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階段,有些孩子取得的好成績往往隻是表面現象,因爲這類考試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對課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而非其全面發展的能力。
一旦學生升入中學,尤其是高中,考試内容與課本的直接聯系逐漸減弱,此時,學生的閱讀量與成績之間的相關性便凸顯出來。
語文作爲各學科的基礎,對于寫作、表述和理解題意至關重要。忽視語文學習,就如同在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埋下隐患,一旦意識到語文基礎薄弱,再想補救将極爲困難。
然而,許多孩子盡管學習努力,上課認真,作業按時完成,但語文綜合能力卻持續下滑。這究竟是何原因?
✦✦
01
語文的核心到底是什麽?
關于這一問題,實際上在教育學界早已有了明确的答案。衆多教育專家和學者的經典論述中,都對此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蘇霍姆林斯基曾強調,孩子應生活在書籍的世界中。北大教授錢理群則更直接地指出,閱讀是學好語文的核心和根本方式。
從今年最新改版的語文課本中,我們也不難看出這一趨勢。一年級的課内内容增加了以往需要孩子們在課後花費大量時間去學習的拼音部分,而初中則更是将名著導讀直接改爲了 " 整本書閱讀 "。這些改變都旨在引導孩子們在課後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去進行整本書的閱讀。
可以說,讀書在語文教育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樹根對于枝葉、源泉對于河流、基礎對于大廈、血脈對于軀體、靈魂對于生命一樣不可或缺。
因此,要想學好語文,就必須緊緊抓住閱讀這一核心。
02
讀教材能算閱讀嗎?
或許有人會不解:學生們整日手捧書本,孜孜不倦地閱讀,怎能說他們丢失了學習的 " 根本 " 呢?
然而,這裏需要澄清的是,教材與廣義上的 " 書 " 并非同一概念。葉聖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 "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 ",意味着教科書僅僅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用以指導學生讀寫的一個範本。
相比之下,人們曆來所推崇的 " 書 ",是那些能夠啓迪智慧、消除偏見、獲取新知、增長學問、拓寬視野、滋養心靈的著作。這些書籍與教材在本質上有着顯著的區别。
教科書絕非語文課程的全部,語文的内涵遠比一本課本要豐富得多。相對于廣闊的語文教育領域,語文課本僅僅是其中的一滴水,而課本之外則是無垠的知識海洋。
因此,真正的語文教育應當緻力于擴大學生的閱讀範圍,增加他們的閱讀量,引導他們去 " 讀整本的書 "。我們應當鼓勵學生将整個世界視爲他們的課本,而不是僅僅将課本視爲他們的全部世界。
03
要學好語文,就必須重視閱讀
在探索學好語文的衆多要素中,我們不難發現,閱讀占據了最爲核心和根本的地位。沒有閱讀量的積累,語文學習就如同無源之水,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步。
前蘇聯傑出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嘗試多種方法以促進學生腦力發展的過程中,得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結論:擴大學生的閱讀範圍,是提升他們語文能力的最有效手段。
閱讀量的匮乏,不僅會導緻個人語言的貧瘠,更會限制其思維的發展。試想,如果我們期望孩子能在語文學習中取得優異成績,卻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那就如同給予一個需要充足營養的孩子僅僅一匙奶,或是讓一個渴望學習遊泳的人僅在浴盆中嘗試,這樣的做法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要學好語文,就必須重視閱讀,通過廣泛的閱讀來積累知識,豐富語言,拓展思維,從而爲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04
培養閱讀興趣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
我們的初衷并非要将每個孩子都培養成作家,而是希望通過閱讀,增加他們的人文素養,提升語文綜合能力,從而實現全面、均衡的發展。
在閱讀習慣的培養中,興趣是首要因素。而要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選擇合适的讀物至關重要。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固然豐富,但其中不乏深奧難懂之作,對于孩子甚至成人來說,理解起來都頗爲費力。
若一開始就向孩子推薦這類作品,可能會讓他們感到挫敗,産生畏難情緒,甚至對閱讀産生抵觸心理。因此,引導孩子走近經典,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和家長應當爲孩子搭建一個合适的閱讀台階,幫助他們逐步提升閱讀難度。
對于大多數家長而言,如何爲孩子挑選合适的書籍确實是一個挑戰。我們推薦大家參考那些廣受家庭和學校認可的權威書單。親近母語每年發布的小學生分級閱讀書目,就爲 1-6 年級的孩子精心挑選了 680 本經典好書,涵蓋了整本書、圖畫書、文學書和人文百科書等多個品類,内容豐富多樣。
我們已經爲大家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家長隻需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閱讀能力,爲他們選擇适合的書籍,然後鼓勵孩子開始閱讀。
閱讀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活動,習慣和興趣的培養都需要時間。但隻要孩子能夠持之以恒地閱讀下去,就會發現難以想象的奇迹在悄然發生。
隻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和時間,孩子一定會在閱讀中收獲滿滿的成果。【END】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