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騎行,已悄然成爲當下最火的戶外運動之一。
國慶假期還未到,身邊就有朋友開始規劃從北京出發,騎行回老家河南周口的路線了。起初以爲隻是玩笑,直到今天看到朋友發來的啓程視頻,才真正感受到長距離騎行的熱潮正在蔓延。
不僅是身邊的人,網絡上也有無數騎行者騎車穿越城市,甚至國家。有從廣東一路騎行至拉薩的勇士,也有環遊世界的職業騎行者……每個人的騎行故事都充滿了獨特的魅力。
© 任天潤
那麽,騎行的魅力究竟是什麽?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爲此,我們采訪了 BROMPTON 全球首席執行官 Will,聽他分享對騎行的獨特見解。
同時,我們也請到了湖南省康複醫學會運動康複學組委員鄭潤實強,來爲大家講解騎行時的安全注意事項。無論你計劃短途騎行,還是挑戰長距離旅程,安全永遠是健康運動的第一要務。
" 自行車是串聯生活的橋梁 "
12 年前來到北京,發現 20 世紀 90 年代北京街頭巷尾到處可見的自行車大潮在城市中銷聲匿迹了,這次重回北京,看到很多人重新騎上自行車遊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備感驚喜與親切。
用自行車創造一種
快樂、健康、自由的生活方式
騎行是一種親近自然且環保的出行方式,地球前正面臨很多惡劣極端的氣候,随着社會的進步,關注我們生活的環境也成爲全體地球公民的職責。
當下,消費成爲一種社會議題,過度消費和濫消費的話題也趨于濫觞,但消費的本質是什麽?是爲了創造更優秀、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處理很多事情,工作、生活、照顧家人、關愛朋友聯絡客戶……如果沒有一種健康、樂觀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作爲支撐,就可能陷入焦慮、亞健康的旋渦中。
很多人提起 BROMPTON 或許會說這就是一個折疊自行車品牌,但在我們看來,自行車是一種能夠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帶給人們快樂、自由、健康的工具。通過一輛自行車或許能開啓一個人的别樣人生,這才是我們制造和售賣的初衷。
自行車爲人們創造
實實在在的友情聯結
在 Will 看來,人們通過騎行在工作之外獲得了能夠結交真正的朋友的機會,這與手機微信或者社交軟件中有多少好友、多少粉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們是真真正正和你一樣生活在城市中的實實在在的人。
不論是一起去喝咖啡、去玩騎行路線還是組織以騎行爲手段的各種活動,都可以在真實的面對面交往中收獲友誼,體驗真正的人情味和煙火氣,這種内外的充實不僅治愈人心,也能帶給人們啓發和激勵。
自行車是行動的橋梁,将人與家庭、生活、理想、愛好、工作、社交串聯起來。綜觀世界,大都市面臨的挑戰和問題都是相似的。從出行角度來看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汽車提高了人的出行效率,擴大了足迹的廣度,但城市是需要多樣化出行幫助的。
現在人喜歡講 " 逃離 " 都市,跨越城市,光有自行車是不夠的,人們還需要火車、飛機,城市内遠途出行,得借助汽車而 10 千米内的距離,自行車就是個好選擇,至于一兩千米的路程,人體自己的機能就能完成。自行車不是孤立的文化現象,而是和諧融合在人們的常生活中的。
Will 建議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自行車。有人追求方便,有人看中設計美學,有人追求精工制造……但在 Will 看來,打造交通工具的初心在于創造城市出行方式,幫助人們追尋更悅已、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的生活方式。
" 健康騎行助健康 "
伴随着全民運動熱潮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尋找适合自己的運動并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模式。提到運動,除了 " 健康 "" 增肌 "" 減脂 " 個重要關鍵詞外,運動安全與運動損傷也同樣成爲重要的運動話題。
很多人對騎行并不陌生,有 5~10 千米的城市通勤類騎行,也有動辄 100 千米以上的公路運動騎行。不論是哪種騎行,關注安全都是健康運動的首要原則。
短距離城市騎行
要多關注日常生活健康
提起運動損傷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關節肌肉上出現的問題,從專業角度看運動損傷需要評估整個運動過程的前、中、後可能發生的各種損傷和問題。
