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則新聞沖上熱搜。
湖南隆回一教師長期強奸 5 名女學生,緻其中 3 人患精神疾病。
此外,還利用教師身份猥亵 2 名幼女,強制猥亵 1 名未成年少女。
已于 12 月 1 日被執行死刑。
犯下如此惡劣的罪行,嚴懲是衆望所歸。
評論區大都拍手稱快。
而每每有類似的案件曝出,大家也必然群情激憤。
畢竟,這些罪犯不僅逾越了法律底線,更突破了人性下限。
但,你能想到嗎?
竟然有一群人,選擇共情強奸犯。
還發明了一個專門關懷、幫助罪犯的組織。
讓罪犯和受害者見面,近距離交流。
而且,得到了官方層面的支持,已經運行多年。
一部新片,就拍出了這一神秘組織。
上映首周,拿下票房冠軍。
自然,争議也不小。
被罵聖母、太超前、無法接受、令人不适。
但也有人贊賞,稱其是充滿人文關懷的現實主義力作。
今天,就來聊聊這部可能會刷新你的認知的——
2013 年憑《阿黛爾的生活》爆紅的女演員阿黛爾 · 艾克薩勒霍布洛斯,飾演本片主角克洛伊。
和新聞中的受害人一樣,她未成年時就遭強暴。
7 歲到 12 歲,一直被同母異父的哥哥性侵。
她默默忍受,沒告訴任何人。
一直到 17 歲時,她才将一切說了出來。
她選擇報案。
經過審訊,哥哥承認了事實。
最終,哥哥被判強奸罪,服刑三年,然後去别的地方生活。
之後整整 12 年,他們再沒有見過彼此,她也開始了新生活。
但最近,限制令解除,這意味着,哥哥可以回到他們原本的街區了。
得知此事,克洛伊驚恐萬分,日常出行都有了精神負擔。
會下意識東張西望、快步疾走,唯恐遇到哥哥。
這種情緒完全可以理解。
當年《素媛》原型趙鬥淳出獄時,整個韓國都爲小女孩提心吊膽。
趙鬥淳出獄後居住的地方,和受害者住所不到 1 公裏。
警方 24 小時實時監控,受害者父親表示甯願貸款讓其搬家。
網友也稱這是「惡魔在身邊」「不定時炸彈」。
然而,電影中,克洛伊的解決方式卻讓人摸不着頭腦。
她雖然擔心偶遇哥哥。
但卻又主動提出,要與哥哥見面。
周圍人都不理解。
尤其是陪伴她多年的男友。
他知道克洛伊的傷口有多深。
克洛伊 15 歲時爲了麻痹自己,去拍了色情片。
那時她精神失常,很是吓人。
「你知道她花了多長時間才從那裏走出來嗎?
她之所以能走出來是因爲她聰明、勇敢。
但她也很脆弱,難道要讓她陷落回去嗎? 」
實際上,克洛伊也不确定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确。
她說出這個想法後,也陷入了焦慮。
單單想象這件事,都讓她整夜失眠,做出自殘行爲。
但,即便如此,卻仍有這樣一群人。
不僅認可她的決定,還無償幫忙。
幫她聯系罪犯,安排他們面對面溝通。
不單是爲了滿足受害者的願望。
他們竟然還共情犯罪者,和克洛伊的哥哥多次見面、聊天後。
還站在哥哥的立場,反過來詢問克洛伊願不願意道歉。
沒有任何利益瓜葛,他們卻不惜傷害受害者,也要站在道德的反面,替強奸犯開脫。
這些人是誰,到底想幹嘛?
