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近了,
很多人陸續放假回家,
終于可以好好休息。
在餘杭良渚北片農村,
卻有一群格外忙碌的婦女,
她們新上線不久的 " 廚娘業務 ",
春節期間訂單很多。
宅家接單做飯,
請住在附近的城裡人來家吃飯、消費,
曾經宅家待業的農村婦女,
足不出戶就能成功創業。
有阿姨開張 3 個多月,
光靠居家燒飯就賺了 5 萬元。
" 小外婆 " 不想太閑,
宅家接活可有妙招?
大家還記得嗎?
2 年前,錢江晚報 • 小時新聞關注過餘杭良渚 " 小外婆 " 的煩惱,這一農村婦女群體的新聞報道,曾引發很高的社會關注度。
" 小外婆 " 們也曾是職業女性,一般是在家附近的工廠打工,年紀輕輕就在家,自然是有原因——不少人 40 歲出頭就當上了奶奶或外婆,家中有了第三代,因此她們要幫子女帶孩子還要操持家務,無奈隻能辭職。
每天擁有富餘時間,但 " 小外婆 " 的内心卻變得空虛,渴望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職場訴求并不高的她們,希望在兼顧家務的同時,在家接些手工活。
了解了她們的心聲,小時新聞記者也曾通過街道婦聯,幫找過來料加工之類的手工活。
當時,街道婦聯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媒體呼籲," 小外婆 " 們的訴求,政府會想想辦法。
餘杭良渚街道常住人口 37 萬人,目前共有 43 個村社,其中城市社區 17 個,撤村建居社區 16 個,剩餘 20 個為良渚北片的村莊," 小外婆 " 主要就來自這 20 個村。
良渚的城市社區中,有個明星成員,那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良渚文化村,這個社區有 2 萬多居住人口。
這兩年,街道婦聯工作人員發現,像文化村這些良渚城市社區的居民,很喜歡到北片的農村遊玩。
那麼,有沒有可能,讓 " 小外婆 " 們做些農家菜招待城市居民。
如果可以,那 " 小外婆 " 們就有了收入。
春節還在接單的廚娘,
找回職場巅峰的感覺
辦法還真想出來了。
2022 年 9 月,良渚街道發起 " 良渚家宴 · 廚娘工坊 " 征集活動,轄區 20 個村的婦女自願報名,第一期就收到 70 多人的報名信息。
經過篩選,有 54 位入選。
新港村的梅國英阿姨就是第一批廚娘。除了菜燒得好吃,她家的庭院也被打理得特别美。
這些離城市很近的美麗鄉村,總能吸引一波波的城裡人慕名打卡。
臨近過年,梅阿姨也沒閑着。
春節開挂的她,這幾天不停地買洗燒。1 月 19 日,她又接了一桌來家吃飯的城市居民。
梅阿姨今年 59 歲,50 歲那年當了奶奶之後就辭職在家帶孫女。
年輕時,梅阿姨在當地一家企業食堂做了多年廚師,後來一直從事保潔工作。
不管是打掃衛生,還是做飯,梅阿姨都很自信:" 他們說,我菜燒得好吃,衛生打掃最幹淨。"
言談間,對自己過去輝煌的 " 職場生涯 ",梅阿姨顯然有些留戀。
" 孫女已經 9 歲了,我除了接送上下學,家裡洗衣服做飯搞衛生,也沒什麼其它事情,村婦女主任說可以報名參加廚娘,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
梅阿姨最拿手的菜是紅燒豬腳,每桌客人來了都必點。
一桌良渚家宴的報價有三個檔次,600 元、800 元和 1000 元。
梅阿姨說,從去年 10 月至今,已經接待了好幾百人,有餘杭本地的,也有湖州、臨安等地的客人,最多一次接待了四桌客人。
到現在,自己大概燒了不下 50 桌飯菜,一共賺了 5 萬元。
老玉米和土燒酒,
送點土産促進 " 二次消費 "
做接單廚娘,梅阿姨家裡還有個天然優勢。
早些年,老公在雲南做生意。這些年回鄉後,就在村裡包了二三十畝地種菜。
平時老公打理菜地,南瓜、紅薯、青菜、玉米、菠菜、蘿蔔 …… 随摘随吃。
去年地裡種了秋玉米,良渚文化村的客人來吃飯,都說味道很好很甜,阿姨就一人送一袋。
逢年過節,良渚當地農村有釀土燒的習俗,新釀的本來是自家人喝,吃飯的客人來了,男主人熱情大方地拿出來款待。臨走,還不忘給每位男同胞捎上一瓶。
菜好吃,人情厚,于是不少新客不久後就會呼朋喚友來 " 二次消費 "。
來過梅阿姨吃飯的沈女士說," 我們通過社區預約了阿姨家的飯菜,上門吃飯時,主人家特别熱情,帶我們去地裡采玉米,還請我們品嘗自釀土燒,這些本來都沒算在飯錢裡,我們說要付錢,主人家說什麼也不肯要。"
光良渚文化村就有 170 多人
吃了 " 廚娘菜 ",
帶動 20 多萬元的消費
梅阿姨隔壁村的俞紅英阿姨,也是第一批入圍的 " 良渚廚娘 "。
俞阿姨是去年退休在家的,平時周一到周五照顧全家,相對忙碌一點,所以目前隻接單周末家宴。
" 我這裡吃飯平均是 100 元一人。" 阿姨說,到目前接了幾桌,自己也忘記了,就記得最多的一次來了 16 個人,一桌就賺了 1600 元。阿姨笑着說,這感覺還是不錯的。" 希望回頭客多多。"
從 2022 年 10 月至今,良渚北片村莊的廚娘已上線 3 個多月。
良渚文化村社區工作人員專門統計過,光通過社區層面的預訂,先後就有 170 多人次進場吃飯,一共在村裡帶動了 20 多萬元的消費。
來源:錢江晚報 · 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金良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