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魔法系列的第四篇,我們把視角從日本切換到美國。本期專欄的主角,是連續多年蟬聯美國 MPV 銷售冠軍的克萊斯勒大捷龍(Pacifica)。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美國車似乎是粗犷、糙和土的象征。提到對空間的精細利用,很難會有人想起美國車。
但是這種印象并不總是對的。在全世界範圍開創了 MPV 車型的,正是來自美國的克萊斯勒。
在整整 40 年前,克萊斯勒推出了 Plymouth Voyage 和 Dodge Caravan 兩款 MPV,并在市場營銷中把它們稱爲 "Minivan"。與之前的 Van ——也即廂式車車型不同,它們的車身更低矮,因而可以比較容易的停進住宅車庫,而駕乘品質也與其他乘用車類似,比商用車更舒适安靜和靈活,而尺寸當然也小一些——雖然遠稱不上迷你。
對比此前的兩代 Plymouth Voyager:
在此基礎上,這些 Minivan 同時強調了它們仍然要具有 Van 的裝載能力。除了像後來的很多 MPV 一樣擁有三排座椅以外,克萊斯勒的車型還格外強調了低地台和可以拆卸的座椅。在後兩排座椅都拆卸以後,整個後半部分車廂的地台全平,可以用來拉大件。
而目前在售的克萊斯勒大捷龍,已經是克萊斯勒集團的第六代中大型 MPV。經過 30 多年的演化,大捷龍的設計更爲巧妙和成熟。盡管在目前美國在售的幾款中大型 MPV 中,大捷龍是推出最早的一款,2016 年底就已經上市,而賽那、美規奧德賽、嘉華都在之後進行了換代,但大捷龍仍然一直穩坐同級别銷量寶座,連年維持 10 萬台以上年銷量。
相比日本本土的主流 MPV 車型,如日産 Serena、豐田 Noah 和埃爾法,美式 MPV 或說 Minivan 的最大特點,是更爲強調其載貨能力。
與大部分亞洲地區不同,美國的企業沒有多少商務接待需求,美國的家庭也很少需要裝載父母等其他成年人。美國的乘用車,如果需要載比較多的人,往往也隻是需要載小孩——當然這并不代表需要的座位就比較少,美國生育孩子的數量比較多,過去還有鄰居輪流幫着兩家一起接送孩子的習慣。大捷龍是有足足 8 個座位的,得益于較大的車寬(2022mm),第三排的座墊寬度也有 1565mm,這個數字已經比大部分家用車第二排的座墊寬度還要大了——比如作爲對比,特斯拉 Model 3 的第二排座墊寬隻有 1465mm,但并排乘坐 3 人也并不會很擁擠。
此外,因爲畢竟車身比較大(長寬高爲 5171x2022x1775mm),這些座椅乘坐成年人也不會有問題。大捷龍的第三排座墊高度高達 375mm,比起一般車的第二排座椅座墊還高;而第二排雖然隻有 330mm,但也可以達到标準第二排座椅的高度,仍然比 Model 3 的後排舒展不少。而二三排的頭部空間各爲 950mm 和 940mm,也好于 Model 3。
第二排座椅:
第三排座椅:
同樣得益于尺寸,以及車尾用于收納第三排座椅的下凹部分,大捷龍可以在三排座椅全部立起的情況下,放下 6-7 個登機箱,此時甚至都不會幹擾後視野。
第三排座椅能夠收進地闆其實對于優秀的 MPV 也算是常規操作了,所以在更多時候,如果隻需要乘坐 4-5 人,第三排是可以全部放倒或者 4/6 分割一側放倒的,從而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間。對于美國常見的 2-3 孩家庭來說,這保證了車輛有足夠的空間存放孩子的嬰兒車這類物品。
爲了把地闆下的空間留給座椅收納,大捷龍的備胎是放在牆上的:
不過真正讓大捷龍脫穎而出的,是第二排座椅的設計。
大捷龍的第二排座椅,是全球在售的三排座 MPV 裏面,唯一一個能夠完全收進地闆的。克萊斯勒把它叫做 Stow ’ n Go 座椅,大概可以翻譯成 " 收起就走 "。隻要拉動一個拉帶,二排座椅就可以同時實現靠背自動向前翻折和座椅向前下方移動的操作,從而快速的收進地闆。
