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中國的文字,在網上經常能看到網友關于漢字的一種迷思:很多字好像都造錯了。
比如下面這三組:
1. " 矮 " 和 " 射 ":" 矢 " 是箭的意思," 委 " 是丢的意思,把箭丢出去,這不是 " 射 " 嗎;再看 " 射 "," 身 " 高一 " 寸 ",上炕都得爬梯子,這個頭是有那麽一點 " 矮 " 吧?
2. " 出 " 和 " 重 ":倆 " 山 " 疊一塊,這就叫 " 重 " 疊呀;" 重 " 字上面是 " 千 ",下面是 " 裏 ",這是要出門走千裏呀。
3. 繁體的 " 魚 " 和 " 牛 ":" 魚 " 怎麽有四條腿," 牛 " 咋杵着一根大尾巴,是不是也弄反了呀……
事實上,這些都是對中國漢字演變曆史不了解産生的誤會,并不是造錯了。隻要我們逐本溯源,從漢字演變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些字,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上面提到的這三組字,到底從何而來。
" 矮 " 和 " 射 "
" 矮 " 和 " 射 " 這兩個字弄錯了這件事,我在清朝的古書裏就見過兩回,一次是清初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一,埋怨這是 " 高麗人 " 在亂抖機靈;另一次是清中葉沈起鳳《諧铎》卷七《蟲書》,說發明這種說法的是一位女神童。
《功順堂叢書》本《廣陽雜記》書影。書裏不僅談到了 " 矮 " 和 " 射 ",也提到了 " 魚 " 和 " 牛 "。
其實,這些都是文人茶餘飯後說着玩的段子,根本就不合邏輯。
矮
先來說說 " 矮 "。" 矮 " 右側的 " 委 " 确實有扔的意思,可這個 " 扔 " 不指投擲,而指丢棄。把箭矢丢棄掉,那可不能稱之爲 " 射 " 呀。
此外," 矮 " 是個非常典型的形聲字。但請你猜猜哪邊是形旁,哪邊是聲旁?
可能大多數人都會猜左邊的 " 矢 " 是聲旁," 委 " 是形旁。但大徐本《說文解字 · 矢部(新附字)》中提到:" [ 矮 ] 短人也。從‘矢’,‘委’聲。"" 短人 " 就是矮人。這句話說," 矮 " 的形旁是 " 矢 ",聲旁是 " 委 "。
藤花榭本《說文解字》(大徐本)書影。
您可能覺得 " 矮 " 和 " 委 " 讀音不像呀?其實在古漢語裏,它們的讀音都屬于 " 影紐歌部 ",曾經特别像。
形聲字 " 矮 " 字右邊的 " 委 " 是表音的,左邊的 " 矢 " 也不能閑着呀,它得表義。五代時期研究《說文解字》的大家徐锴在《說文系傳 · 矢部》說解 " 短 " 字時告訴我們," 矢 " 這個偏旁就有測量的意思," 若以弓爲度也 "。著名學者張舜徽說,在湖南有些地方,人們測量田地時會把弓的長度作爲單位,六尺爲一 " 弓 "。或許和弓配套的箭矢也曾被用來丈量比較短的東西吧。除了 " 矮 " 以外,還有 " 短 "" 矬 "(cu ó)等十幾個矢字旁的字都有矮小的意思。
再補充一個知識點:從漢字的古形來看," 矮 " 左邊的 " 矢 " 其實是從 " 夫 " 訛變來的,其實就是 " 人 " 形。從這個角度來看," 矮 " 和射箭也不搭邊。
射
說完 " 矮 ",再來看看 " 射 " 字。" 射 " 字在甲骨文中有簡、繁兩種寫法。簡體的 " 射 " 就是一張 " 弓 " 上橫着一隻箭 " 矢 "。
