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 日,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台上向甯德時代提問:" 甯德時代是否有發展汽車生産制造的戰略規劃?" 此外,也有投資者稱:" 強烈建議甯德時代切入整車産業鏈,實現全面的業務發展。"
甯德時代方面對此表示:" 公司會做大量的工作去支持車企客戶的發展,爲車企客戶提供全市場最有性能競争力、最有成本潛力、更多元化的産品和解決方案,但公司不會去造車。"
事實上,這并非甯德時代第一次公開表示不造車。早在去年 6 月,甯德時代也曾表示過不會造車。今年 3 月,在 2022 年業績說明會上,甯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曾毓群再度釋放信号稱:" 甯德時代正在推進 CTC,會爲造車企業做好基礎工作,不會去造車,此外,會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圍繞電池服務領域進行拓展。"
甯德時代不造車的背後,與其更看好電池領域的巨大市場有關。曾毓群表示:" 新能源電池的應用範圍很廣闊,包括‘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和不跑的(儲能)’,市場空間很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也不等于電池滲透率,除了乘用車新車的滲透率,其他領域的電池應用未來仍有十倍以上空間。目前公司擁有廣泛的技術與産品儲備,在市場上還有 N 個應用增長極。"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此表示,一方面,作爲供應商,甯德時代如果造車就會跟其客戶産生競争,可能失去一部分客戶。另一方面,造車投入較大,利潤相對較低。目前,甯德時代專攻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企業資源有限,沒必要放棄自己的優勢業務去做一些低附加值的業務。
甯德時代雖然不造車,但其在不斷延展自己汽車領域的投資版圖。例如去年 12 月,甯德時代與奇瑞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入股奇瑞控股,成爲第七大股東。同月,甯德時代與華爲終端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圍繞華爲智選車項目進行合作。此外,甯德時代也與長安汽車簽署成立合資公司協議,與阿維塔科技簽署深化戰略協議等。
今年以來,甯德時代更是加大了與車企的合作。2023 年 3 月,甯德時代與北汽集團簽署商務合作與先進技術賦能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共同開發動力電池産品,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2023 年 4 月,甯德時代與理想汽車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并預計其第一款純電動汽車将成爲全球首款搭載甯德時代的 4C 麒麟電池的量産車型。2023 年 6 月底,甯德時代與長安汽車聯合成立了長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注冊資本 15 億元人民币。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甯德時代、長安汽車以及其旗下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 51%、30%、19%。
公開數據顯示,甯德時代對外投資 116 家企業。截至 7 月 4 日,甯德時代參與的投資事件共 68 起,其中去年參與投融資事件 17 起,包括整車廠和電池産業鏈上下遊相關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