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塗彥平
編輯 / 劉寶華
設計 / 琚 佳
7 月中旬,河北保定因多條公交線路停運登上熱搜。這距離河南商丘因爲公交停運登上熱搜還不到 5 個月。(見汽車商業評論 2 月 28 日報道《商丘公交之困,怎麽看,怎麽破》)
" 保定停運的公交線路是否還有望恢複?如果恢複要等到什麽時候?什麽時候購買新公交車?" 今年 6 月,有保定居民在人民網領導留言闆咨詢。" 現在韓莊街市民家門口唯一一輛 18 路公交車一直停運,出行沒有公交車可坐,我們一直在期盼公交能正常運營。"
保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簡稱保定公交)回複稱:" 自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公交客運量驟降,公交運營收入不足正常經營的 30%,并始終處于低迷狀态,公交公司經營資金異常緊張,同時首批購置的純電動公交車動力電池已超出質保期限,存在安全隐患,已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被迫全部退出營運,公交運力安排受到了嚴重影響。"
保定公交表示,在财力和運力允許的情況下,公司需要優先考慮恢複市區内臨時停運的 23 條線路,以目前的經營現狀暫無力恢複包括 18 路在内的臨時停運線路。
汽車商業評論記者撥打電話詢問保定公交客服,對方表示:" 網上的部分信息失實,公交沒有停運,自疫情以來是對主要線路進行了優化,公交一直在正常運營。" 他的話大概可以理解爲," 臨時停運 " 不是停運,隻是優化。
自 2023 年 5 月 2 日起,保定公交被迫重新調整公交運力安排,運營公交線路由原來的 72 條縮減爲 49 條。目前,保定全市公交車總數從高峰時期的 1300 多輛減少到 333 輛。
有網友發帖稱此事已經引起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李小鵬部長親自做了重要批示,要求查明原因,盡快解決。
其實沒啥可查的,原因很簡單:沒錢。
今年 3 月,有市民留言希望保定公交購置新車。保定市國資委回複道:" 公交公司是公益性單位,車輛購置資金均由政府承擔,公交公司已向上級部門提交了購車請示,在政府安排公交車輛采購資金後,公司将嚴格按照國家法律程序招标購置車輛。"
保定公交面臨的困境,與商丘公交如出一轍。
商丘公交是由事業單位改制而來的民營公司,保定公交則是保定國資委全資控股的國有企業。因爲公共交通具有公益性,所以,不管是民營公交公司還是國有公交公司,都很依賴财政撥款。
而一旦地方财政緊張,公交公司不能及時拿到政府撥款,它所能提供的居民出行服務水平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根本無力提供服務。
不管是商丘還是保定,它們都是公交電動化的先行者。商丘公交在河南全省率先實現了公交車輛全部電動化,保定公交的公交電動化在河北省也是走在前面。
所以,這又是一個公交電動化轉型佼佼者陷入經營困境的故事。
保定居民期盼熱搜能夠帶來實質性改變。
目前,石家莊公交公司已經派出 100 輛公交車支援保定。這 100 輛公交車是天然氣車,屬于備運車輛,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但對于一個人口近千萬的城市來說,100 輛公交車也隻是增加了有限的運力。徹底地解決問題,還是要等财政撥款下來,再采買新的公交車。
隻是,如果再買新車,保定公交還會選擇購買純電動公交嗎?
大手筆購置純電公交之後
綜合各方信息,我們可以大緻勾勒出保定公交電動化的進程。
2012 年,保定公交一次性購置 694 台 LNG 燃氣空調公交車,整體轉換市區所有老舊的燃油公交車,實現了市區公交車整體改型換代。
2015 年 3 月,保定公交又提出将燃氣公交車置換爲純電動公交。當時保定公交官網一篇文章寫道:" 我們要用好用足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公交車的利好政策,抓住機遇,敢想敢闖,用車輛置換的方式引進純電動公交車,進一步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降低運營成本,再打一場保定公交‘氣改電’的攻堅戰 !"
