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叔 第 990 篇原創文章
人爲什麽要努力工作?
今天聽到一個很不錯的回答:我們之所以要努力工作,不是因爲這份工作沒你不行,而是因爲這份工作沒你也行。
這句話雖然讀起來有些拗口,但如果你認真地去品讀、思考,就會發現其背後的曼妙之處。
很多人的工作态度是這樣的:
在一份工作中,如果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很重要,可有可無的話,那麽工作起來往往也就容易敷衍了事,不是很努力。
在他們看來,即使努力工作了,也沒多大的意義,反正自己也就隻是個小角色而已,幹的好幹的差,都無關痛癢。
順着這樣的邏輯思維,他們認爲隻有自己的位置比較高,扮演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應該努力工作了。
所以,我們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
我隻是一個打工的,好不好關我什麽事啊!
我又不是領導,操那份心幹什麽?
... ...
坦白講,這種邏輯是有問題的,很多人事業上難有起色,往往就敗在這樣的思維邏輯上。
很多時候,越是「沒你也行」的工作,其實越應該努力。更爲準備地講,你必須要比别人更努力,沒有選擇和退路的。
01
你不努力,就永遠是「沒你也行」
爲什麽說越是「沒你也行」的工作,越是要認真對待呢?
有兩個主要原因。
1. 不努力,難以打破「沒你也行」的糟糕局面
在工作中,我們爲什麽會陷入可有可無的窘境呢?
說白了,就是因爲我們沒有展現出自己的價值,沒有讓别人将你視爲核心的理由。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世界,職場上更是如此,你的價值越小,能力越弱,那麽你的存在感就會越低,越不會受到重視。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打破這種糟糕的局面呢?
方法其實很簡單,說簡單是因爲選擇比較單一,隻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好好地努力。
工作态度不行,那就改善自己的态度;工作能力不行,那就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 ...
你唯有這樣去努力,讓自己更具備競争力,也讓别人看到你的價值,才能真正改變「沒你也行」的局面。
反過來,如果你總是一種得過且過,混混日子的态度,那麽你就很難改變這種糟糕的情況,會一直陷于「沒你也行」的處境之中。
2. 不努力,你就很容易被掃地出門
第二個原因就更直接且現實了。
一個人如果在工作中處于「沒你也行」的窘境,那就意味着他正身處于危機之中,是随時有可能會掃地出門的。
這真的不是在販賣焦慮,也不是杞人憂天,現實就是這麽的殘酷。
時代已經不一樣了,以前隻要你不出大問題,往往是可以守着一份工作幹一輩子的。
但在如今這個時代,能這樣讓你混一輩子的工作太少了,很多時候,你幹的不好,就會被淘汰出局。
今天很多人之所以這麽拼,往往就是緣于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因爲我隻有很努力很努力的工作,才能保住飯碗和已有的一切。
所以說,人越是處于谷底,越是處于一個不起眼的位置,就越要努力,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行。
02
好的人生,就是一點點向上生長
實際上,我能理解一些人爲什麽對工作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态度,混日子,消極對待。
因爲看不到希望,認爲努力也沒有什麽用。
很多時候,比困難重重的現實更爲可怕的,是一個人已經不再抱有希望,内心已經沒有了光亮,漆黑一片。
這才是最爲糟糕的人生,也是前行路上最大的障礙。
那麽,努力到底有沒有用?
我認爲是有用的,不管你現在處于一個多低矮的位置,隻要你付諸努力,保持耐心,就能一點點向上走,一點點變好。
很多光芒萬丈的人生,其實都是這麽一點點甩掉身上的鐵鏽,一步步從谷底爬出來的。
一個 85 後的讀者和我講過他的故事:
來自農村,在家裏排行老三,家庭條件很一般,父母将自己供到大學,已經是極限了。
大學畢業後就留在了城裏發展,由于底子差,身邊不少同事和朋友、同學都買房了,自己還一直在租房子,結婚後仍在租房。
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反而更加努力,既然起跑線落後于别人 ,那就比别人更拼一些。
三十二歲那年,他終于有能力首付一套房子了,就在今年的四月份,他又買了一輛新車。
也許在不少人眼裏,他如今所擁有的一切不過是「标配」,但要知道對于有些人而言,能擁有「标配」已實屬不易。
我很喜歡他說的一句話:
好的生活,都是慢慢打拼出來的,努力工作,努力掙錢,努力生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質樸的道理,其實是這個世界上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良藥。
人爲什麽要努力工作?
因爲你還不夠好,因爲你沒有太多的選擇和退路。
好好加油吧,努力往往不會被辜負的。
各位可以在文章下方的「寫留言」處暢所欲言,互相交流。
文/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