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最話 FunTalk,作者 | 楊磊,編輯 | 王芳潔
01
張蘭終于被封禁了,比永封好一點,是無限期封禁,大概意思是看你表現,表現好了也許能出小黑屋。
張蘭會這麽表現?她當然是再來一次 " 喪事喜辦 "。之所以說是再一次,是因爲之前,張蘭也曾利用小 S 公公去世,以及大 S 三胎流産等話題做流量、帶貨,元旦後大 S 意外身故,張蘭更是沒放過。
因爲惡意炒作營銷被封禁後,流量獵手還是那麽敏銳,雖然抖音上的賽博張蘭 " 挂了 ",但洋抖的直播間裏的張蘭,幾乎無縫銜接的閃亮登場。隻見她大喊一句:" 墨西哥的寶子們,還是那個味。" 幾乎同一時間,張蘭的新号開始推薦旗下新主播,大量麻六記的員工也紛紛走進了直播間,以普通人 " 自救翻盤 " 的故事又收割了一波流量。
按照張蘭的說法,這些天是她人生的至暗時刻,而個人的複出和員工的集體帶貨,都是在自救,手下有八千名員工,背後是八千個家庭,自己要爲這些員工負責。
真是催人淚下,果然互聯網上的輿論風向開始逆轉,很多人幾乎馬上忘了張蘭爲什麽被封,開始爲她叫好。
實際上,同樣的語言邏輯,已經多次出現在張蘭母子的話語體系當中,仿佛雇傭的員工越多,老闆就越偉大,老闆越偉大,公司就不能倒了,甚至不能罰。這讓我馬上想起了恒大,恐怕許家印現在也該後悔了,當初自己也在互聯網上多講講這個邏輯就好了。
說真的,恐怕張蘭過個一年半載就能再複出,如果真的如此,那這節奏也就太快了,快到讓封禁變成了一場空談。
封禁是一種處罰,處罰的前提是主播發生了違規,但如果利用處罰來做流量,那處罰的意義就會被徹底消解。珠玉在前,今後哪個主播還會有敬畏之心,出事了,大不了轉個山頭,換個馬甲,照樣賺錢。
實際上,早在 2022 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遊部就聯合印發了《網絡主播行爲規範》,其中明确規定,對問題性質嚴重、多次出現問題且屢教不改的網絡主播,應當封禁賬号,将相關網絡主播納入 " 黑名單 " 或 " 警示名單 ",不允許以更換賬号或更換平台等形式再度開播。
但實際上,不止張蘭,被永封的主播也都能金蟬脫殼、故技重施。
最近引起熱議的另一位主播是因炒作與某團官司的劉雯。2021 年,抖音 " 永久封禁 " 了 313 個演戲炒作的情感主播賬号,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劉雯,她被封禁的理由是," 賣慘帶貨、演戲炒作 "。但是,第二個月,劉雯就 " 重生 " 了。

這一次,她的劇本從情感主播改成了 " 民生鬥士 ",她拳打某團,腳踢中國電信,和張蘭一樣,是戰弓永遠拉滿的流量獵手。
在流量獵手的世界裏,流量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他們哪怕看到一塊茅坑裏的石頭,自然反應都是這塊石頭能不能做流量。
這些流量獵手,正有領互聯網風氣之先的趨勢,這股風氣,正是一切以流量爲準。比方說拿封禁當話題的張蘭,還有用法院判決做流量的劉雯,她們創立了一種很新的教派——拜流量教。
2025 年 1 月,因在多個平台發布與某團相關的 100 多條争議視頻而敗訴,需要公開向某團道歉的劉雯,連續發布了六條視頻,條條名爲道歉,條條實爲拱火,讓大衆觀火,讓自己真火。
這把火,不僅燒到了某團身上,更是讓法院的評論區差點 " 淪陷 "。在道歉視頻中,她不僅陰陽法院 " 知法犯法 ",未通知她開庭就偷偷判案,更是質疑法官周末時間不在崗。
