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點折騰,但 Meta 還是發布了 Quest 3。
北京時間 9 月 28 日淩晨,Meta 召開了一年一度 Connect 開發者大會,但大會一開始就出現了直播事故,直播在倒計時結束之後,并沒有出現發布會的畫面,而在片刻停頓後,再次出現了 30 分鍾的倒計時畫面,在 YouTube、Twitter 等平台上引發了大量不滿,連帶着股價也出現瀑布式急跌。
不過等到發布會正式開始之後,讓人很多驚訝的還有,從開頭的打招呼到介紹完 Quest 3,Meta 創始人紮克伯格僅僅用時 17 分鍾,而在直播過程中,甚至還出現了紮克伯格看着提詞器進行演講的畫面。
直播截圖,圖 / Meta
要知道這場 Connect 開發者大會的重點非常之明确,就是 VR / AR 和 AI。
而作爲全世界賣得最好的 XR 設備 Quest 2 的繼任機型,Meta 以及外界都對 Quest 3 抱以很高的期待,這種期待與蘋果 Vision Pro 上的突破性體驗不同,更多是期待 Quest 3 能夠在 XR 設備的主流價位給出什麽樣的産品和體驗,又會不會複制甚至超越上一代的成功。
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是 Meta 在大會的安排上出現了重大的失誤,以至于連 Quest 3 的介紹時間都要壓縮。但不管如何,産品還是那個産品,微軟 Xbox、遊戲平台 Roblox 以及高通的支持,也再一次證明了,Quest 3 還是 Quest。
有些朋友可能還記得,今年 6 月蘋果 WWDC 大會召開前,Meta 突然公布了 Quest 3 的部分信息,并預告最早秋季開售,售價在 500 美元(約合人民币 3650 元),這個價格相比前代 Quest 2 的 300 美元貴了不少。
圖 / Meta
到了今天淩晨的大會上,Meta 宣布 Quest 3 即日開啓預購,并将于 10 月 10 日正式開售,存儲規格覆蓋從 128GB 到 512GB(650 美元)。除此之外,Meta 還繼續公布了更多關于 Quest 3 的信息。同時包括 The Verge 在内的部分媒體還發布了首批上手體驗。
整體來說,伴随着價格的提升,Quest 3 在各個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首先就是得益于 Pancake 光學方案的采用,機身變得更薄,再加上配重設計和佩戴細節上的改進,佩戴體驗上要明顯好于之前的 Meta / Oculus Quest。
左邊是 Quest 2,右邊是 Quest 3,圖 / Meta
單眼屏幕分辨率提高到了 2064x2208,距離 Vision Pro 的單眼 3600x3200 雖然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已經是單眼分辨率最高的主流品牌頭顯屏幕,遠勝于 Quest Pro 的單眼 1800x1920。更不用說,Quest 3 還支持了 120Hz 的屏幕刷新率。
而在影響畫面視覺範圍的視場角上,Quest 3 也達到了橫向 110°,比前代寬了 15%,意味着不管在 VR 還是 AR 體驗下都有更大範圍的視覺覆蓋和更強的沉浸感。其他還有空間音頻的支持,更靈敏和更長續航的控制手柄等等。
不過 Quest 3 的重量反而從上一代的 500g 提高到了 515g,但如果考慮到 Quest 3 是一款被 Meta 官方定位于「專爲沉浸式體驗打造的主流 MR 頭顯」,還有作爲 MR 頭顯的 Quest Pro 重量達到 722g,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改進了。
這裏就不得不提到 Quest 3 的核心變化—— MR 體驗。
這是 Quest Pro,圖 / Meta
之前在 Quest Pro 上,Meta 就選擇了與蘋果 Vision Pro 類似的 MR 産品定位,技術路線同樣選擇了視頻透視(Video See-Through)的方式。
Quest 3 同樣也延續了這一技術路線,在前面闆的「膠囊」設計中放入了更多更高清的對外攝像頭,甚至相比上市價高達的 1500 美元的 Quest Pro 更進一步。按照 Meta 的說法,Quest 3 全彩視頻透視的像素數是前身的 10 倍,是 Quest Pro 的 3 倍。
Quest 3 前面闆,圖 / Meta
