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狀雖然隻是一張薄薄的紙,但對于學生來說卻是一種對于學生以及能力的肯定。
在如今這個充滿競争的社會,雖然學習成績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命運,但卻能影響一個人的未來發展,家長更是對于孩子寄予厚望。
雖然教育部已經明令禁止組織小學生期末考試,但有些學校為了能夠鞏固學生學習、讓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也會舉辦考試。
為了能夠獎勵學生更好地學習,每年學校也都會頒發獎狀給學習成績好或者是表現優異的學生,當拿到獎狀的那一刻學生們的内心也是十分高興,努力沒有白費。
通常來說,在頒發獎狀時,往往就是三好學生、學習進步等等獎項。雖然在評定人選時,也會參考學生的個人表現,但往往多數還是會以學習成績為主頒發。
不少學生為了獲得那一張獎狀,在學習上也是十分刻苦。有些班主任為了能夠獎勵學生,也會對于班級前幾名同學頒發獎狀以示鼓勵。
但最近,就有一件因為獎狀而引起的話題受到關注。一位家長就因為獎狀的頒發問題在家長群裡公開質疑教師,而教師的回答也是絕了。
" 憑啥不給我家孩子發獎狀 ",家長質問老師的原因
在某場考試結束之後,班主任按照慣例給班級裡的學生發放獎狀,每次發放的數量都是三張。但卻有一位家長因為發獎狀的事情,和班主任争論了起來。
在一開始,是一位家長在群裡詢問老師現在前三名沒有獎狀了嗎?這話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為自己孩子是前三名,為什麼沒有頒發獎狀呢?
而班主任的回答卻是:獎狀是需要綜合進行評定的,而不是通過一場考試。家長則認為既然孩子已經獲得了前三名就應該發張獎狀鼓勵一下,為什麼别人都有唯獨忽視了自家孩子。
家長在質疑過後,數學老師也出來解釋說:因為你家孩子上課表現不好才沒有獎狀的。在看到兩位老師的解釋之後,家長還是覺得考試的既然有進步就應該鼓勵一下。
随着兩邊争論的愈演愈烈,班主任也表示:學校不是幼兒園,如果是想要鼓勵家長就可以鼓勵,而且現在考試也不是高考不需要一場考試定勝負。
這樣的話顯然沒有被家長接受,家長覺得孩子是調皮了一些,但既然有進步就要鼓勵,況且已經考了前三,憑什麼 3 張獎狀唯獨将自己孩子落下。
老師的言論引發争議,網友紛紛批評
這件事情被網友上傳到網絡上之後,也掀起了一番讨論。有人認為班主任不給學生發獎狀應該也是有原因的,這些家長有些過于較真了。
但絕大多數人卻認為這位教師的處理方式不對,既然學生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進步,就應該按照規矩将 3 張獎狀發給排名前三的學生。
家長都已經在問為什麼沒發獎狀了,那肯定是學生覺得自己努力學習之後卻沒有獲得獎狀而傷心,家長這也做也是為了鼓勵孩子更好學習。
有人覺得老師的這種行為是忽視了孩子的進步,如果長期以往不就會讓孩子失去想要學習的信心嗎?這并不利于孩子成長,而且老師在和家長交流時,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成績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
随着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部在最近幾年也下發了不少的通知。其中中考、高考的改革也成為了重點,學生和家長也在時刻關注着。
不管是新高考還是中考分流還是雙減政策,這些無一例外都在說明國家正在鼓勵學生全面發展,不再以應試教育為主,而是在向素質教育邁進。
家長和學生們也要注意,在提升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注意體音美的發展,并且一定要有自立能力、培養出良好的三觀。
特别是中考、高考改革,在出題方面不再考察死記硬背的能力,反而是考察邏輯思維能力、總結表達能力多一些,這些大家都要注意。
寫在最後:
不同的人對于如何頒發獎狀也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覺得家長過于較真,有人覺得老師有些過分,既然之前都是給前三名頒發獎狀,現在怎麼就不行了呢?
不過,這件事情也提醒家長們也應當去鼓勵孩子,雖然沒有老師的獎狀,但家長也可以适當地獎勵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努力過後卻沒有收獲。
特别是對于一些年齡小的學生來說,更應該鼓勵學習而不是忽略他們的努力,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對于學習産生興趣。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