這個 2014 年 1 月漲粉不到 1 萬粉絲的 " 小透明 ",因此搖身一變成爲 500 萬粉絲的腰部網紅,帶貨帶得風生水起,近期斬獲了抖音 " 酒類帶貨榜 " 第 3 名、快手電腦辦公榜第 1 名等戰績。
賽博流量教主們真是把流量和 " 重生 " 玩出花來了。
02
如果說複活可能隻是抓住了目前互聯網治理方面的模糊地帶,張蘭們總能把流量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倒不能不說是有一點技術含量了。
網友有說過張蘭母子已經把流量玩成了一種套路,即如果一個話題網友沒有反應,那麽一切如常,如果反對很激烈,那麽母子必然反目,保全一個,另一個接着吃流量飯。
毫無疑問,這幾年,張蘭和汪小菲的直播帶貨生意,都是按照這個邏輯在發展劇本。最初因爲床墊事件爆紅,網友一度一面倒地支持汪小菲,張蘭乘勝追擊,連發多條陰陽大 S 的内容。然後當部分網友開始傾向于大 S 後,汪小菲又與張蘭割席。但顯然,流量的席子是抽刀斷水水更流,及至汪小菲另結新歡,張蘭和汪小菲又母慈子孝了,當然新媳婦也開始帶貨了。
最近,因爲參與傳播與大 s 去世相關的謠言,張蘭風評急轉,并最終被封,同時被封的汪小菲,馬上就宣布要跟張蘭決裂。
這麽玩,就有點像在玩狼人殺了啊。在這類流量盤裏,獵取流量的邏輯本來就是攻擊。
複活後,劉雯終于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碼,那就是攻擊大公司。去年八月,劉雯抓到了一個選題,以 " 平台虛假加價 "" 兩頭收取配送費 " 等爲名,散布對某團的不實信息,并化身騎手、外賣商家的正義代言人,一度赢得不少點贊。
而事實是,她編造了多個關于配送費、商家收入的虛假信息——比如刻意混淆消費小票與商家結算單,用來制造 " 消費者實付 23.5 元,商家到手 0.6 元 " 的假象;比如選擇性展示配送費數據、商家折扣,隐藏實際支付數據,從而控訴平台上的盒馬代購 " 虛假加價 "。
在通過混淆、隐瞞各種真實數據爲商家 " 搖旗呐喊 " 後,她利用普通人的同情和對大企業業務的不了解,編造 " 騎手如果三單超時,一整天都白幹 " 以及其他騎手保障類的謠言,并不斷編排已被辟謠的騎手相關謠言,繼續化身騎手 " 代言人 "。
當劉雯發出與某團相關虛假負面時,她當時的算盤可能有兩個,第一某團 buy-in,付錢了事;第二某團沒有 buy-in,但是大衆 buy-in 了,再變現。換句話說,這事幹得漂亮,刀切豆腐兩面光。
這其中發生了什麽尚未知曉,但事情按照第二個劇本在走,第一波視頻發出後,劉雯漲了很多粉絲,但也被某團告了。因爲劉雯發布的相關内容均是失實,法院最終判其道歉 5 日、賠償 5 萬元。
事情本身确實離譜,敗訴是必然的,這時劉雯無非兩種選擇,第一,真誠道歉,淺淺認罰,但這肯定不是流量最大化的玩法,所以她選擇了另一條路,把道歉、賣慘也當作流量的一部分。
在相關視頻裏,劉雯自稱 " 要道歉 30 天、賠償 50 萬 ",這些内容的潛台詞很明顯——像某團這樣的大平台,對小網紅窮追猛打。借着 " 賣慘 ",劉雯懇求 " 放過我這個弱女子 "、暗示網友 " 他們想讓我徹底消失 " 的同時,她還不忘借機直播帶貨。那段時間,劉雯不僅漲粉近百萬,更是 " 一個月直播帶貨 500 萬,暴漲近 60 倍 "。

