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 Auto-First| 劉天鳴
在車企内卷、需求放緩的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普遍承壓,但在一系列促消費者政策以及 4、5 月同期基數相對偏低的影響下,車市大盤穩中有升。
據中汽協數據統計,1-6 月,汽車産銷分别完成 1324.8 萬輛和 1323.9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9.3% 和 9.8%。其中,乘用車上半年産銷分别完成 1128.1 萬輛和 1126.8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8.1% 和 8.8%。
市場産銷表現持續回暖帶動了汽車制造業利潤恢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汽車制造業利潤 2176.3 億元,同比增長 10.1%,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爲 6.4%,汽車制造業利潤率爲 4.8%,較去年同期微降。
具體到車企,盈利能力表現卻冰火兩重天。比亞迪、江鈴汽車的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保持高速增長态勢,海馬汽車、賽力斯、北汽藍谷淨利潤虧損實現同比收窄,但扣非淨利潤虧損呈現擴大趨勢,長城汽車雖然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均呈現出盈利态勢,但較去年同期呈現大幅下滑态勢。
比亞迪乘着新能源汽車熱,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車 125.56 萬輛,同比增長 94.25%。在銷量快速增長的帶動下,比亞迪上半年經營業績持續上揚。比亞迪預計,2023 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 105 億元至 117 億元之間,較去年同期增長 192.05% — 225.43%,扣非淨利潤在 93 億元至 103 億元之間,同比增長 206.99% — 240%。
對于淨利潤快速增長,比亞迪表示,盡管上半年汽車行業競争加劇,憑借不斷提升的品牌力、持續擴大的規模優勢和強大的産業鏈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上遊原材料價格回落,繼續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在 8 家已經披露半年業績預期的上市汽車企業中,長城汽車是爲數不多出現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大幅下滑的車企。據公告顯示,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11.5 億元至 15.5 億元之間,相較去年同期下滑 72.32% 到 79.47%,扣非淨利潤預計在 6 億元至 8.5 億元之間,同比降低 58.71% 到 70.86%。
長城汽車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出現下滑,并非銷量所緻。據官方數據統計,上半年長城汽車累計銷售新車 51.92 萬輛,同比增長 0.14%,其中海外市場銷量達到 12.39 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 97.27%。
新能源轉型、研發加碼、産品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着長城汽車盈利能力。今年上半年,長城汽車逐步調整産品結構,哈弗品牌堅持燃油和新能源雙線發展,龍序列主要聚焦于新能源 SUV 領域,H 序列專注燃油車領域,狗序列則主打輕越野領域。魏牌将借助 PHEV+BEV 雙能源戰略,實現 SUV+MPV+ 轎車的全品類布局,坦克品牌将主打 " 越野 + 新能源 " 技術路線,以越野超級混動架構 Hi4-T 爲基礎,完善越野新能源家族矩陣。長城皮卡将通過高性能混動技術和超級越野平台,鞏固市場地位。歐拉品牌聚焦 A0 和 A 級純電市場。
對于扣非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長城汽車表示,除了新能源轉型、研發加碼、産品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外,還受到彙率收益同比減少影響。
江淮汽車則乘着出海熱,上半年實現淨利潤扭虧爲盈。據公告顯示,江淮汽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實現 1.5 億元,扣非淨利潤爲虧損 2.4 億元左右,較去年同期呈現出虧損收窄趨勢。上半年,江淮汽車合計銷售新車 27.88 萬輛,同比增長 18.53%,海外市場銷量達到 8.92 萬輛,同比增長 82.98%。
值得一提的是,江淮汽車上半年淨利潤實現扭虧爲盈還受到補貼因素影響。1-6 月份,江淮汽車确認影響損益的政府補助約 4.85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 1.71 億元。
賽力斯和北汽藍谷這兩家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十分相似,淨利潤均處于虧損态勢,但較去年同期虧損額度有所降低,扣非淨利潤則呈現出虧損擴大趨勢。
其中,賽力斯上半年淨利潤預計虧損 12.5 億元至 13.9 億元之間,相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17.27 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 18 億元至 19.3 億元之間,同比虧損呈現擴大态勢。
賽力斯認爲,上半年虧損主要因爲消費者對于 M5 智駕版的高預期,對現有車型的銷售造成一定的影響,銷量表現未能達到預期。同時,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也對淨利潤表現産生一定影響。據官方數據統計,1-6 月賽力斯累計銷量爲 9.22 萬輛,同比下滑 26.66%,賽力斯汽車累計銷量爲 2.58 萬輛,同比增長 19.37%,增速不及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
北汽藍谷上半年淨利潤虧損約爲 18 億元至 21 億元之間,呈現出同比減虧态勢,扣非淨利潤爲 23.5 億元至 26.5 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額有所增加。
競争加劇、利潤壓縮、爲實現規模效應、品牌與研發持續投入,是北汽藍谷歸納出淨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從銷量層面來看,北汽藍谷有所好轉,6 月銷量再次突破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達到 3.52 萬輛,同比增長 106.88%。
從 8 家上市公司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中能夠看出,激烈的市場競争加劇兩極分化,衆泰、海馬等邊緣企業難以扭轉虧損态勢。而在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中,實現盈利不僅僅需要規模效應,更需要圍繞着産業鏈成本做文章,以實現成本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