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今社會和職場日新月異、叠代很快,似乎什麽都在瞬息萬變,但是,千變萬變,隻有人性亘古不變!對于人性的理解和體驗,不經曆風雨、不遭受磨難、不吃虧上當,一般人就不能理解,往往不撞南牆不回頭。
退休之後,飽經風霜、曆經磨難,往往對人性早已看透,所以,老人的一些古訓還是非常有道理的。現在的年輕人不妨聽一聽,否則,還有一句古訓等着你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現在,很多農村諺語已經失傳了,目前能口口相傳的諺語相當于古代的結繩記事,把曆史教訓傳遞千百年。比如,這句農村古訓流傳許久: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擡樹。主要是告誡人們:人心不古,防人之心不可無,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一)這句古訓的全面解釋。
一人不進廟:有三種解釋,一是廟裏有香火錢,和尚偷了錢财,你一個人進去,可能誣陷你偷的,沒有旁證,你一張嘴說不清楚。二是古代破廟很多,裏面可能有賊人,一個人進去,可能被傷害。三是古代假廟很多,假和尚花和尚可能會傷害女香客。
二人不看井:有三種解釋,一是兩個人看井,一個人想害一個人,乘其不備推入井内,就說他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的,無法證明他是加害人。二是一個人不小心掉下去,另一個人百口難辯。三是一個人郁悶想自殺,另外一個人也無法自證。
三人不抱樹:也有傳爲三人不擡樹,有四種解釋,一是三個人擡樹,就像三個和尚沒水吃,總有人偷懶。二是三個人擡樹,如果有人偷懶,大樹掉下來,就會造成傷人事故。三是兩個人加害一個人,故意把重心移到那個人的身上,造成内髒受損。四是西方也有類似說法,三個人抱樹,兩個人突然抓住一個人的雙手,把他捆在樹上加害他。
(二)這句古訓的現實意義。
一人不進廟,對現在的職場也有借鑒。
比如,一個人不采購,一個人不管财務,等等。
二人不看井,對現在的職場也有借鑒。
比如,甲乙雙方合作,會引入第三方監督,第三方公正,等等。
三人不抱樹,對現在的職場也有借鑒。
比如,三個人互相扯皮,實行責權利對等、績效考核等。
(三)這句古訓的警示意義。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千百年來,人性亘古不變。任何時候,都不要相信人性,不要相信人心。
現代職場,早就吸取了這句古訓的教訓,實行了現代企業治理制度,說根本就是不相信人性,要靠制度實現權力制衡。
綜上,對具體個人來說,任何時代,任何時候,都要樹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每一個人來說都要牢記一句話,千萬不要去考驗人性,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人性都不堪一擊。所以,這句農村古訓的意義仍然很長遠。
PS:您覺得古人說的對嗎?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