果然挑動社會情緒,幾乎是每個流量獵手的看家本領。在他們心目中,真相和假相、活人相和死人相沒區别,萬事萬物,隻要着相就是流量,也許有人會對此感到不适,畢竟很多話題已經違背了中國人的傳統。但你要是問拜流量教怎麽看這個問題,他們無疑是認爲流量至上。
正如拉斯韋爾論煽動者:煽動者的本質特征是他高度重視受衆的情感反應。他們會制造一個個熱點,不斷煽動受衆的情緒,轉化爲流量。
不難看出,張蘭和劉雯正在将塑造一種流量模型,這種模型不同于咪蒙時代的流量兩頭吃,張劉二人以極其敏捷的身段,永遠迎合流量,追求每個階段的流量最大化。
這是一種很純粹的生意模型,幾乎所有在企業負責過新業務,跑過 DEMO 的人應該會秒懂其背後的邏輯。所以,張蘭這樣做不難理解。作爲新晉大網紅,劉雯背後也一定有 MCN 公司指點,畢竟合肥是誕生過三隻羊的地方。
03
不過,當拜流量教有一天開始一統江湖,那才是我們真正該警惕的開始。
張蘭也罷、劉雯也罷,作爲流量獵手往往一開始會僞裝成 " 正義使者 " 的模樣,碰瓷個人或企業。他們的目的并不是 " 要個說法 ",而是挾民意興風作浪,謀求利益。
張蘭在經營流量生意的時候,和經營其他生意一樣,同樣遵從投産比最大化原則。她會根據每個場景,來分析出利益最大化的解決路徑,例如,當大 S 身故時,最大化的路徑是利用其生故進行炒作,當被揭穿時,利益最大化的解決方案不是道歉,而是賣慘,當自己的賬号被封,解決路徑就是讓麻六記員工全面開花開始直播,總之一定要把這波流量吃幹榨淨。
而劉雯挂靠多個 MCN 機構,日常運營機制就是不斷追逐熱點話題,發布抨擊安徽電信、指責中國面包産業、批評高校教授等内容,立 " 單親媽媽 "、" 女強人 "、" 正義女神 " 的人設,不斷吸粉。
在吸粉完成後,劉雯開拓出一條 " 網暴企業緻富經 ",即通過攻擊企業賺流量,帶貨變現,賺得盆滿缽滿。這條 " 網紅立人設、流量變現 " 的路子,對準的是下沉市場,所以收割的不少是普通人:一是高風險的中老年理财課程,以及做美女主播賣男士内褲等實際偏擦邊的生意;二是枸杞、西洋參等白牌商品。
要說劉雯的确精明,看了後台數據,她很清楚自己受衆群體的來源,所以就針對老年人、小白做起了理财課程,僅老年理财課銷售就超過萬單。對家庭主婦,她渲染飲料、醬油添加了添加劑,對正牌商品裏的添加劑都是合法合規置若罔聞,兜售起來源不明的 NFC 果汁、醬油。
但表面上 " 爲粉絲服務 " 的背後,是她的理财課程相關公司 " 菲爾萊科技 " 無教育培訓資質,無理财規劃師,因侵權、虛假宣傳等遭處罰,頻遭媒體曝光。她帶貨銷售此類課程,本身存在誤導消費者、造成消費者資金風險等問題。 至于她帶貨的白牌商品大多是質次價高,甚至無保證的作坊生産。
劉雯僞裝起正義的形象,把粉絲們對她的信任,變成金錢,賺得盆滿缽滿,2023 年自曝已經裝修了八套房子。
而她攻擊的普通人也有成爲受害者。隻多賺了她十幾塊錢并且已經退還的盒馬代購店,店主 @盒 mdg 在微博發聲,稱 " 被抹黑、曝光後就受到了網暴,從去年夏天到現在生意一直受到影響,而劉雯一直在撒謊、帶節奏,直播帶貨收割流量!" 在其微博中,她詳細列出了劉雯視頻中提及的代購溢價、配送費等問題,事實并非如劉雯視頻中所說。

但劉雯就是視而不見,也不會做任何改變。
1984 裏的老大哥相信重複的力量,張蘭實踐了八卦的魔力,劉雯找到了炒作的密碼,但是我們需要的是真實。某種角度上,張蘭和劉雯之所以會是今天這樣,也是因爲她們已經被流量世界格式化,一旦容忍賽博教母們不斷複活,那麽将會有更多的人被格式化。
那就,真的要娛樂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