除了攝像頭和算法,Quest 3 更好的 AR 體驗建立在續航和處理器之上。衆所周知,XR 乃至便攜型消費電子普遍都面臨性能、功耗與發熱之間的「不可能三角」,Quest 3 要做到更高分辨率顯示的支持和更好的體驗,也繞不開這個問題。
按照官方給出的參數,Quest 3 的續航與前代大緻相同,平均使用時長爲 2.2 小時。不過同時,Quest 3 首發搭載了高通剛剛發布的第二代骁龍 XR2 芯片,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對 3kx3k 分辨率顯示的支持。
當然,第二代骁龍 XR2 的升級還遠不止如此。
明顯是爲了配合 Meta Quest 3 的發布,高通稍後就宣布推出兩款全新空間計算平台——第二代骁龍 XR2 和第一代骁龍 AR1,将支持打造下一代領先的混合現實(MR)、虛拟現實(VR)和智能眼鏡設備。其中第一代骁龍 AR1 專門面向輕量化眼鏡設計,重點更多是影像和 AI 處理能力。
第二代骁龍 XR2 平台則是專爲 MR 和 VR 設備設計的高性能空間計算平台,将 MR 和 VR 技術集成于單芯片架構。高通表示,第二代骁龍 XR2 可以在更輕薄、更舒适的頭戴式設備上提供更高的圖形質量、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Meta 在會上還以即将發售的《阿斯加德之怒 2》爲例,展示了 Quest 3 以第二代骁龍 XR2 爲支撐的強大遊戲性能。
具體來說,第二代骁龍 XR2 的 GPU 性能提升了 2.5 倍,能效提升了 50%;AI 每瓦特性能提升了 8 倍;CPU 能效提升了 50%。支持最高 10 路并行攝像頭和傳感器,以及 3K x 3K 顯示、遊戲超級分辨率技術、視覺聚焦渲染、Wi-Fi 7 等功能。
其他應該不用解釋,視覺聚焦渲染其實就是基于眼動追蹤的智能局部高清渲染技術,可以在幾乎不影響視覺體驗的情況下降低性能要求和功耗,幾乎是所有頭顯廠商的技術共識。
智能渲染,圖 /HTC
另外,第二代骁龍 XR2 還有一個關鍵的升級核心是支持了全彩視頻透視功能。
按照高通的說法,第二代骁龍 XR2「可以将真實世界和虛拟世界無縫融合,實現 Meta Reality 體驗」,還能達到低至 12ms 的視頻透視時延。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高通和 Meta 都沒有明确表示,12ms 時延更具體的定義。
Meta Reality 是由 Meta 開發的一種混合現實技術,它可以在真實世界中創建虛拟物體,如在咖啡桌上彈奏鋼琴,或在牆上畫畫。
高通在新聞稿中就表明,這兩款下一代平台是與 Meta 密切合作而開發的,将于 2023 年率先在 Meta 的設備上商用亮相:Meta Quest 3 将搭載第二代骁龍 XR2 平台,Ray-Ban Meta 智能眼鏡系列将搭載第一代骁龍 AR1 平台,來自其他廠商的更多設備将在 2024 年推出。
由此也可見高通在 XR 領域對于 Meta Quest 的重視程度。
作爲一場開發者大會,Meta Connect 展示的當然是圍繞開發者的内容,具體到 Quest 平台主要就是遊戲陣容。
除了上面提到的《阿斯加德之怒 2》,Quest 3 還會獨占育碧推出的《刺客信條 Nexus VR》以及《Super Rumble》等遊戲。微軟也宣布 Xbox 雲遊戲将于 12 月登陸 Meta Quest 3,但暫未提供更具體的發布日期。全球最大遊戲平台 Roblox 則正式在 Meta Quest VR 頭顯上推出其原生應用。
Meta 也計劃推出結合 Quest 3 的企業解決方案組合,将可搭配 VMware 的 Workspace ONE,或是微軟的 Microsoft 365 等服務,繼續推行在 Quest Pro 上開始探索的虛拟混合辦公方式。
但另一方面,Meta 确實需要抓緊時間了。今年 6 月,蘋果公布了号稱「開啓空間計算時代」的 Vision Pro;索尼 PS VR2 仍然在吸引更多的 VR 遊戲愛好者;V 社在《半條命:艾利克斯》之後又要卷土重來;還有 HTC 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全面轉向 MR。
或許 XR 未來還會經曆幾次起起伏伏,但毫無疑問的是,現在 XR 行業處在一個漲潮的階段,Meta 身後還有一大批想要後來居上的對手。
題圖來自 M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