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這個熱鬧暑假,選出一部給人感覺反差最大的電視劇。
我想應該是《塵緣》。
的确,最初這并不是一部能夠引起大衆注意的作品。
畢竟,它隻是一個 A+ 項目,還是突如其來的空降定檔,自然沒有太多助推和宣傳。
放在平時的檔期,或許還會有人因爲劇荒偶然點開,但現在正值 S+ 項目瘋狂厮殺的暑假。
這場面,當真是小可憐遇上神仙打架,怎一個慘字了得。
但誰能想到呢,偏偏到了最後,我還是在互聯網沖浪時,被人賣了好大一口安利。
有人說它劇情優越,每點開一集都是驚喜;
也有人說角色們的人設很有意思,故事走向也頗有幾分前些年的仙俠味兒。
路人一個個都如此熱情,真是被灌了迷魂湯嗎?
這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許多人剛開始點開這劇,大多是因爲主演們的賣力吆喝。
兩位主演的工作室又是改名字,又是換頭像;
幾大主演也都來了波連麥看劇。
Angelababy 和馬天宇還會時不時,在微博更新自己的追劇記錄。
有一說一,他們這不僅不是一般的通稿文案風,用詞還頗有幾分在網上沖浪領先百年的風味。
劇中女主張殷殷聽路人說找到了個大寶貝,馬天宇就立馬截了彈幕艾特 Angelababy:
" 大寶貝?他們這是認出我來了?"
見劇情走到紀若塵插入男二女二感情線的地方,他又截了個圖:
難道我也是你和顧清強制愛的一環麽?
隻能說,看到這句強制愛,大家想必已經 get 到這劇的畫風了吧?
說白了,它和一般的古偶還真不太一樣。
别的古偶,主角團大多都是偉光正的聖人。
到了這劇,所有人的人設基本都主打一個" 别人算啥,隻要我自己高興就好 "。
男主紀若塵,一出場就被人說拿了個反派劇本。
從小他就跟着養父母在沙漠裏的客棧 " 敲肥羊 "。
意思就是,他裝作店小二把過路人敲暈,再等養父母出來搜刮他們身上的财産。
在一位谪仙路過的時候,紀若塵還一個不小心,失手将人給弄死了。
他養母還順手把人脖子上的青石給薅了下來,戴在了他脖子上。
這青石不是什麽凡物,而是男二,也就是那位谪仙吟風和青石仙顧清在百世輪回中相認的信物。
說白了,誰有這塊兒石頭,就會成爲衆人眼裏那個可以拯救世界的谪仙。
這不,紀若塵一戴上這石頭,立馬就成了塊兒被衆人争搶的香饽饽。
因爲他本就想修仙,又害怕承擔誤殺谪仙的責任,便沒有解釋這塊石頭的來曆。
女主張殷殷當然也不一般。
她,那是相當不一般的争強好勝。
因爲身體裏被種上豢妖株,她的修煉一直不順,可還是逼着自己一路成了門派第一。
後來,她發現自己再怎麽努力,也争不過仙人轉世的顧清。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走上歪路,學妖法去了。
如果說男主是 " 小壞怡情 ",女主是目的性強,後來倆人還算是逐步回歸正軌。
那,男二恐怕就是瘋批中的瘋批了。
老實講,初見男二吟風這人設,當真像是聖人模闆。
他穿的一身淺色長袍,又是個癡情谪仙,他甚至甘願抱着塊兒石頭入輪回一次又一次的轉世。
嘴裏念叨的似乎也是斬妖除魔,爲了人間大義這種正義大話。
結果好嘛,他從來沒把凡人的命當回事兒。
青墟派的掌門用盡全力将他救活,其門下的弟子隻是有些不服,上來挑釁了一下,他便将人盡數殺死。
因爲女二要坐船渡河,他便不顧船夫老頭想回家給妻子過壽的心情,直接威脅:
要麽後天你就出船,要麽你現在就死。
後來,他想殺死男主還不算,非拉着已經愛上男主的女二,往他半死不活的身體上刺。
這哪是 " 他超愛 " 啊,簡直是 " 他超瘋 " 好麽!!!
