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口袋
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專欄作者
過兩天就是 2 月 14 日情人節了。
每到這個節日,我都會思考:我們應該教給孩子怎樣的愛情觀,讓孩子擁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資本,同時又能保持自我,做自己。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不負愛與自由。這也是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小婦人》。
這部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的電影,原著是 19 世紀最著名的文學作品。它描寫了馬奇家四姐妹,追求理想、愛情的成長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女孩。
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格雷塔 · 葛偉格改編的這部電影,卡司陣容強大,加上全程高能的劇情,令這個 19 世紀的女性成長故事煥發出新的光彩,比原著更加适合當代女性。
并且,一網打盡了許多我們今天面臨的新問題。
比如:一個現代女孩是不是就一定要把事業放在第一位;如果追求事業的代價是孤獨終老,這樣值得嗎;為了愛情就該忍受貧窮嗎?
" 我的夢和你不同,
可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新版《小婦人》一開始就不按套路出牌。
它沒有像原著那樣,說從前啊,在一個美麗的村莊裡,有四個相親相愛的姐妹……,而是咣當一下,把四姐妹成長中的苦惱矛盾,直接端到了我們面前。
這就像老師講課,先抛出幾個問題,讓你帶着疑問帶着思考去聽講。
電影是從二姐喬見一個出版商開始的。喬是一個有故事的女文青,她個性灑脫,愛穿男士小馬甲。
以寫作為生的她,手指上總是墨迹斑斑。
喬孤身一人在紐約奮鬥了七年,小有成就,可以說很能打了。喬正全力以赴地往前沖,即使眼前有位英俊的教授向她投來愛慕的眼光,她也沒怎麼放在心上。
與此同時,三姐艾米正在巴黎。
這些年來,她陪着有錢的姑媽在歐洲遊曆。姑媽把她打造成了上流社會的淑女,早就不是那個鄉下丫頭了。
艾米在學畫畫,但是她心裡很清楚,自己天賦平平,成不了畫家。那麼,是繼續追求這無望的理想,還是聽姑媽的話,當個正常人,趕快找一門好婚事?
在這件事上,艾米有選擇嗎?
美麗溫柔的大姐梅格活得有點慘。
梅格嫁給了愛情,可是愛情不能當面包。她剛剛花掉 50 美元,為自己買了一塊綠色的絲綢衣料。
對一個窮教師的家庭來說,50 美元是一筆大數目,就算丈夫不責怪她,她心裡的苦也難以下咽。
喬、艾米和梅格各有各的道路,但此時此刻,她們都站在了人生的急轉彎。艾米對未來迷茫,梅格懷疑人生,喬為了實現自我是否還會再次放棄愛情?
這三個身穿 19 世紀的衣裙女子,其實完全可以代表現代社會中不同類型的女性:
喬,毫無疑問是當代女精英,事業第一感情浮雲;
艾米更為典型,她像我們大多數人,發現自己很難成功,不甘于平庸,也找不到出路;
梅格則代表了為家庭默默奉獻的女性,貌似傳統,可骨子裡,她和喬一樣獨立自主。在金錢和愛情中,她聽從自己的心願,選擇愛情。
正如她對喬所說:隻是因為我的夢和你不同,可并不代表不重要。我想要一個家,我會工作和奮鬥,但我願意和約翰一起。
這三個女孩都是不折不扣的現代女性,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命運自己做主。
影片這麼塑造人物,是想拍出新時代的《小婦人》,講一個關于 21 世紀的喬、艾米和梅格,也就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故事。
所以,為什麼影片打破了原有的叙事順序,一開始就把時間線拉到七年以後,給觀衆看姐妹們成年後理想被現實撕扯的樣子?
因為,這才是一個現代女性,她的故事,真正開始的地方。
當代女性不僅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更要面對選擇後的結果,真正承擔起自己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
比如喬,選擇去紐約當作家,是奔着理想去的,但同時也失去了純真的初戀。
當她再回首想要找回那份感情時,已經時過境遷,無法挽回。
為了自己選擇的道路,喬忍受着孤獨;
艾米選擇自己愛的人而不是最愛自己的那個,那麼她就要承擔感情上的風險;
梅格堅定的站在了愛情這邊,卻飽受貧窮的折磨,這就是非常殘酷的現實。
人人都愛理想,可未必都能頂得住沉重的現實。獨立自主的道路上其實布滿了荊棘,我們踏上這條路必然遭到現實的圍堵,如何突圍?
當代女性在選擇自己的命運後,能不能承受并把握好人生,這是影片最核心的内容。
" 我也試着滿足,
但我厭倦了貧窮 "
我們先看艾米,她是如何在理想和現實中掙紮的。
艾米其實是另一個喬,她從小和喬不和,就因為兩人太像了,一樣有天賦有野心。
姐姐喬是她的榜樣,也是潛在的競争對象。然而,當喬成為小有名氣的作家時,艾米卻不得不接受自己當不了畫家這樣的事實。
可想而知,内心十分驕傲的她有多麼挫敗。艾米決定走上老路,抓住婚姻這根救命稻草。
所以,當勞裡問她,為什麼要嫁給錢時,艾米回答他:我是個失敗者,我不可能像喬一樣,對我來說,婚姻就是一道經濟命題。
選擇自己的道路不難,難的是走不通的時候,你會有一萬個理由放棄它。
最後艾米的選擇是什麼?
