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來源:由編者整理彙總自網絡公開資料。
輪值主編 | 智勇 責編 &值班編輯 | 少将
第 7072 篇深度好文:4752字 | 12 分鐘閱讀
組織管理
筆記君說:
近日," 陽性 " 的話題在網上産生了非常熱烈的讨論,很多人也在網上分享自己陽性的經曆和經驗。
毋庸置疑,作為一種流行性病毒,新冠仍然會對我們的身體和生活産生極大的影響。但是,它已不再像 2020 年初那般可怕。
我們不會去輕視它,但我們已經不再害怕它!
一、面對新冠,各有各的感受
近日,很多身邊的人都感染了新冠,這也造成了某些藥品、抗原檢測用具等價格上漲,買不到貨。甚至,連黃桃罐頭都 " 已售罄 "。
對于新冠,大家各有各的經驗和看法。其中也包括一些較為知名的企業家。
1. 劉強東分享感染新冠的親身感受:感覺真的比感冒還輕微
12 月 10 日消息,劉強東分享了自己新冠的經曆和感受,認為要多喝水,白開水每天 3-5 升,吃點泡騰片,保持好心态,保持好的休息。
" 根據我個人感受來講,真的是比感冒還要輕微。" 劉強東表示,80% 的人都覺得比感冒、重感冒、流感症狀要輕微,現在主要是還沒得過的一些人心理上略恐慌。
劉強東表示自己不是專業醫生,所以根據自身的經驗給出了一些建議。如果感染了新冠,他建議:第一,不要着急,保持心情愉快,多吃蔬菜水果。第二,多喝水。
劉強東呼籲,希望大家在症狀不是太重的時候優先選擇互聯網醫院,把醫院的資源留給有需要的老年人等。劉強東稱,自家 86 歲的老太太得了新冠也沒有去醫院,6 天就自己好了。
2.71 歲王石分享 10 天 " 轉陰 " 過程
12 月 9 日,王石在社交平台更新近況,他透露出自己在海外參訪時确診新冠的事情,大概是屬于無症狀感染者。
曬出的照片中,71 歲的王石神采奕奕,整個人看起來狀态很好,雖然他的年紀大了,但能看出新冠對他的影響不是很大。面對新冠,王石表現得很淡定,并且大方地分享自己做抗原的過程。
根據王石的描述,他是在 16 号晚上的時候檢測出來是陽性,然後每天都在做抗原檢測。剛開始的時候體溫偏高,但後來就保持在正常範圍之内了。王石還透露出自己就隻有鼻子不舒服,其他地方并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直到 25 日時,王石最終成功地轉為陰性,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而從确診到轉陰他僅用了 9 天時間。
3. 張蘭感染新冠依然直播帶貨
12 月 10 号,張蘭在直播中自曝感染新冠。說話有點喘,直播時狂喝水,讓人可以直接看到一位 65 歲女性感染新冠後的真實狀态。
張蘭直言,工作室人員全中招了,由于其他人都已經 " 陽過 ",自己是最後一個 " 陽 " 的,所以現在大家在直播間裡都沒有戴口罩。
嗓子疼肌肉疼胳膊疼是真的,還有力氣賣貨也是真的。幾個小時播下來,張蘭跟往常一樣能打," 什麼事都是心态最重要。"
11 日,張蘭繼續開直播,分享确診第二天的感受。
妝卸了,家居服穿上了,躺床上了。" 嗓子有點沙啞,但精神仍然不錯。" 她表示,自己發了高燒,胃劇烈疼痛,渾身骨頭跟折了似的疼。但吃了藥,睡了一覺之後," 感覺身體疏通了 "。
分享完感受,張蘭照例回歸本職工作,表示自己的胃口很好," 吃了很多東西 ",包括酸菜魚、小米粥、玉米、鹵蛋等等(順便帶一波)。
" 你讓我一個人,我該胡思亂想了,我在這還跟你分享分享。啥都不是事兒,今天(确診)第二天,沒事。"
一場直播裡,張蘭躺床上給大家推薦了保健品、銀耳羹、枇杷膏……生病不誤工。還給年輕人撂金句:" 不要一得了新冠就覺得好可怕,找個理由七天不上班……隻要一懈怠,七天以後就不想工作了。"
甚至到了第 3 天,病情加重,嗓子啞了,沒力氣了,張蘭幹脆躺在床上,讓助理拍自己,一樣帶貨。
4. 畢勝感染陽性
12 月 13 日,吳曉波頻道發的文章中透露,某制造業互聯網企業的董事長畢勝也感染了新冠。
" 保護好自己,病毒不是大号感冒。" 畢勝說。
在文章作者想與畢勝進行溝通時,畢勝表示隻能文字溝通。因為他 5 天前感染了新冠,至今仍說不出話來。
" 高燒了兩天,燒到 38.9 度,渾身疼。退燒後不那麼疼了,但嗓子周圍全是潰瘍,喝水像吞刀片,現在失聲了。"
在整個溝通過程中,畢勝先後重複了兩遍:這堅決不是大号感冒。