都說是古偶了,當然還得給咱嗑糖人留個位置。
這劇的戀愛戲份,給我的第一感受大概就是節奏超快。
男女主兩個人都是不藏着掖着,一路将直球打到底的類型。
所以,前期倆人的感情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
張殷殷見到進了門派,換了一身衣服的紀若塵,就立刻被美色迷了眼。
第三集倆人就已經進入戳小手的階段。
關鍵前面連個誤會的機會都沒給咱看。
因爲哪怕是吃醋,張殷殷也不會當自己沒長嘴和耳朵,而是選擇悄悄拿法術先問個清楚。
雖說後續劇情也少不了要虐一虐,但前期的糖還是妥妥可以管飽的。
更何況,在戀愛之外的部分,你還能清晰地感受到制作方的用心。
——那些你前期認爲有些許 bug 的劇情,實際都是制作組埋下的伏筆和細節。
明明是個看着人很好的谪仙,怎麽會因爲被人失手殺了就突然陷入瘋狂?
其實,吟風原本對凡人就沒有太多感情。
明明看見有人正在被妖怪追殺,他卻可以站在原地無動于衷。
等人都被殺死了,妖怪将目标轉移到他身上,他才揮了揮劍,将之斬落。
一個破破爛爛的小客棧,怎麽會有錢買吊燈?這個吊燈竟然還剛巧砸到了谪仙身上?
爲什麽西玄派這麽大個門派,卻如此糊塗,僅憑一個青石吊墜,就将紀若塵認作谪仙?
事實上,這個吊燈,隻是拿馬車輪、碗和蠟燭拼裝而成的簡易制品。
整場殺局,也不過是衆人設計好的一盤棋。
紀若塵不是掌控全局的玩家,而是棋盤裏任人擺布,不得不被迫接受命運的棋子。
他養父母不是普通人,而是九幽十三魔裏最厲害的一對。他們原本的目的,就是故意殺掉谪仙,搶走青石,讓紀若塵成爲那個拯救三界的應劫之人。
這一點不光是九幽十三魔的計劃,連西玄派衆人都相當明了。
這種層層謎團被一個又一個揭開的爽感,正是這部劇最大的亮點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像我一樣默默被吸引的人已不在少數。
如今播至尾聲,《塵緣》的播放數據已然漸漸步入正軌。
播出之前,它便是待播榜熱度值第一的存在。
播出之後,數據雖未登頂,但也隻是稍稍落後于幾部 S+ 制作而已。
或許有人會說,這有什麽值得一提。
可唯有了解狀況的人明白,之于《塵緣》,這已是來之不易的佳績。
突然定檔,令這部 A+ 作品不得不和數部 S+ 電視劇進行一番慘烈的厮殺。再加上宣傳力度相對一般,它要面對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場希望渺茫的死局。
如此成績,已經是《塵緣》在茫茫黑暗中,爲自己掙紮出的一條血路。
這一部分歸功于主演們的賣力,而另一部分,則得益于口碑發酵之後,路人們愈發濃烈的追劇與甘當自來水的熱情。
有人在某瓣開樓追更,分析劇情與細節;
還有人在某站主動做二創視頻安利;
至于在微博四處發安利,喊話大家來看劇的朋友,那就更是多到數不清了。
或許宣傳的确是決定劇集熱度的一項因素,但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高樓大廈不是由外牆的華美鑄就,而是由敦實的地基支撐。
比起外界各種紛繁複雜的因素,決定劇集成敗的關鍵其實還是劇情的質量。
隻要内容足夠優質,便能讓每一個看完劇的粉絲,都自然而然地選擇成爲自來水,在各大平台進行一番火熱安利。
也希望,每一部願意将精力放在内容上的電視劇,都能得到口碑與熱度的最好回報。
畢竟,這份耕耘在内容的匠人精神,不應該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