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陳 芳
運營 | 劉 珊
近日,A 股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意欲前往香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引發關注。其公告稱,基于深化全球戰略布局的需要,美的集團或将在未來登陸港股,本次拟發行規模預計不超過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的 10%。
若此次二次上市成功,基于其 A 股超 3800 億元的市值,美的在港 IPO 或将成爲今年最大規模發行。有數據統計,2023 年以來,港交所還尚未有任何 10 億美元或以上的标的上市,也沒有達到或超過 30 億美元的交易。
作爲中國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美的的市占率比較穩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2 年,美的系家用空調、台式泛微波等 6 個品類在中國線上與線下的市場份額均位列行業第一。
不過在另一方面,美的集團也陷入了低增速周期。2022 年,美的集團的營收增速爲 0.79%,爲近十年來最低,此外,其家用電器銷量增速爲 -2.65%,出現了其上市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另據界 . 面新聞報道,美的集團還從去年 3 月起開始裁員,裁員幾乎波及每個事業群。内部人士估計,除工廠員工外,整體裁員比例在 20% 上下。在當時,美的集團一位被優化員工在内部論壇上的言論還曾一度引發軒然大波,董事長方洪波還親自回應 " 艱難選擇,深感慚愧 "。
▲(方洪波。圖源 / 視覺中國)這與中國家電行業逐漸增速見頂的行業背景不無關系。《2022 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家電行業銷售規模 7307.2 億元,同比下降 9.5%,整體市場出現萎縮。
在此背景下,出海成爲了中國家電品牌們的必争之地。早在 2006 年,美的就開啓了海外建廠之路,随後,美的不斷在海外開展一系列并購業務,分别收購了埃及空調品牌 Miraco、德國庫卡機器人、意大利空調品牌 Clivet 以及日本東芝等一系列海外家電品牌。
美的的海外業務比重也在明顯增加,2022 年,美的的海外業務占比達到了 41.48%,營收同比增長了 3.63%,而國内業務的營收則同比下降了 1.13%。報告期内,美的還稱,在全球擁有約 200 家子公司,在海外設有 20 個研發中心和 18 個主要生産基地,海外員工約 3 萬人,海外電商業務也同比增長了 14%。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美的的出海之路仍面臨着不小的競争壓力,從 2022 年海外銷售的營收占比來看,海爾智家占比最高,已經超過了總業務營收的 50%,海信家電緊随其後,爲 33.56%。赴港二次上市,無異于是在海外市場打開美的知名度的好時機,家電行業資深産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在競争逐漸激烈的國外市場,美的赴港 IPO 也将增加美的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的參與,進一步提升股票的市場價值。
在 2022 年度股東大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曾表示,家電在中國經過 40 多年發展,已進入了成熟期,之後将進入衰退期。他稱,家電存量市場的空間有限,美的要做百年企業,必須要從勞動密集型的家電産業要轉型升級到新的産業。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方洪波再次透露,美的去年 " 第二曲線 "To B 業務營收已經将近 900 億元,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儲能)三大業務平均增速超過 20%,已成爲公司新增長點,要通過 " 并購、自主研發各種方式一起上 "。
在 " 第二曲線 " 的戰略目标下,美的近幾年在資本市場的動作頻頻。2020 年以來,美的先後控股了合康新能、萬東醫療、科陸電子 3 家市值相加近三百億的 A 股公司。其中,合康新能布局工業自動化控制業務、萬東醫療爲醫療器械賽道、科陸電子則從事智能電網、新能源及綜合能源服務三大業務。
不過這三家公司業績表現并不佳。合康新能 2020 年被收購後,當年淨虧損 5.15 億元,2022 年和 2023 年一季度,淨利潤分别約 2564 萬元和 66 萬元;萬東醫療近兩年的淨利潤分别同比下滑約 17% 和 4%;科陸電子則在持續虧損,2023 年上半年預計虧損 1-1.5 億元。
▲(圖源 / 視覺中國)此外,美的也正打破原有的大鍋飯模式,不斷拆分旗下子業務以尋求上市。僅在今年,美的就拆分了 " 美智光電 " 和 " 安得智聯 " 兩家子公司,前者主營 LED 照明及家居智能前裝産品研産銷,目前已進入問詢階段,後者主營物流科技業務,剛于 7 月份開展上市籌備工作。
而這也不是美智光電第一次尋求上市了,早在 2020 年,美智光電就向深交所遞交過一次招股書,不過在曆經三輪證監會問詢後,美智光電最終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
" 不斷拆分上市,既有助于美的集團融進更多的資金,也有利于激勵美的内部核心高管,實現個股套現增值 ",梁振鵬表示。從财報來看,美的的現金流還算充裕,并不缺錢。截至 2023 年第一季度末,美的集團的貨币資金爲 589.75 億元,占總資産的 13.37%。資産負債率爲 63.40%,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均大于 1,意味着美的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強。
在經曆了去年 " 關停并轉 " 的陣痛後,方洪波曾在股東大會上反思," 新消費的浪潮把我們裹挾進去,每個事業部都做了很多,今天回過頭重新看,這些東西有些是泡沫,有些即使是創新也不是美的的特長,因爲叠代快、創新速度快、産品生命周期短,昙花一現,可能一年兩年就沒了。"
曾被 " 小家電浪潮 " 困住的美的集團,如今正堅持邁向 B 端業務的轉型,而這種多元化布局是否向内帶來第二曲線的穩健增長,穿越成長周期,仍然有待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