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鄒永勤 A 股市場,真的是扶不起的阿鬥嗎?
8 月 27 日,财政部、稅務總局、證監會連放 " 四大利好 " ——印花稅減半、IPO 收緊、規範減持、放大兩融。在這一連串 " 王炸組合拳 " 的刺激下,當天晚間(周日)投資者情緒高漲,紛紛預期 A 股将走出 " 千股漲停 " 的井噴行情。然而,8 月 28 日(周一)的市場走勢卻是一根高開低走的大長陰 K 線。
8 月 29 日,整體市場表現有所回暖,上證指數收漲 1.20%,深圳成指收漲 2.17%,滬深 300 收漲 1%。
那麽,接下來,在政策利好、北向資金、量化交易、期指空頭等多種因素的複雜作用下,A 股市場将如何繼續演繹呢?會出現一輪多頭反攻行情嗎?
因何會出現單日長陰
" 史詩級政策利好 " 的公布在 27 日當晚引發市場情緒的集體高漲,不少專家更是預期股票市場将因此出現大漲行情。較爲典型的,是網紅經濟學家任澤平在 8 月 27 日晚連發多條微博,稱 A 股将 " 三根大陽線,千軍萬馬來相見 ",并稱 " 不是要調整交易時間嗎,今晚就開盤吧!" 然而,A 股市場在 8 月 28 日開盤後,并未如市場預期般走出大面積漲停行情,反而走出了一根單日 " 大長陰 "。
當天滬綜指以 3219 點跳空高開逾 5%,并站在年線(亦稱牛熊分界線)3197 點之上。然而開盤即巅峰,一分鍾後便失守年線,緊接着全天逐級盤下,尾盤以 3098 點報收,僅錄得 1.13% 的漲幅,在 K 線圖上形成了一根長長的假陰線形态;而其他指數如深成指、滬深 300、科創 50 等均如出一轍。
成交量方面,當天萬得全 A 成交額爲 1.13 萬億,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但由于衆多股票均跟随股指走出高開低走的寬幅震蕩行情,因此套牢者衆。那麽,爲何市場會對重磅政策利好做出如此反應呢?
對此,知名私募機構建泓時代副總裁趙媛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爲,周末活躍資本市場措施四箭齊發,然而周一 A 股卻高開低走,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這些措施部分已被資本市場之前的預期所反映,屬于利好兌現;第二則是傑克遜霍爾會議上美聯儲鷹派表态強化了再次加息的預期,北向資金當天大幅流出。
通聯數據 Datayes!的統計顯示,8 月 28 日,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出 82.48 億元,近一周已流出 242.54 億元,近一月流出 728.96 億元,8 月份截至 8 月 28 日已淨流出 822.43 億元,單月淨賣出額刷新近期新高。具體來看,北向資金于 8 月 7 日開始出現連續抛售情形,僅僅在 8 月 24 日一度轉爲淨流入,之後繼續此前大幅淨流出态勢。
除了北向資金出逃,更讓投資者失望的,則是盤後數據顯示在國内部分頭部期貨公司的席位上,當天亦出現了對四大期指的做空行爲,成爲股市下行不可忽視的力量。
據記者的不完全統計,截至 8 月 28 日,中信期貨席位分别是滬深 300 期指 2309 合約、中證 1000 期指 2312 合約的最大空頭;而華泰期貨、廣發期貨則分别是中證 500 期指 2309 合約、上證 50 期指 2312 合約的最大空頭。
具體來看,中信期貨席位 8 月 28 日在滬深 300 期指 2309 合約上大幅加倉 4000 手空單,從而使其在該合約的總空單量高達 33481 手,淨空單量爲 11153 手;與此同時,該席位當天中證 1000 期指 2312 合約上加倉 684 手,從而使其總空單量達到 15125 手,淨空單量爲 10800 手。此外,廣發期貨席位則在 8 月 28 日當天加倉上證 50 期指 2312 合約 475 手,總空單量爲 14025 手,淨空單量爲 13077 手,這種近乎單邊做空的态勢極爲罕見。
但在前知名證券分析師、現爲獨立投資者的金光看來,降印花稅是長期利好,不能短期看待,更不能因爲周一的高開低走而懷疑;" 中國股市,基本每次大底均是政策促成的,所以當‘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提出後,我的建議是,哪怕你不看好也不要和政策作對。"
他進一步表示,股價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周末的四大利好就是針對市場的渴望和需求而做出的。現在機構已逐步成爲市場主導力量," 去散戶化 " 始終是一個趨勢;" 當然,市場信心的回複需要時間,周一的高開低走意料之中,但是,陰線那麽大,說明現在市場信心依然有待恢複,需要等待基本面進一步改善。"