這些人,來自官方機構——
一個實踐恢複性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的組織。
恢複性司法,即通過在犯罪方和受害方之間建立一種對話關系,深層次化解矛盾、修複受損社會關系的一種替代性司法活動。
遵循自願、免費、保密三大原則。
該組織不會從中獲取利益,罪犯也無法因此獲得減刑機會。
重點隻有一個:交流。
機構成員中,既有專業律師,也有志願者。
他們都是經過專業培訓後的的職業協調員。
至于具體如何施行。
舉個例子來看,片中,搶劫案的犯罪方和受害方參與恢複性司法。
協調員要做的是,首先,分别和每個人深入交流。
确認自主意願,了解犯罪 / 受害經過,以及選擇恢複性司法的原因、目的。
不同于律師,協調員不需要說服、引導對方說話,更不需要灌輸觀念,試圖套話。
他們所做的隻是不帶評判地傾聽,使對方感覺被接納和尊重。
分别溝通,是爲了在受害方和犯罪方之間找到共同的願景。
罪犯和受害者都因爲搶劫案的發生,生活一落千丈。
雙方互不理解,但都想好好生活下去。
受害方因爲被暴力搶劫的經曆,患上恐慌症、抑郁症,多年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他們想不通這些人爲什麽會做這樣的事,更想不通他們怎麽就不會誠心忏悔。
罪犯也覺得,自己隻是搶錢,沒造成任何死傷,爲什麽被判這麽久。
而且他已經付出代價了,不理解受害者爲什麽還念念不忘,不理解他們「 被困住」的說法。
甚至懷疑是受害者誇大事實,故意讓自己生活不幸,家人遭殃。
之後,協調員就安排雙方面對面交流。
受害人分享自己的經曆。
實際上,他們也想知道自己爲什麽會被困住。
一個年輕女子,曾做銀行職員時遭到搶劫,被用槍抵在額頭上。
她當時并沒有哭,但之後卻徹底崩潰了。
畏懼出門,恐懼街道和人群,睡覺靠安眠藥,出門靠鎮定劑。
還有一個老奶奶,街上被人搶錢後,總擔心會發生同樣的事。
她 7 年沒有走出門,在家時也會因爲外面的嘈雜聲而不安。
他們得不到理解,身邊很多人不以爲然,覺得這不過是搶劫。
罪犯被繩之以法,也完全無法掃除他們心頭的陰霾。
想到他們會出獄,他們會共處一片天空下,隻會更加痛苦。
搶劫犯尴尬地表示,沒想過會有這麽嚴重的影響。
他們也坦誠分享了自己的經曆,如何蓄意或者一時起意搶劫。
至于原因,有人将其歸咎于社會。
無外乎沒錢,找不到工作。
被毫不留情地駁斥後,他們也隻能沉默。
沉默、逃避有時會引發更激烈的争執。
對話錯位,情緒大于理智,都是常有的事。
但也有的搶劫犯将這次活動,當作積極的改變。
他們會坦誠自己犯錯後的恐懼悔恨,向受害者道歉。
他們會試圖回答受害者的疑惑,「你們看不到我這麽痛苦嗎?」
表示,「我們看不到受害者,他們不存在。」
他們每次行動時,眼裏隻有收銀台或銀行卡,看不到人。
這樣每周三小時,五周一療程的交流,讓他們互相了解了許多。
一個受害者居然對罪犯表達了「感謝」。
她表示,罪犯的話反而讓自己多年以來的負擔卸下來了。
「我看心理醫生三年了,你隻用了三小時,就讓我解脫了。」
看到這裏,想必很多人還是無法理解。
認爲這太理想主義,而且性侵案的性質是不一樣的。
沒錯。
影片也考慮到了這一層。
性侵案比其他案件棘手得多。
回到克洛伊被性侵的案子上,協調員前期做了更多準備工作,卻始終無法推進。
雙方都無法心平氣和地達成一緻的願景。
克洛伊抑郁症發作,做出自殘行爲,不得不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她還提出不合規的要求,想要提前将問題交給哥哥,留給對方準備的餘地。
但哥哥卻不同意,而且哥哥堅持認爲自己也是受害者,他沒有強迫過妹妹。
如此來回拉扯,結果也不算成功。
協調員将他們的目标期望縮小,以受害人爲重心。
說不上達成和解,僅僅是達成了協議,更具體地劃清了界線。
兩人明确劃分了各自去影院、餐廳和媽媽墓地等常去地點的時間,避免見面。
對此,協調員所能做的隻是接受失敗,總結經驗,投入下一個案件。
然而,後來發現,這個算不上成功的嘗試,還是幫助受害者獲得了解脫。
一段時間後,協調員意外收到感謝信。
信中,克洛伊說,短短一次見面,已經幫她合上了往事。
不難看出,影片與時代情緒的格格不入。
涉及很多尖銳、暴力的案件,但拍得十分溫和。
不像當下更流行的「以暴制暴」,而是回歸到道德感化、情感溝通。
鏡頭對哥哥都異常寬容,完全沒拍出一個強奸犯的可惡嘴臉。
那麽,電影拍出恢複性司法,究竟是爲了什麽?
