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在 KTV 唱得滿臉投入,卻被一群阿姨突然切歌;
演唱會一票難求的黃绮珊,在小學生們眼裏就變成了 " 黃奶奶 "。
對于這個對方并不認識她,黃绮珊沒有絲毫不高興,反而笑出幾分暖意。
這樣的落差在内娛綜藝裏算不算有點意外?
在 4 月 10 日收官的《百川綜藝季》中,這都是尋常。
不僅僅是讓明星們心甘情願卸下外界定義的标簽,也讓如今的代際溝通尋找到新的表達方式,獨居老人們的潮流刷新了外界的認知。
突破圈層的次元壁,讓不同的人的溝通變得零距離,由六個國内頂尖綜藝團隊打造六檔風格迥異的綜藝組成的 " 綜藝季 " 也猶如一場實驗,從不同側面探索出綜藝的新邊界。
不走尋常路,但真的摸到了綜藝圈全新的可能性。
目前這個全新的嘗試,口碑分達到 7.1,也足以說明這場實驗算得上成功。
當藝人和素人真的打破了次元壁
讓明星們妝容精緻的戴着口罩、墨鏡混進人群,然後迅速被發現。
這是如今綜藝裏明星們最喜歡玩的 " 驚喜 " 方式之一。
但是在《百川綜藝季》的《百川樂時空》中,任賢齊戴着口罩在出現在素人們身邊時,不僅僅是一秒鍾就被認出。
對他有了解的素人們爲他的到來驚喜不已,但也有小女孩面對他追問是否認識海報上的哥哥時,直言:" 我不認識。"
不被觀衆認知,是許多藝人都會認可的尴尬時刻。
對于任賢齊來說,他迅速扭轉了局面,并沒有帶着明星包袱,而是感慨着自己的歌要比這些年輕人還要年長,他話鋒一轉則好奇如今年輕人們的喜好,也打開了這些青年們的話匣子。
不僅僅是任賢齊,當鄭鈞鄭鈞面對 00 後們的陌生,這個搖滾浪子也絲毫沒有怒氣,而是笃定被遺忘是意料之中,這就是時代的腳步。
用鄭鈞的話來說,他的兒子如今對他的了解基本都是通過他參加的音樂類綜藝,這也是鄭鈞這幾年頻繁參加綜藝的原因,因爲他渴望被他的孩子了解,他也真的很想了解這些年輕的孩子們,跨過年齡差,他用自己的真誠努力去建立起他們溝通的橋梁。
打破傳統意義裏明星和素人的對話,這就變成了一場雙向溝通。
不僅僅于以歌會友,還是突破各自身份标簽後的平等交流。
是的,當習慣性的仰望太久後,這樣沒有芥蒂的對話就足夠生動。
就好比詹雯婷忘情高歌《我們的愛》,但是 10 歲的小女孩對她說," 你比原唱的聲音要沙啞一點 "。
22 歲的女孩聽完後,除開感慨 " 你肯定比我唱得好 ",卻好奇爲什麽這個女孩的抖音播放量如此之高。
她并不認識這位原唱,甚至詹雯婷說 " 我就是飛兒樂團原本的主唱 ",女孩自顧自地躺在沙發上,毫不猶豫地說 " 我不信 "。
詹雯婷拿出曾經的宣傳照對比容貌,但女孩的答案依然是:" 還好吧,也不是很像。"
一個藝人社死的瞬間不過于此,但也正是因爲這份不認識,讓詹雯婷沒有了歌手的包袱。
她努力地介紹着自己的名字拆開來可以理解是 " 站在雲端上唱歌的小鳥 " 的意思,也因此曾經叫做 " 飛 ",如今則回歸詹雯婷的本名重新出發。她如同一個夏令營的同學初見面時的仔細介紹,這才讓他們一點點彼此認識。
當然也有歌迷佯裝成根本不認識詹雯婷,卻在相處後留下一封信來表達心意,其中的真情和不願過多打擾的分寸感,讓她哭得連話都說不清楚。
在當下的綜藝模式裏,藝人都站在光環下,往往都被褒獎簇擁。
可當他們不再被素人們熟悉,這些定義就都被推翻,互不相識的設定讓他們之間絲毫沒有了客套的恭維,反而都露出了不需要僞裝的那一面。
王源和一群阿姨們一同 K 歌,他努力拿捏着每個發音,不同于演唱會上收獲歌迷的尖叫,阿姨們則像聽隔壁孩子們表演的長輩,認真地建議他有幾個地方的曲調應該要修改,這樣才更容易上口。
阿姨們不懂音樂,也并不認識王源,但是她們的答案隻是作爲一個聽衆,沒有任何成見和濾鏡,單純給出自己的感受。
這些不夠專業卻很真實的意見讓王源聽得很認真,一度陷入沉思地點頭。
很多藝人都會說當你出名後就很難聽到真實的意見,因爲身邊人和粉絲都會鼓勵你,團隊也會極力呵護,但也形成了 " 真空 " 環境。
如果颠覆了這個固化模式,讓明星變成普通的歌者,讓聽衆可以成爲對話者,他們的次元壁就打破了,真實的意見就紛沓而來,未必順耳,卻很真切。
節目組用了一個很聰明的方式讓藝人卸下标簽,在已經習以爲常的鏡頭前很罕見地釋放了本真。