本文采用的甲骨文字形圖片全部來自李宗焜《甲骨文字編》,中華書局 2012。
或者鏡像翻轉一下,也是 " 射 "。
要是不嫌麻煩,也可以選擇繁寫,寫法是在簡寫體 " 射 " 的邊上加上一到兩個 " 又 " 字表示手。
比弓箭多出來的符号就是 " 又 ",本來是手的象形。
金文中的 " 射 " 字通常也大同小異,隻是有的 " 又 " 變成了 " 矢 "。而到春秋戰國間的石鼓文裏,邊上的弓箭已經變得很不像弓箭了。
字形圖片來自嘉慶二年阮元原刻初拓本《儀征阮氏重撫天一閣北宋石鼓文本》。
再到睡虎地出土秦簡隸書中,古人給 " 又 " 加了一個點變成 " 寸 "(" 肘 " 的初文),這個字形再楷書化一下就差不多是今天的 " 射 " 了。
字形圖片來自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 1994。
" 出 " 和 " 重 "
出
" 出 " 的甲骨文字形很簡單,基本就是一個 " 止 "(" 趾 " 的初文,指代腳)離開地洞的樣子。在甲骨文時代,住的房子一般都是 " 半地穴式建築 ",就是找個排水還湊合的高處,刨個幾平米的大坑(淺的可能隻深幾分米,深的可以達到一人多深),坑壁等于牆,上面搭個窩棚頂就是家了。" 出 " 字下面的坑可能就象征着這樣的 " 家 "。
這個字形演變到戰國時期,美觀程度大大加強,但也逐漸看不出腳的樣子了。
我一直非常喜歡侯馬盟書的這個 " 出 " 字,寫得很有藝術感。字形圖片來自湯餘惠《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這個字形再演變一點,就是後來的 " 出 " 字了。
重
" 出 " 與 " 山 " 沒什麽關系," 重 " 與 " 千 "" 裏 " 也不怎麽認識。要想學習 " 重 ",咱們得先認識一下甲骨文裏的這個字。
你能猜到它是哪個字嗎?不好猜的話,我提示一下:它表示一個方向。這下認識了嗎?對,它就是 " 東 "(繁體:" 東 ")。
" 東 " 是典型的象形字,字形本義是包袱,與 " 束 " 字同源,所以大徐本《說文解字》引用官溥的觀點,認爲繁體的 " 東 " 是 " 日在木中 " 這個說法肯定是不對的。
此外,盡管 " 東 " 的字形本義是包袱,但它和 " 東西 " 這個詞沒什麽關系。" 東西 " 這個詞既不來自上古表包袱的 " 東 ",也不來自什麽東市西市、東木西金,而是産生于五代、兩宋之間,最初指 " 簡單事物 "(古人認爲認識東西南北是最簡單的事情),後來泛指一切東西。
有點扯遠了,回來看 " 東 "。" 重 " 即與 " 東 " 相關。金文中有一個字,一邊畫個小人,另一邊畫個 " 東 "。
本文采用的金文字形圖片全部來自董蓮池《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 2011。
著名學者柯昌濟認爲這個字就是 " 重 ",字形很像一個人背着超大的重包裹。
有人把這個字形從左右結構改成了上下結構,字形變了身,但意思沒有變。
後來又有人在字形最下面添了一個 " 土 ",腳踏實地才好負重。由此形成的 "" 字,就是後世 " 重 " 字的祖先了。
" 魚 " 和 " 牛 "
" 魚 " 和 " 牛 " 都是典型的象形字。筆者也是驚訝,到底是多大的腦洞,才能從繁體 " 魚 " 字看出一頭牛的樣子呀?!
