。" 在上海工作的白領小燕(化名)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方面,瑜伽運動确實很流行,另一方面,瑜伽褲也逐漸日常化,把瑜伽褲作爲日常穿搭的女性越來越多,這也增加大家購買瑜伽褲的需求。"
事實上,各品牌對瑜伽服的追逐,背後透露出的也是品牌對女性客群運動需求的重視。據艾瑞咨詢統計,跑步、瑜伽、遊泳是中國女性最經常參與的三項運動,占比達 78.6%、68%、40.6%。而女性也正逐漸成爲運動鞋服消費的主要人群,《大衆健身行爲與消費研究報告》指出,運動鞋服消費上女性占比已超 50%。久謙統計數據顯示,瑜伽褲在 2023 年 M1 到 M4 期間,在京東和抖音平台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 76%、32%。
與之相對應的是,越來越多運動品牌将女性業務視作重要戰略闆塊。在安踏收購瑪伊娅服飾的公告中,明确指出該品牌将是對集團旗下女性業務闆塊的有力補充,以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早在 2021 年,安踏就提出未來 5 年将發力女子運動品類,旗下 FILA、迪桑特等産品線,紛紛加碼女性運動産品。
毋庸置疑的是,女性運動消費正呈現出更高的利潤空間和廣闊的增長前景。在 2023 财年第二季度報告期内,lululemon 的女性産品營收達 14 億美元,是男性産品營收的近三倍,占總收入的 63.2%。早在 2021 财年,耐克女裝就表現強勁,其業務漲幅近 20%,幾乎是男裝業務的 2 倍,銷售額卻不及男裝的一半。2023 财年,女性業務爲耐克貢獻了 86 億美元營收。
多位運動健身品牌業務負責人也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考慮将瑜伽、普拉提等課程孵化成爲專項。" 但在中國現有的健身市場的滲透率之下,過分細分難以形成規模化生意。" 某健身品牌市場負責人表示," 瑜伽服又相比瑜伽運動本身有更好的日常延展,現在可以看到很多日常生活中瑜伽褲的穿搭,早已破圈走向主流。"
對女性消費者的關注預示着品牌對分級需求的重視。" 這是品牌格局的成熟,有了分級之後,品牌在不同的分級裏面找到自己的位置 ",王磊說,"中國的品牌未來更多的是精細化的運營,在自己的品牌裏面拆分不同的子品牌,或者針對自己的品牌做不同的産品來應對分級的需求,這對品牌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譚雅涵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