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湖北東風系新車瘋狂降價的消息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吧?之所以這波促銷政策力度空前,甚至連地方政府也親自下場,除了因爲近兩個月新車銷量實在是慘淡以外,另一個原因是今年 6 月底即将全面推行的國六 B 排放标準。
按照規定,在 6 月 30 日以後所有無法通過國六 B RDE 工況測試的新車,都将直接失去上牌的資格。
對于這個史上最嚴排放政策,部分車企通過給新車配備更高級的三元催化、GPF 顆粒物捕捉器以及調低動力等做法能夠勉強應試通過,比如寶馬旗下的多款車型其實從去年開始就已經陸陸續續提前切換到了國六 B 排放标準了。至于那些銷量低迷,甚至缺乏相應技術的車企,就隻能對那些暫時無法通過國六 B 排放的車型進行停産以及清倉處理了。
回想起,隻是大家沒想到的是,這次車企們瘋狂甩賣的力度,一點都不比三年前國五、國六排放切換的時候差 ...... 甚至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國 7 标準蠢蠢欲動?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會議上,有不少代表都提出了與汽車行業相關的提案。比如,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的董事長何小鵬,就提議應當盡快完善自動駕駛方面的法律法規,并加快對自動駕駛極度依賴的高精度地圖的審核速度,從而保障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性。
而何小鵬的提案也引起了不少業内人士的共鳴,因爲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已經明顯加快腳步的當下,其衍生出的周邊法律法規甚至是倫理争議也變得越來越多,有關部門确實應當盡快落實相關的法律以及保險機制,才能讓這項充滿潛力的技術繼續發展下去。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代表提出的建議都是那麽有 " 建設性 " 的。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賀泓在接受采訪時公開建議,我國應該盡快研究制定國家第七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标準。
賀泓認爲:" 爲了使我國機動車排放控制保持在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加快我國交通強國建設,需要盡快正式立項,開展國七排放标準的制定。"
" 衆所周知,我們已經在打赢‘藍天保衛戰’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北京藍’已經成爲常态。目前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已經從 2013 年的每立方米約 90 微克降低到了 2022 年的每立方米約 30 微克。未來進一步解決北京空氣污染問題,我認爲能源和交通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抓手。"
之所以他認爲我們應該盡快啓動國七排放标準的研究制定,是因爲他看到了目前歐盟已經初步拟定了 " 歐七 " 排放标準的框架,而且标準中也對一些非常規的污染物排放作了相關要求。賀泓表示,爲了讓我國機動車排放控制保持在國際先進水平,生态環境部目前已經在牽頭開展國七排放标準的制定。
不過前有國五、國六切換給車企、經銷商搞出了一地雞毛,現又有國六 A、國六 B 切換間接引發的車市崩盤,爲了讓屆時國七排放的到來不要對汽車市場造成過大的沖擊,賀泓也進一步表示:" 标準的制定除了需要行政主管部門的參與外,還應充分聽取産業鏈向上下遊相關企業、研究單位、協會等多方的意見建議,對整個政策路線的經濟可行性、技術可達性進行深度分析,确保标準制定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還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及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綜合考慮其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同時 " 标準公布的時間應該與實施的時間适當拉開距離,爲企業的技術研發和技術國産化提供充足的時間,這樣不僅能保證技術的自主化率,也有利于保障全産業鏈的供應安全。"
可見,其實他也知道每次排放标準的切換,車企與經銷商其實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燃油車雪上加霜?
我國從 2000 年開始推出機動車尾氣排放标準,從 " 國一 " 一路升級到 " 國五 " 一直以來都是追随着歐洲的排放标準。但是從國六開始,我們的排放政策一下子成爲了全球最嚴苛的标準。雖然在客觀上,排放政策的愈發收緊,對于環境以及空氣質量來說必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排放升級導緻的車輛生産成本大幅度上漲、油價上升以及新車性能下降等負面影響,最終還是隻能由消費者來承擔。
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确認國七排放會嚴格到一個什麽樣的地步(畢竟國六 B 的标準就已經相當恐怖了),但是參照歐盟此前吹風的 " 歐七 " 标準其實我們也能大緻分析一下屆時國七的技術路線。
首先,目前燃油車排放的痛點其實是集中在冷啓動的工況中,因爲在冷啓動的時候,内燃機爲了盡快達到工作溫度,都會提高怠速,但是此時三元催化同樣也處于低溫狀态,并不能很好地将氮氧化物催化分解,這就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物被直接排放到大氣之中,這也是我們的車子在冷啓動的時候尾氣特别 " 臭 " 的主要原因。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歐盟方面給出的方案是爲車輛配置兩個體積更大的三元催化器,同時還要爲這兩個三元催化器配上電加熱的功能,讓它們能夠盡快達到工作溫度,降低冷啓動排放。
另外,爲了進一步降低顆粒物的排放,GPF 的體積也會變得更大,同時車輛還必須滿足在長達 15 萬英裏設計壽命中排放都能維持合格的水平,車載 OBD 也必須能時刻監控車輛的排放狀态。
以上就是此前歐七排放透露出來的部分标準,而如果按照目前國六的節奏,到時候我們的國七排放要求隻會比人家的更嚴格,而這也會導緻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車輛的生産成本将會大幅度上升。
畢竟三元催化器由于内含衆多稀有金屬,本身的成本就已經相當高了,而新标準之下不僅要增大體積,還要一下子配備兩個,同時還要增加複雜的電加熱功能,這勢必會讓車輛的制造成本大幅度上升。這對于那些本來利潤就不高的入門級車型來說将會是毀滅性的打擊,雖然說目前國内 A0 級燃油車的市場已經被電動車大幅蠶食,但是一旦國七排放實施,那完全失去價格優勢以及利潤空間的燃油 A0 級車也許将直接 " 滅絕 "。
在排放法規以及新能源産品的雙重夾擊之下,未來純燃油車的生存空間隻會變得越發狹窄,而作爲消費者我們能做的也隻有去适應這股浪潮了。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今日話題
國七會殺死燃油車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