當時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很可觀。純電動公交的國補标準是 8-10 米的純電動公交一台車補 40 萬元,10 米以上的純電動公交一台車補 50 萬元。純電動公交的河北省省級财政補貼則是按國補标準等額發放。
保定公交購置純電動公交車的資金,國家補助一部分、省裏補助一部分、其餘部分由當時使用的燃氣黃海公交車沖抵。就這樣,保定公交從黃海客車廠購置和置換了 591 部純電動公交車,實現了市區公交全部使用純電動公交車。
用已經使用了 3 年原價幾十萬元的燃氣車更換一百幾十萬元的純電動公交車," 零投入 " 實現 " 氣改電 ",當時看的确很劃算。
不需要地方政府出資,僅購車資金這一項就爲地方政府節餘近 7 億元,公交企業的固定資産原值也由 6.6 億元增長爲 9 億元。當時,保定公交還因此得到了河北省交通廳通報表彰。
保定公交 " 氣改電 " 的快速推進跟 2015 年 12 月底河北省政府發布的《河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和推廣應用若幹措施》有關。當時該文件明确提出:" 在城市逐步淘汰燃油、燃氣公交車,更換新能源公交車。2015-2019 年更換及新增的城市公交車中純電動公交車占比分别達到 40%、50%、60%、70%、80%。"
到 2015 年 12 月,保定公交已經擁有 651 台純電動公交車,占到保定公交當時公交車容量的一半以上。
此後幾年保定公交的日子應該還不錯。2019 年,保定公交營運收入爲 12512.74 萬元,同比上漲 3% 左右。因爲運營公裏達标,到當年年底,全公司 749 台純電動公交車可以全部享受國家新能源補貼 5432 萬元。
不過,三年疫情期間,保定公交的營收驟降,虧損度日。
企查查顯示,2021 年,保定公交職工人數爲 1663 人,營業總收入爲 6902.02 萬元,淨利潤爲 -8666.08 萬元,資産總額爲 41598.0 萬元,負債總額爲 34107.25 萬元。
2022 年 8 月,保定公交回複市民咨詢稱:" 首批購置的 591 台純電動公交車動力電池已超出質保期限,存在安全隐患,已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被迫全部退出營運。"
2023 年 4 月,保定市 12345 熱線辦公室回複市民關于 101 路、50 路公交線路能否延伸幾站的咨詢時表示道:公交公司虧損嚴重,資金已經斷檔,經營舉步維艱,近 900 台公交車已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被迫全部退出營運。
值得一提的是,保定公交前任董事長楊冬梅,2022 年 2 月被保定市紀委監委發文披露,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唐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國補退出之後
保定被迫退出營運的純電動公交怎麽處理呢?
河北産權市場官網顯示,2022 年 7 月,保定公交 200 輛報廢電動車(長 8.5 米的黃海電動公交車)以 1160.18 萬元成交。平均下來,每輛車價值 5.8 萬元。
從 2015 年 12 月開始運營算起,到 2022 年 6 月報廢,這批電動公交車最多使用 6 年半。而根據國家規定,公交車的強制報廢年限爲 13 年。
結合保定公交對市民問詢的回應,電動公交提前報廢的原因是動力電池超出質保期限。
宇通客車相關人士告訴汽車商業評論," 如果電池超質保期,壞了,需要換電池,那需要客戶自費購買。如果電池質保到期了,但還沒壞,需要有個後期保障,可以買電池延保。" 他表示,宇通的電池延保隻賣到車輛第 8 年,對超過 8 年的車輛就不再銷售電池延保。
雖然沒有公開的數據披露,但相信很多人心裏會有疑問:當初保定公交 " 零投入 " 購入電動公交,但後續的充電費、維護費、電池更換費、電池延保費等通盤考慮了嗎?集中上馬的大批純電動公交是否拉高了保定公交的綜合成本?加劇了如今的運營困難?
全國公共交通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王健告訴汽車商業評論," 我們一直在反思公共交通電動車所謂的先進性問題。公交公司如果是基于車輛的采購費、運營費、維保費等加起來的全壽命期成本來考慮,在目前的電動汽車技術水平下,它一定不會選電動車。"
他還分析,公交電動化的路線,無軌電車要比電池電動車更有優勢,無軌電車初期投資大,但後期運營成本低,全壽命期成本相對更低。目前,濟南公交集團就在推進現代無軌電車公交示範項目建設。
王健還認爲,公共交通中的各種交通方式都有其技術經濟特征,比如,南方和北方适用的車輛就不一樣,北方很多電動車一到冬季就出問題。
确實,從場景出發,如果一個城市公交全部純電化,還可能會有不少麻煩。至少以目前電動汽車的技術水平會遇到這些問題:北方冬天電動公交續航打折嚴重,南方雨季也會有電動公交不适合出行。
2021 年 7 月北青網的一則報道顯示,淮南市出現強降水,高鐵站運行的新能源公交車不能涉水,導緻交通暫時中斷,當地緊急調度老式燃油公交車前往高鐵站轉運旅客。
前幾年各地上馬純電動公交,背後主要是政策助推。但随着 2023 年新能源國補完全退出,公交公司采購新公交車時,會更多從實際出發,綜合考慮車輛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以及車輛的場景适用性。
2023 年 1 月 30 日,工信部等八部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國範圍内啓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試點期爲 2023 — 2025 年。其中,明确規定城市公交領域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力争達到 80%。主管部門将按照 " 成熟一批、啓動一批 " 的原則,分批研究确定試點城市名單。
該政策可以視爲新能源汽車國補退出之後的一個接續政策。但具體到對試點城市的财政支持,僅提到優先推薦其重點項目納入中央基建投資補助範圍,以及研究将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産生的碳減排量納入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
可能财政補貼退去之後,公交采購才會回歸現實,貼近實際需求。
當然,公交公司的自由度也是有限的。根據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2023 年工作要點》,2023 年,河北新增及更換城市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比重達到 85% 以上。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示範推廣應用是從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領域先起步,後來才帶動了私人乘用車市場的起飛。應該說,這個發展路徑是行之有效的。
今天,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已經突破 35%。但保定公交如今的窘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當時激進的電動化路線給公共交通帶來的麻煩的一面。
這些麻煩可能會在未來随着電動汽車技術的進步得到解決。但現在,是時候對公共交通的全面純電動化進行一次反思了。
加入軒轅之學 成就新汽車人
巨浪班——頂級産業鏈創新課程
鈴軒班——頂級供應鏈創新課程
金軒班——頂級營銷創新課程
軒轅之學與裏昂商學院共創課程
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