而存放座椅的空間,就是二排座椅前方挖出的下凹空間,在這裏把前軸後的地闆做得更低,剛好可以收納座椅。而這也是大捷龍第二排座椅相對那些商務 MPV 來說比較輕薄低矮(但是乘坐成年人舒适性還是沒什麽問題)的原因。
這種設計最大的好處,當然是可以非常輕松的讓後兩排座椅都 " 消失 ",整個車廂達到全平,有非常恐怖的載物能力,比如可以拉美國常見的建材—— 4 英尺 x8 英尺(1.2x2.4 米)的木闆,也可以放得下一張雙人床墊。除了用來購買家具電器等大件——美國收入高、人工貴,這種事自己做能省下不少錢——如果用來戶外玩樂當然也會提供很多可能。
大捷龍也因此經常被用來作爲露營車。與其他露營車往往需要改裝不同,大捷龍隻需要按常規方法收起座椅即可,美國市場能買到各種相應的套件提供廚房、收納、睡卧和用餐的空間。
而在乘坐 4 人的狀态下,如果是需要裝載較長的物品時,也可以把二三排都隻放倒一側。
或者在乘坐 5 人的時候,可以把一側的第二排座椅收起,從而讓五個座位都極爲容易進出。
而在座椅立起的狀态,地闆下會增加兩個巨大的儲物空間,放一箱水或者大的背包都可以。
第一排中間扶手箱同樣在地闆處挖出空間,方便在手邊放一些較大的物品。
實際上克萊斯勒還利用這個收納二排座椅的空間做出了一個插電混動的版本——在這裏放下了 16 度電的電池。大捷龍插電混動版這種布局無非是第二排座椅不能收起而已,并不像其他燃油車改插電混動會影響基本的後備廂空間。
針對美國家庭的需要,除了超強的拉大件能力,大捷龍的另一個強項,就是對兒童安全座椅的适配。
首先,是第二排座椅在安放了安全座椅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向前傾倒,從而讓第三排乘客依然能比較輕松的出入。有帶小娃經驗的父母都知道,因爲要抱着孩子坐上去,小娃的安全座椅一定是優先放在第二排而不是沒有開口的第三排的,而且即使拆裝再安全,一般也不想頻繁拆裝。此時兩側的座椅都無法像大部分 MPV 車型那樣靠背向前翻折,而中央過道也會因爲安全座椅變得不太好出入——如果是保留了中座更無法使用——因此這種方案一定是二胎以上家庭且兩個娃都比較小的時候的最佳選擇。
這也同時彰顯出大捷龍特地将第三排座椅做得規格較高,座墊高甚至明顯超過第二排座椅,好處是——如果父母來訪,這時候需要坐到第三排,大捷龍第三排的待遇與第二排接近齊平,就不會顯得不孝。
而大捷龍爲了能夠盡可能的滿足乘坐小孩的需要,它能支持安全座椅可安裝的位置遠不止第二排兩個座位——第三排同樣可以安裝兩個安全座椅,這樣一來,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坐到第三排,而把第二排座椅的一側留給父母或祖父母,方便照顧小娃。
而八座版本的第二排中座也可以安裝安全座椅。如果隻有一個需要照顧的小娃,且全車需要坐 7 個人,就可以讓小娃坐第二排中間,照顧他的成年人坐側面。如果中座不能安裝安全座椅,就需要成年人坐比較狹窄的中座,小娃坐側面。或者爲了讓第二排的成年人可以做得舒服一點,這時就要有三個人坐到出入更不便、橫向也更窄的第三排。
隻需要坐 5 個人,但是第三排需要放倒來獲得更大空間(比如去露營),或者後兩排要坐滿 5 個小孩(一般是幫鄰居一起送學校)
此外,最近新勢力開始流行的後排影音功能,其實對美式 Minivan 也是老套路了,第二排各自有大屏,不用擡頭,而且支持 HDMI、USB、耳機等插口。
經常帶孩子車内容易髒,爲了方便打掃,甚至還配備了吸塵器:
結語
應該說,在美國地大而人口又相對少的前提下,克萊斯勒大捷龍充分利用更大的車身尺寸,也做到了非常多變的空間、很高的舒适性和盡可能強的裝載能力。相比日系 MPV,體現出将服務小家庭做到極緻的獨特風格。相對更大的尺寸和無需對駕乘品質進行妥協的定位,對中國家用 MPV 的開發,可能也有不少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