日常城市短距離騎行屬于城市通勤,是輕度運動,發生運動損傷的可能性相對比較低,但也不能完全忽視一些特殊天氣和路況可能帶來的隐患。
例如,雨天路面濕滑,如果車輪的防滑性不好,就可能發生摔傷,傷就可能導緻一系列的急性創傷,如骨折、皮膚破損;夏天日照比較強烈的時候,沒有做好防曬,長時間持續暴露在日光下,就可能發生曬傷或者中暑。
如果是北方冬日的早間出門騎行,就要考慮身體的靈活性和頭腦清醒度的靈敏度降低可能造成的運動損傷。
在運動前大家經常會問的一句話是 " 你活動開了嗎 ",大家對熱身的認知度比較高,但經常會忽視對大腦的關注。不論進行什麽運動,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否則就有出現損傷和意外的風險。
随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騎行通勤,大家要特别注意早上的出行安全。适量吃早餐,不要讓身體處于血糖比較低的狀态是早起出門需要注意的重要問題。
另外就是老生常談的喝水問題,由于經曆了一晚上的睡眠呼吸作用,身體大量丢失水分,血液黏稠度比較高,建議大家早起喝一杯 150 毫升左右的溫開水,補充水分,稀釋血液,防止心血管問題的發生。
此外,還有一個很多人不太關注的問題,就是晨起空氣中的含氧量相對較低因爲夜間不存在光合作用,人要呼吸,植物同樣需要呼吸,這就造成了早晨空氣中的氧含量低于傍晚。
© ShIsla
從有氧運動的需要來看,建議大家盡量選擇在晚飯之後适當消化後再進行運動,另外,随着冬季的來臨,室外溫度逐漸降低,運動中一定要做好頭部、腹部和膝部的保暖,特别是女性。随着年齡的增長,女性罹患關節疾病的概率大于男性,提早預防是獲得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手段。
長距離騎行
要特别重視肌肉拉傷的處理
很多職業騎行者或者騎行運動發燒友,日常運動騎行距離都在 50 千米以上,在這種情況下,運動損傷發生的可能性就比短距離城市騎行要大很多。
曬傷和皮膚破損發炎是比較常見的,增強防護意識,這類損傷是相對好避免的。戴好頭盔、護膝、護腕、手套,盡量穿長袖衣物,不要讓皮膚大面積裸露在外,裸露的皮膚塗好防曬霜等。
而較常見又相對難處理的是肌肉拉傷,長距離騎行通常會面對各種不同的路況,特别是長途旅行式騎行有路況複雜的城市道路,也有此起彼伏的鄉野山路,還可能有路況惡劣的戈壁荒漠。
在比較艱難的路段,有時需要靠肌肉的爆發力去推動車輛前進,特别是在長時間運動之後,身體處于疲勞狀态,再依靠身體力量克服路況問題,就很容易造成嚴重的肌肉拉傷。
© ShIsla
緊急處理肌肉拉傷主要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相對簡單好操作的局部冰敷,但要注意控制冰敷的時間,以免被凍傷。在長距離戶外騎行不方便攜帶和獲取冰塊時,可以随身攜帶運動用的冷卻噴霧,能夠起到即時緩解症狀的作用。
另一種是用彈性自粘繃帶進行加壓處理。疼痛是人體自身的保護機制,每一次疼痛都是警告你不要再做這個對身體不好的動作了,受傷後加壓處理就是抑制局部出血腫脹且限制損傷肌肉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限制受損傷肌肉的發力。
但纏繃帶的方法一方面要求有一些專業的操作知識,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可能造成的遠端肢體供血不足。不管是否使用繃帶加壓的方法處理拉傷,都建議随身攜帶繃帶和紗布,因爲它們在處理前面提到的皮膚破損發炎等問題上也是輕便有效的醫療工具。
在運動結束之後,如皮膚沒有破損,可以用扶他林擦拭患處,但不要用民間流傳比較多的紅花油之類的産品進行按摩,也不要用發熱膏藥,非專業手法推拿和熱處理可能加重損傷和狀。
另外,就是要盡量避免在受傷的早期吃止痛藥和消炎藥,痛的感知能力下降可能使損傷加重。身體的炎性反應實際上是村體損傷正常愈合必經的階段,過早的抑制可能使損傷延遲愈合形成久治不愈的 " 老傷 "。
此外,腕管綜合征和腰肌勞損也是長距離騎行中常見的運元使手部損傷,長時間握把支撐身體,會使正中神經受到壓迫,麻木,因此,騎行一定要佩戴騎行手套,一方面減少皮膚摩和可能出現的損傷,一方面能給手腕一定的支撐力量,減緩腕管損傷。
而長時間用腰部力量支撐身體會導緻腰肌勞損,腰長時間不良的騎行姿勢會導緻腰肌勞損或脊柱結構性損傷,這也是騎行的常見運動損傷。
騎行前,一定要進行針對性功能訓練并找到适合自己的騎行姿勢,以及最佳的車把高度、腳踏闆位置騎行擋位等。
最後,假期愉快!
文字 | 梅楊
攝影 | 王碩
圖片 | 受訪者、品牌供圖、ShIsla、任天潤
封面圖來自任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