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 恰逢中國汽車工業 70 年的大交響,剛好奉上汽勢 5 年的小序曲。中國汽車工業 70 年,是一個值得禮贊的裏程碑。
從 1953 年一窮二白一汽奠基,到 2023 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世界第一;從中國人做汽車隻有跟随的份兒,到上海車展跨國巨頭對中國車進步的驚歎;從第一輛紅旗車呱呱墜地到超百萬元比亞迪仰望橫空出世;從發動機技術處處被掣肘,到拿到 " 三電 " 技術話語權、新能源汽車産銷連續 8 年世界第一,中國汽車工業走過了筚路藍縷、玉汝于成的 70 年,這是一幅深沉、昂揚的奮鬥曆史畫卷,值得人們駐足、禮贊。
爲此,汽勢 Auto-First 推出禮贊 70 車專題,紀念波瀾壯闊的中國汽車 70 年。
汽勢 Auto-First| 白屹峰
特斯拉 Model 3 是一個很有的說卻又沒什麽可說的車型,當你看到它線條簡單的外觀以及 " 半毛坯 " 狀态的内飾時,好像确實沒有太多可以品味的地方。但就是這麽一輛在衆多花哨對手中獨樹一幟的極簡主義轎車,創下了新能源領域一個又一個難以跨越的記錄。
2019 年 1 月 7 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臨港地區舉行奠基儀式開始破土動工,同年 5 月 31 日收款國産車型 model 3 開始預定年底并完成了首批交付,這一速度就創下了業界記錄。作爲同時期全球最暢銷的新能源車,Model 3 已經在 2019 年底在世界範圍内交付了超過 30 萬輛,在此之前的半年多國内則一直采用進口的方式銷售。
直到 2019 年,日産聆風還是世界上銷量最高的電動汽車,到 2019 年 12 月全球累計銷量爲 45 萬輛。而到了 2022 年特斯拉 Model 3 一年的銷量就已經超過了 47 萬輛,如此對比之下就能知道 Model 3 給全球電車市場帶來的改變有多大。
作爲特斯拉産品序列中的 " 親民版 " 車型,Model 3 在上市之後想方設法的降低生産成本,很快電池組的成本降低至每千瓦時 100 美元,并且車身鑄鋁部件也采用了業界前所未有的整體鍛壓技術,所以這也就是爲什麽 Model 3 的售價能夠一降再降從剛國産時的 29.18 萬元調整至如今的 23.19 萬元。
從已經透露出的技術來看,Model 3 還有很大的機會不斷下探起售門檻,并且簡化生産過程的策略不會被看作是特斯拉爲了 " 偷懶 " 的說辭,隻要最終呈現的産品是好用的,那麽這一極緻簡約高效工具化的電車理念也可以說服消費者。
所以當大家都覺得馬斯克是想用 Model 3 來對标寶馬 3 系、奔馳 C 級的時候,其實他最終的目的可能是跟雅閣、凱美瑞來競争的,畢竟中美這兩大市場中占比最大的部分還是普通合資品牌的家用車,并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馬斯克已經可以 " 開香槟 " 了。
能夠在國内這個 600 萬輛級的超級新能源市場中站穩腳跟可見 Model 3 的産品實力,對于歐洲那些小國來說更是一騎絕塵,以超過第二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成績統治了西班牙,比利時,丹麥,瑞士等國的新能源車市場。
過去幾個月裏,特斯拉的增長趨勢與國内市場整體趨勢相反,合資品牌的份額下降了 0.2%,新勢力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下降了 3.9 個百分點,而特斯拉成爲唯一一個份額增長的廠商,如今跟 Model Y 加在一起每月的采購量能夠達到 9 萬輛(含出口),在國内僅次于新能源巨頭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