鼓勵我們去同情罪犯?
其實并非如此。
而是讓我們看到,罪犯得到懲罰後,受害者的困境還遠遠沒有結束。
很多受害者看似傷口愈合,但内心的刺卻從未被拔除。
他們常常是在假裝正常地生活。
克洛伊就陷入自我懷疑的旋渦。
她會想到兒時哥哥對自己的好,開始懷疑哥哥是否真的有惡意。
她記得曾看到母親和哥哥竊竊私語,懷疑母親一直知曉真相,縱容哥哥。
但時間久了,她也開始懷疑是不是一切隻是自己的幻覺。
就像台劇《她和她的她》中。
女主角林晨曦看上去是職場精英,工作中,力争凡事都做到完美。
但實際上,她始終在逃避、甚至否認多年前被老師性侵的創傷記憶。
也像許多新聞中提到的性侵受害者那樣,飽受精神疾病困擾。
恢複性司法,便試圖幫助受害者驅除心裏的迷霧。
克洛伊之所以獲得了解脫,正是因爲親口向哥哥确證後,看清了哥哥的真面目,才更堅定了自己的态度。
才從自我懷疑和自責的内耗裏走出來。
而恢複性司法機構更大的存在價值是,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平台。
其實,受害者或其家屬與加害一方見面的情形,并不罕見。
江歌媽媽和劉鑫的每次見面和溝通,都因爲後者的态度和情緒問題,反而加劇了事态的惡化。
江歌媽媽和網友都曾表示:如果劉鑫當時能意識到錯誤,真誠道歉,好好對待江歌媽媽,事情不會發展到後來的地步。
恢複性司法機構,則緻力于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
協調員會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
比如說,單獨見面時,會提前預警一些令人不快的問題。
協調員之所以站在哥哥的立場詢問她是否能道歉。
也是因爲必須确定她對此的态度,如果哥哥當面說出這種話,克洛伊能否經受得住,會不會遭受更大的刺激。
每次見面前,座位的安排,是否需要握手等細節,都經過了細緻考量。
圓桌交流時,要求每個人必須拿着一根木棍才能講話,避免随意插話的現象。
如果對話陷入死胡同,協調員會一針見血地點出要害。
有了充分的準備後,才有可能産生有效的溝通和理解。
才有了後來調解會一幕,受害人分享自己的痛苦時,罪犯荒誕地說了句:
「 誰對我母親做這種事,我一定會殺了他。」
這一實踐對罪犯的教化,也是在避免他們二次犯罪,讓更多人成爲受害者。
實際上,一些法學家就曾提到,在中國,也開始逐步考慮運用恢複性司法。
來源:法治周末
自然,這一司法實踐隻是一種理想化的嘗試,目前也仍在試驗完善階段。
像片中所說,它面臨巨大争議和阻力,具備時代所讨厭的一切。
但,打破抽象的人,看見具體的人,仍然是有意義的。
也正因如此,這種努力才顯得可貴。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