他說,開會時自己和與會成員全程戴口罩,但依舊都感染了,并且病程比感冒更長:" 如果是感冒早好了,不會到現在還拖拖拉拉。"
畢勝談及員工到崗率時,說自己及周圍朋友的公司員工到崗率都在 50% 左右,随着北京感染人數不斷增多,預計本周到崗率會更低。
盡管可以居家辦公,但是症狀較重的陽性病患并不能如期完成工作。" 工作是靠人幹的,人都高燒呢,沒法幹。"
" 很多事都推動不了,公司基本處于半停擺狀态。" 畢勝預計,此次帶來的影響,不止這一個月," 一個月後就是春節,我們這個行業,得到元宵節後才能真正開展業務。"
人力成本未減,業務卻無法正常開展,畢勝現在能做的,隻剩等自己和員工康複:" 我們做了很多預案,但沒想到影響這麼大。我判斷未來半年中國很多企業都是至暗時刻,半年後會迎來高速發展,現在是黎明前的至暗。"
二、保護好員工,就是保護企業
企業的一切行為,最終都要靠每一個具體的人來實現。可以說,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财富。
員工感染陽性,就很難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态,對企業來說也是很大的損失。
所以,保護好員工,就是保護企業。那麼,怎麼做才能保護好員工呢?
1.HR 需要做好日常防護
① HR 需要及時為員工同步防疫新規,如取消場地代碼、取消核酸陰性證明、取消落地取件等,實現快速響應、高效落實。
② 放管放控後,醫療機構将面臨巨大的沖擊壓力,醫療資源将非常緊張,企業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提前做好抗疫物資儲備。在辦公室準備感冒藥、發熱藥、止咳藥、維生素 C 泡騰片等藥品,注冊後請其使用,方便 HR 和跟進員工健康。
③ 辦公室飲用水瓶裝水及時補充,條件允許可随時準備電解液水;辦公室始終開窗通風,原則上每天 2~3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
④ 時刻關注當地官方号碼,整理當地互聯網咨詢渠道,提供給症狀不适的員工;有能力的公司可以為員工配置遠程醫療服務工具,并将其鍊接到日常辦公系統,為員工提供更多護理。
⑤ 員工家屬或家庭成員檢測呈陽性時,需及時向公司報告,并在家進行抗原檢測 3-5 天(具體時間靈活調整),結果陰性且無不适症狀後方可返回辦公室。
⑥ 有條件的企業可購買一批抗原檢測試劑,定期開展員工抗原自檢,并由部門核對檢測結果,做好統計。
2. 員工 " 陽過 ",何時可以返崗?
如今,很多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患者選擇居家康複,發燒後多久才能恢複工作而不會引起病毒感染?" 陽康 " 在與人接觸時應注意什麼?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專家李侗曾表示:
返崗參考 1:青壯年發病 7 天後核酸逐漸轉陰,傳染性較低。
發病 3 天後,年輕人體溫逐漸恢複正常,但咳嗽和喉嚨痛仍然嚴重。從臨床來看,發病 7 天後,大多數輕度患者開始對核酸轉為陰性,病毒載量也很低,基本不具有傳染性。
返崗參考 2:體溫恢複正常後,再休息 3 天。
正常情況下,體溫正常 3 天後,咳嗽鼻塞、流鼻涕、喉嚨痛的症狀可能會明顯緩解。當你覺得喉嚨痛和咳嗽不再影響睡眠時,就意味着你的身體基本恢複了,适合重返工作崗位了!
返崗提示:" 陽康 " 返崗建議堅持佩戴口罩,不降低防控标準。
目前正處于呼吸道感染高發的冬季。除了新冠,還有其他傳染病。強烈建議新冠康複後做好呼吸防護,不要降低防控标準。
複工後,堅持在擁擠的公共場所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咳嗽、打噴嚏等禮儀。不要在自助餐廳面對面吃飯。
返崗期待:" 陽康 " 半年内 " 重陽 " 的可能極低,體内将維持較高抗體水平。
一般年輕人不太可能在半年内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特别是在感染後的 3~6 個月内,體内抗體維持在較高水平,對小病毒突變有交叉保護作用。李侗曾提出,半年後再接種一劑疫苗加強免疫,會給人更高水平的保護。
三、居家辦公需要注意什麼?