魚
硬要開腦洞的話,不如說 " 魚 " 的甲骨文字形像個人。
金文字形更多樣一些。有高度寫實的。
也有表情比較有個性的。
到西周後期開始逐漸在字形下方形成類似四個點的形象,其中中間兩個點是魚的尾鳍,而兩邊的兩點則是古人嫌這裏空着不好看,于是用 "羨符 "裝飾了一下。
牛
再來看看 " 牛 " 字。" 牛 " 本來是個牛頭的象形。
不過上面這太複雜了,畫着費勁,簡化成了抽象的幾筆。
由此便逐漸演化成了今天的樣子。
字形圖片來自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 增訂本》,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流傳沒有那麽廣的流言。比如有人說 " 鳳 "(繁體:" 鳳 ",字形是 " 凡 " 加上 " 鳥 ")和 " 鴨 " 反了," 鴨 " 是平 " 凡 " 的 " 鳥 "," 鳳 " 凰 " 甲 " 天下;有人說 " 炊 " 和 " 煙 " 反了,因爲有 " 火 " 才能 " 炊 "," 火 " 有 " 欠 " 缺則生 " 煙 " ……這些都是沒學過古音,看不出古代形聲字帶來的問題,本文也就不一一辯駁了。
漢字也有錯,但不是上面那些
所以,從文字學的角度說,像 " 矮 " 和 " 射 "、" 出 " 和 " 重 "、" 魚 " 和 " 牛 " 弄反了這樣的說法基本都是腦洞大開的無稽之談。不過,漢字之間弄 " 錯 " 身份的情況還真的存在。咱們看個例子。請問下面這個詞怎麽讀?
骰子
大多數都念成 sh ǎ i zi。但要是查字典,你會發現 " 骰 " 字念 t ó u,念 sh ǎ i 的那個字是多音字 " 色 "。
可是,指着 " 骰子 " 念 " 色子 ",也不能算念錯。最開始的時候," 骰子 " 和 " 色子 " 确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不過它們指的是同一種東西。後來随着語言演變," 色子 " 這個詞在口語中越來越流行,取代了 " 骰子 ";但在寫法上," 骰子 " 和 " 色子 " 一直都很常見,由此産生了這種看着 " 骰子 " 念 " 色子 " 的情況。這種情況有點近似日語的訓讀,著名學者沈兼士稱之爲 " 義同換讀 "。
這種例子還有好多:
頫:元代書畫大師趙孟頫的 " 頫 " 是俯身的意思,演變至今可能本應讀 ti à o,但大家都念成 " 俯 ";
圩:中學地理課上學的 " 圩垸 " 的 " 圩 " 是包圍的意思,本應讀 y ú,但今音讀如 " 圍 ";
臘:人們常吃的 " 臘 " 肉,聲旁是 " 昔 ",在今天本應讀 x ī,但因與 " 臘 " 肉換讀,現在就改成讀 l à 了;
尿:還有 " 尿泡 " 的 " 尿 ",北方好些地方讀成 " 私 "(多音:su ī);
石:古代的單位 " 石 ",明明是個常用字,就因爲這種單位在古代還有個名字叫 " 擔 ",所以明清以後很多人指着 " 石 " 讀成 " 擔 "。但把 " 石 " 讀成 " 擔 " 這種讀法流行得很晚,普遍性也不強。按照我個人的經驗,直到今天,大多數古漢語專家提到 " 石 " 這個單位時還是讀 sh í 的。這隻是人家沒換讀,所以聽到時可别以爲人家說錯了。
最後,在文字使用的漫長曆史中,出現使用錯誤是常有的事情。大家對于漢字 " 造錯 " 的迷思,還是要從漢字演變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這樣才能真正解開漢字的奧秘。
參考資料
[ 1 ] 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9,第 1296 頁 .
[ 2 ] 林義光《文源》卷六,中西書局 2012,第 277 頁 .
[ 3 ] 楊琳《物品稱 " 東西 " 探源》,《長江學術》2012 第一期,第 99-109 頁 .
[ 4 ] 古文字诂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诂林》第七冊,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第 531 頁 .
[ 5 ] 裘錫圭《古文字概要》,商務印書館 1988,第 219-221 頁 .
策劃制作
作者丨清潔工 南開大學博士生
審核丨王弘治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策劃丨崔瀛昊
責編丨崔瀛昊
往期
精選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複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