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且過,禮節性回禮即可,人生不過幾十年,由于巧合,存有上不級關系屬于正常之事,也由于各種原因,個别領導在處理上下級中帶有偏見,不能一事同仁,爰聽奉承的話,反而對那些愛提意見的人懷恨在心,穿小鞋, 系鞋帶成了打壓的領導權力。久而久之,上不級的關系愈發緊張。
如果下級遇到一位不講原則的領導,在他手下很難有發揮的機會,我從前在工作中也經常講;" 經常給領導提意見的人不一定是壞人,天天在領導面前吹捧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 ",領導隻有聽得進不同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才能進步。退役軍人回到地方工作後,由于退役軍人直爽,愛打抱不平,有時候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适應。
現在好多啦,各級政府比較重視退役軍人的安置和發展,使退役軍人真正有了各種保障。
至于領導離崗了或退休了,見了面該說話還是說話的,畢竟低頭不見擡頭見,領導主動給你打招呼,一是出于禮貌,二是也可能他認識到了從前的不對向你道歉,但出于面子又不好意思把窗戶紙捅破了,隻是禮節性的交流。
化解尴尬的最好機會就是春節過年了,一個串門拜年,一個電話拜年,一個見了面拜年語從此一切矛盾均可化解。至于矛盾比較深的上下級關系,因人因事而異,各自過好自己的餘生即可,沒有必要上杆子去解決,隻有遇到特殊事和特殊機會雙方才有機會去化解。
一笑泯恩仇,用在這裏我覺得還是可以的,一切都過去了,沒有過不去的坎。心态最重要,放過别人,也是放過自己。
在護理部女領導退休以後,每次在院裏碰見,對她認識的小護士,都是提前打招呼,樂呵的和人家拉家常,特别客氣,好像她就不記得還訓過這個護士,扣過人家的夜班費。
我們這些小護士,見了她,還是一樣喊她領導,客氣的回她的話,這個是做人的基本禮儀。伸手不打笑臉人,何必呢!過去的事情,都是爲了工作,即使有點個人的原因,事情也過去了。過去的事情就讓過去吧,不要去想了。
所以,得饒人處且饒人,對于已經退休的領導,不管以前對你如何,畢竟已經過去,就不要去計較,那樣傷人還傷己,自己還不快樂。曾經的領導,見面客氣的道聲好,展現我們的大氣。
總之,最好的辦法,就是别和他一般見識。心裏不舒服,面子上要過的去,雖然有點勉爲其難。但總不能像網傳的學生,在十幾年後相遇,把老師一頓揍,爲的就是報當年老師體罰之仇,結果自己被刑事處罰,又遭到大多數人的唾棄。
那個退休的領導肯變臉來讨好你,說明你肯定是有值得他敬佩的地方,你何不抛棄前嫌,來個宰相肚裏能撐船,不跟他一般見識,既顯得有肚量,又顯得自己有素質。如果心裏就是放不下,那就躲得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也是一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