但是,當我們不得不居家辦公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去做得更好,比如用好辦公軟件、線上工作協同等等。劉潤曾提過 10 個居家辦公的建議。
1. 萬事先存雲端,遇事不慌
用硬盤拷貝文件,對公司機密是很大的風險。無論是不是特殊時期,一定要學會用雲盤來協同,而不是用 U 盤。
這樣,大家才是在同一個地方協作,而不是把文件分成幾十份,各自修改。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就是當資料都上傳雲端後,要做好權限管理。
2. 早會 check in,激活工作狀态
在家遠程辦公不等于放假。現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怎麼抓日常管理呢?
每天早上開早會,check in。會議内容,就是每個人粗略地講一下今天準備做什麼。早會不用太長時間,10-15 分鐘就好。
其實就是大家互相提個醒,開工了。
3. 晚會 check out,小結打卡
給自己今天的工作狀态打個分。然後,每個人簡單說一下自己今天做的事,每件事做到什麼程度了。以及,有沒有什麼結果要同步給大家?
這樣做,是讓自己有個回顧,但又不能太正式,太正式顯得像工作彙報了,所以需要在群裡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打卡動作。
簡單說,效率要高。早會是激活喚醒,晚會是小結打卡。
4. 周報複盤
在周報裡寫上,你的本周計劃完成 / 實際完成,累計計劃完成 / 實際完成,這兩組數據。
比如,我們編輯同事的周報應該是:
① 本周計劃完成 2 篇文章 / 實際完成 2 篇,累計計劃完成 16 篇 / 實際完成 16 篇(8 周)。
② 熱點發布,9/50(全年目标發布 50 個熱點,目前發布 9 個)。
周報,不是羅列你這周做了什麼事情,12345,而是首先拆解全年目标,折算到周。
通過上面那兩組數據,讓大家清晰地知道,到本周位置,我們和計劃進度之間的 " 偏差 "。
然後,周報内容,要緊緊圍繞着偏差,解釋産生偏差的原因,和在下一周追趕的具體計劃。
周報,是對 " 偏差 " 的糾偏。下周計劃,就是糾偏計劃。着重思考應該停止做什麼,開始做什麼,繼續做什麼。
5. 周例會糾偏
劉潤舉例說,今年開始,他們用會議系統和文檔評論的方式來開周例會。就是大家坐在辦公室,打開文檔,評論,靜默式開會。
按部門,依次看每位同事的周報,有疑問的地方,就在文檔裡添加評論,如果看到同事某個進度落後了,也可以評論,給出建設性的建議,和幫助。
回答,也是在文檔中回複評論。
他認為,周例會,就是用來讨論周報上的偏差,最後得出結論,who do whatby when。要結果。去指導後面的工作。
6. 建立團隊日程,方便回溯
用好日程工具。比如,把各種會議,放假通知,公衆号的排期,都寫在團隊日程裡。這樣做的好處是,到了時間就會提醒你,也方便回溯。
7. 項目管理,用甘特圖
8. 善用 @ ,并養成回複的習慣
遠程,就沒辦法去同事面前溝通工作了。為了一個不着急的小事情打電話,也不至于。那怎麼辦?
就 @ 對方一下。@可以在消息列表裡,也可以在文檔裡。
9. 用虛拟背景,和自動降噪
遠程會議溝通,要用好兩個功能:虛拟背景,和自動降噪。
10. 要專注,也要休息
區分好工作,和休息時間,才能讓你既高效,又留有生活空間,勞逸結合。可以結合番茄鐘工作法,以 25 分鐘為一個單位。
這 25 分鐘裡,手機調成靜音,什麼東西都不碰,告訴自己在這 25 分鐘裡,别的什麼都不能幹,隻能專心工作。直到番茄鐘提醒你,時間到了。
25 分鐘後,休息 5 分鐘,去倒水、上廁所,幹啥都行,然後再進入下一個專注狀态。
結語
雖然現在新冠對人體的傷害,已不再像 2020 年初那麼可怕。但它畢竟是在這個世界上肆虐了近 3 年的病毒,在宏觀層面對社會、經濟、企業等造成了極大的創傷。
我們不會去輕視它,但我們已經不再害怕它!
在當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保持防禦姿态,保護好現金流,就能減少外在的傷害,就能為自己赢得更多的時間!
時至冬天,樹木凋零,落葉堆積。
但在灰黃的外表下,它卻在偷偷等待着時機,積攢着能量,醞釀着生長。
待到來年,它的茂盛,仿佛不曾有過枯黃的模樣。
參考資料:
1.《劉強東分享感染新冠經曆!王石也發聲》,中國基金報;
2.《陽性不該被娛樂化》,吳曉波頻道;
3.《員工陽了怎麼辦?" 陽過 " 何時可以返崗?這份最全的 " 陽康 " 指南請收好》,THPAVI 三景人力;
4.《在家遠程辦公,用好這 10 個高效 tips》,劉潤;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