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10 月 31 日電 ( 魏薇 實習生張柳 ) 30 日,興業銀行公布的 2023 年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 9 月末,該行總資産 99232.94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7.09%。前三季度,興業銀行實現營業收入 1612.96 億元、淨利潤 649.65 億元,分别同比下降 5.59% 和 9.53%。
在 31 日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表示,由于确認了一部分理财老産品收益作爲非息收入計入去年前三季度營收,該一次性因素擡高了前三季度營收基數。如果剔除這個因素,按可比口徑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基本持平。
在業績會上,興業銀行管理層還回應了息差管控、銀保渠道傭金費率下降、房地産領域風險情況等問題。
息差面臨下行壓力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興業銀行淨息差 1.94%,同比下降 16BP;第三季度淨息差 1.92%,環比略降 1BP。興業銀行計劃财務部總經理賴富榮表示,該行息差管控成效良好,主要得益于資産負債再重構策略的有效落實。
綜合全年情況,賴富榮認爲,第四季度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會影響單季度息差下降約 7BP,全年息差降幅會有所擴大。
賴富榮介紹,爲緩解息差下降壓力,興業銀行在資産端會保持信貸資産投放力度,确保全年投放計劃完成,并着力提升零售信貸增量占比。同時積極尋找市場機會,爲第四季度和明年儲備一些高收益資産。負債端按照資産配置需要靈活組織資金,有序壓降企金高成本存款,同時适度控制零售長期存款增量,進一步優化結構。力争将全年息差降幅控制在 20BP 以内。
展望明年,賴富榮預計,今年的 LPR 重定價和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将影響息差下降約 10BP,同時随着貸款利率中樞的下移,新發放貸款定價依舊承壓,息差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這也是行業共性問題。興業銀行将通過自身資産負債結構的進一步優化調整,積極應對息差壓力。
銀保渠道傭金費率調整影響較小
近期,銀保渠道傭金費率下降政策落地,對興業銀行代理保險收入有何影響?
賴富榮介紹,截至三季度末,興業銀行保險銷量超 144 億元,同比增長 44%,實現中收約 14.3 億元,同比增長 119%。根據後續銷售計劃,與原費率相比,第四季度保險代銷收入會減少 1.5 億元,但全年仍能保持較快的增長。
" 從總體上說,保險代銷收入占興業銀行手續費收入比重不大,占比約爲 6%,此次銀保渠道傭金費率調整對興業銀行整體影響較小。同時,興業銀行保險代銷業務基數處于同業較低水平,增量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此次費率調整也是一次業務發展機遇。" 賴富榮說。
賴富榮透露,後續興業銀行将積極适應監管政策變化,争取先發優勢,加快推進和深化與頭部保險機構的業務合作,完善産品體系、豐富營銷場景、加強客戶經營,力争通過 " 以量補價 " 的業務策略推動保險代理收入穩健增長。
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整體風險形勢趨于好轉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9 月末,興業銀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餘額 1977.45 億元,較上年末減少 231.32 億元;不良資産餘額 32.79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5.57 億元;不良資産率 1.66%,較上年末上升 0.43 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鄒積敏介紹,前三季度新發生不良較去年同期大幅壓降,僅爲去年同期的 16%,并且不良資産主要集中在貴州、吉林等個别區域,大部分區域的資産是安全的。
鄒積敏表示,今年中央一攬子化債政策密集出台,壓實各方責任,強化化解政策工具的支持,一方面有力推動了地方政府債務化解,并且化債政策更加突出對弱質區域的風險化解,施策更加精準;另一方面也更加強調化債過程對銀行合法權益的維護。目前相關政策已在加快落地見效,市場信心已出現改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整體風險形勢趨于好轉。
鄒積敏稱,下階段興業銀行将用好用足政策工具,支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一方面積極對接地方政府,挖掘化債資源,以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存量業務風險化解;另一方面對于存在較大困難的地區,根據中央政策支持融資平台債務合理延期降息,以時間換空間推進風險化解,并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
房地産市場下行空間有限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9 月末,興業銀行表内全口徑房地産融資,包括貸款、非标、債券,合計 1.74 萬億元,不良率 1.44%,較年初下降 0.04 個百分點。
鄒積敏表示,該行已根據項目實質風險足額計提撥備,随着新發生不良得到有效管控,整體撥備壓力有所下降,并且通過風險化解和處置,已計提減值超出損失的部分還可以回補利潤。
" 雖然市場信心的恢複還需要時間,但房地産市場的風險已經暴露充分,繼續下行的空間已經很有限,随着存量風險項目的逐步處置消化,我行房地産業務将保持資産質量穩定、風險成本可控。" 鄒積敏說。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作者: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