被忽略了的利好邏輯
而對于周一大盤的高開低走,民生證券的牟一淩分析師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在 8 月 27 日的 " 兩降兩規範 " 的政策中," 兩降 "(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更容易被解讀爲市場上漲的有力催化,然而不可忽視的是 " 兩規範 " 才更能夠起到從金融市場端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經濟基本面的作用,例如政策在 " 階段性收緊 IPO 節奏 " 的同時爲房地産企業再融資留下窗口,而房地産鏈條本身則是當前對宏觀經濟拖累最明顯的部分,也是改善空間最大的部分。
" 或許我們對政策關注的重心應當從‘呵護資本市場’本身向‘呵護資本市場的本質是改善經濟現狀’這一方向去轉移。" 牟一淩如是稱。
而職業投資者黃洋亦持類似觀點。他對記者表示,當前市場對政策的理解太側重于印花稅的調整,而忽略了 IPO 收緊、規範減持這兩個政策的長期作用;" 從長遠意義上來看,這兩個政策或許才是未來行情的主導力量,畢竟如果市場不賺錢,你就算把印花稅下降爲零也沒用 "。
他指出,任何一國的 GDP 和其股票市場的總市值往往是呈正相關關系的,這也是俗稱的股票是經濟的晴雨表;" 雖然我們 A 股指數近十幾年來一直圍繞 3000 點波動,感覺與國民經濟發展背離。但實際上如果從總市值來看,它是與 GDP 呈現比較好的正相關關系的 "。
通聯數據 Datayes!的統計顯示,2007 年滬綜指 6000 點附近時,A 股的總市值爲 29 萬億;而到了 2023 年 8 月 28 日的 3098 點時,總市值已經達到約 80 萬億,其中滬市 47.88 萬億、深市 31.69 萬億、京市 0.25 萬億。
黃洋進一步表示,階段性收緊 IPO 同時纾困房地産,其作用無疑是提振 GDP 和抑制 IPO 新增市值;而在規範減持政策中嚴格限制破發情形下的減持,這也必然會促使未來的新股 IPO 價格走低,從而也會起到減少 IPO 融資額度的作用。
" 畢竟一個理性的市場不可能沒有 IPO,隻要 IPO 的數量和融資額度在一定的比例内就行。" 黃洋稱。
可能會走出中期行情
在談到如何看待 A 股未來行情時,黃洋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股市的前景。
他認爲," 每一輪行情的底部,都不是一個具體的點位,而是一個區域;而這個區域,既包括了政策底,亦包括了市場底。通常而言,市場底往往會比政策底低,你可以解讀爲倒車載客,也可以認爲是慣性下探,但都不影響這個區域進行左側交易的策略 "。
而李湛也認爲 A 股底部已現。他表示,近期市場一方面受國内經濟數據疲軟、部分政策落空的影響,另一方面受美國加息預期擾動和美股持續下跌風險偏好抑制,8 月以來市場弱勢運行以緻逼近年内低點,但随着印花稅率調降政策的落地,A 股底部已現,反彈可期。
他同時認爲,除了調降印花稅率帶來的直接利好以外,其他因素也在呈現積極變化。比如關于經濟基本面,随着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8 月财政支撐進一步發力,金融數據有望顯著好于 7 月,同時 8 月高頻數據也顯示出經濟有所改善,市場對經濟預期有望企穩甚至改善;再如,國内政策層面,當下市場預期極低,而随着托底政策的繼續出台如 9 月存在降準概率,市場對政策的預期更容易提振,而難以進一步惡化;又如美股風險偏好抑制,8 月以來美股持續回落已經基本反應了美股市場對再加息的擔憂,8 月 25 日美股對鮑威爾在 Jackson hole 年會上的表态呈現偏積極反饋,意味着美股抑制有望告一段落。
李湛表示,總的來說,整體市場環境向好改善,疊加印花稅率調降催化,A股市場預計将會迎來反彈行情。
對于接下來的A股市場表現,趙媛媛也比較樂觀,她向記者強調稱,活躍資本市場的措施本質上是一種放大器,需要輔以基本面的改善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7 月底以來,一些高頻經濟數據如貨運物流已經呈現出回暖,庫存周期極有可能在四季度重新進入上行階段。屆時基本面的好轉疊加資本市場利好措施,市場可能會走出中期行情 "。
相比之下,牟一淩則更爲樂觀,他在研報中表示,經濟修複已經開始,不否認長期問題有待解決,但須更重視邊際變化;自 2023 年 6 月以來,大類資産中商品、國債收益率、彙率均出現拐點并修複,但股票市場的走勢卻與上述資産出現背離。
" 當前期需求恢複的預期遇上當下活躍資本市場的組合拳,我們認爲悲觀預期的反轉就在此刻,而經濟與資本市場的共振向上更值得我們期待。" 牟一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