經過一番掙紮,雖然事業上受挫,但是愛情上她聽從了自己的心願,選擇了勞裡。
盡管她知道勞裡最愛的是姐姐喬,得不到喬轉而對她産生了感情,這份感情不那麼純粹,但艾米還是選擇了自己最愛的人。
這當中的喻意很深。
艾米沒有得到姐姐在事業上的高光,她對理想的追求也沒有喬那麼執着,但在愛情上,她比喬勇敢,最終她得到姐姐缺少的東西。
自始至終,艾米就是另一個喬,她在愛情中成為了喬。
說說梅格,她本來也有機會找個有錢人,可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愛情。然而,得到愛情的代價很殘酷。
當喬在紐約收獲成功的喜悅,艾米穿梭在巴黎豪華麗的舞會中,她卻坐在破敗的老宅前,為剛剛花了 50 美元愁眉不展。
丈夫埋怨她,梅格委屈地說:那是因為我看見沙莉買下她想要的一切,并且同情我,因為我沒有。我也試着滿足,但是很難,我厭倦了貧窮。
說完這話,兩人不歡而散。
梅格在她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痛苦着,活得沒有尊嚴,厭倦貧窮的同時是否也厭倦了婚姻,厭倦了丈夫?
後來,丈夫想通了,他來找梅格,說希望她穿着那件新衣服,隻要你喜歡就好。梅格抓住約翰說,親愛的,我已經将衣料轉賣給别人了。
約翰感動地說不出話來,兩個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我突然理解了梅格,為什麼有些女性會這麼愛家庭,總把家庭放在第一,那是因為她們懂得家的意義。人間冷暖,世态炎涼,也隻有家人才會給你一份真情,在你困苦的時候不離不棄。
最終,倆人的感情經受住了現實的檢驗,彼此更加信任,更加關愛,誰能說這不是一筆财富呢。
" 讨厭有人說女人隻适合去愛,
我受夠了 "
喬,三姐妹中她最有才華,為了寫作,她拒絕了勞裡,因為婚姻在她看來是束縛。
"我甯願當自由的老處女,劃我自己的獨木舟。"
可是事業遇挫,緊接着妹妹貝絲去世,讓喬突然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她開始想念勞裡,想找回七年前的感情。
媽媽很了解她,問:你愛勞裡嗎?
喬說:我想被愛。
媽媽說:這不是愛。
喬想了一下,她說,我知道。我隻是覺得女性有思想、有靈魂、也有正義的心,有野心有天賦有美貌,我讨厭有人說愛是女人最适合的,我受夠了。但是我孤獨。
喬一個人在紐約過了七年,無依無靠,以寫作為生,不但養活自己還要接濟家裡。我深深地理解喬,既欽佩她的孑然一身勇,也同情她的寂寞孤獨。
相信所有觀衆看到這裡都為喬暗自高興,希望她和勞裡趕緊複合,畢竟她和勞裡才是我們心裡最甜的 CP。
然而,陰差陽錯,此時勞裡剛和艾米訂了婚。
善良的喬祝福了妹妹和勞裡,她一個人心灰意冷地走到橋邊,腦海中浮現出兒時和勞裡親密無間的樣子,撕掉了給勞裡寫的信,連同她對勞裡的感情一起扔進了河裡。
愛情的幻滅反而堅定了喬創作的決心,她燒掉過去為了賺錢而寫的 " 不入流 " 的書稿,再次拿起筆,沒日沒夜的在閣樓上寫作,最終寫出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本書《小婦人》。
我們看到,一個真正堅強的人,他不僅有前進的力量,更有告别的勇氣。
這三姐妹,在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上,遇到每一個路口,每一處險灘遲疑過,退縮過,但是最終都沒有迷失自己,沒有被冰冷的現實搶走勇氣,她們又重新成為了生活的主人。
影片最後并沒有給我們大團圓式的結局。
喬依舊單身,艾米事業未定,梅格和約翰也沒有一夜暴富,這喻示着我們每個的人生都會缺一塊兒,而現代女性最應該具備的能力和品德,就是像這三姐妹一樣,有一種在不完美的生活中得到幸福的能力。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是,喬獨自拿着她的新書,站在窗前。
我們的人生就是一部作品。
過去的女性,她懷抱的是一本,别人為她想象制造出來的書,她得照着書裡的樣子去活。
現代的女性,應該像喬一樣,自己去構思、編劇,書寫自己的人生。
無論你演得是哪一出戲,都不能跑龍套,要投入全部的努力和熱愛,拿出一部實實在在,完完整整隻屬于自己的作品來。
資源領取 | 點擊下方 "預約" 按鈕,并進入「少年商學院 」公衆号回複【小婦人】即可獲取影片的觀看方式。
直播預告 | 2023 年2 月 14 日(周二)早 8:00,少年商學院創始人,三個孩子爸爸張華老師,将與家長分享:「愛、責任與勇氣:如何塑造孩子的價值觀? 」幹貨滿滿!識别下方二維碼可馬上預約,準時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