真人秀裏的 " 真 " 被放大,但這就是如今綜藝市場的稀缺元素。
碎裂了代際屏障
之所以稱爲 " 季 ",并不僅僅将眼光局限于藝人,在代際綜藝不斷的當下,《百川綜藝季》也将視角瞄準了老人們的社交。
當下綜藝市場裏,年輕人們的戀綜、相親,甚至離婚後如何釋懷的各種題材頻出,但是卻極少有人關注老年人們的社交。
大爺們在公園裏瘋狂練單杠,大媽們在各種景點扯着絲巾拍照,這都成了一種刻闆印象。
《百川老朋友》裏卻展露了孑然不同的另一面,節目裏的獨居老人張建忠會每天清晨給朋友們發個信息,如同他三天沒有發,朋友們就一定會打電話或者前往找他,因爲擔心發生意外。
看起來樂呵呵的姜英策會感慨每逢過年過節便會感覺到孤獨。
經曆愛人離開的江蓉懷念着曾經病重被丈夫悉心照顧,一直認爲自己會先走一步,結果卻面對愛人離她先走。
但是,這些傷感并不影響這些叔叔阿姨們樂觀,因爲經曆過悲喜跌宕,他們更懂時光需要珍惜,每一天都要樂觀面對。
他們一起去地裏摘菜時,會因爲摘到不熟的茄子而互相調侃,也爲了釣一條魚而笑得像個孩子。
不同于他們和子女們溝通時總會擺出 " 我一切都好,不需要操心 " 的姿态,當同齡人們在一起後,他們的快樂和卸下心防會讓人窺見歲月流逝過後,他們内心也還有脆弱和被需要保護的時候,他們也依然渴望會時髦一把。
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潮流,如今年輕人們癡迷劇本殺、livehouse,他們的迪斯科舞會不隻是情懷,還有真正的熱愛。
爲了在舞會上能夠成爲最閃亮的仔,叔叔阿姨們做了最時髦的發型,還會穿上牛仔喇叭褲,複古潮流拿捏得十足到位。
外界認定他們年近黃昏,但誰的内心不是 18 歲?
隻有面對孩子時,這些叔叔阿姨們的另一面才會被激發,他們會因爲孩子的貼心話而激動飙淚,因爲想着如何靠近孩子而淚如雨下,這些也都是骨子裏的本色。
擊碎了大家的刻闆印象,這些叔叔阿姨們的生活雖隻是被短暫記錄,卻因爲真實而讓楊迪會悄悄抹眼角,趙小棠則直接飙淚。
作爲隔空旁觀的嘉賓,倪萍對于這些同齡人頗有共鳴,隻是她過往甚少提及,而以犀利理智而著稱的易立競則忍不住紅了眼眶。
這就是年齡溝壑帶來最直白的沖擊,我們總說父母不了解我們,但我們又有多了解他們呢?
丢下固有思維後,這樣短暫的兩期實驗性的節目卻展露了不同的老年人世界,被我們習慣性忽略了的世界。
未來綜藝出圈的密碼,已經找到
這幾年真人秀井噴,我們總是好奇節目越來越多,形式卻大同小異。
秀得越來越誇張,真卻漸漸少了。
往往一季節目出圈後,不斷的複制疊加就成了定式,這也決定了參與的嘉賓們都明白能從其中獲得什麽,逐漸就有了表演體質。
由綜藝圈曾經隻做過《火星情報局》、《越策越開心》、《中國好聲音》、《這就是街舞》等王牌節目的六個頂級節目團隊各自錄制六檔不同風格的短綜藝組成《百川綜藝季》,将不同風格的節目雜糅在一起的模式,更像内娛綜藝圈在開一個實驗室。
在這個系列裏,并沒有常規的淘汰、PK。
但因爲讓藝人們肆意玩耍,在《百川可逗鎮》意外展露了最真實的一面,蔡卓妍和鍾欣潼都禁不住感慨在不惑之年時會仔細考慮婚孕課題。
過往記者們難以撬開的話題,走出偶像包袱的她們并不設防。
在《百川高校聲》中,周筆暢和王源被來自校園的各路後輩折服,不是表面做戲的誇張,而是真的認可他們的表演,真誠的少年感卻讓他們都流露出最本真的欣賞,甚至是羨慕。
雖說是打出了 " 季 " 的概念,但《百川綜藝季》是将衆多綜藝尚未觸及的類型融合進行了一場實驗。
在《百川綜藝季》的概念曝光時,曾經有過很多業内人對于這個形式都感到一頭霧水。
要在一個欄目内裝下六檔孑然不同的綜藝,關于情感、關于壓力、關于代際、關于圈層的不同探索,這種實驗式模式讓很多綜藝人都表示難以想象,這讓人想到電視行業裏各個團隊錄樣片競标。
但當這個系列節目開始看片時,櫻桃的好朋友愛地人、流水紀和 E 姐都表示出非常驚喜,因爲細微的差别卻找到了節目内的 " 真 "。
這六檔節目看似迥異,細品卻能察覺出内核一緻,都在極力打破現有綜藝模式,努力在挖掘真人秀已經久違了 " 真 "。
其中包含了藝人的真誠、代際生活的真實、圈層标簽碎裂後的坦誠。
這些年,關于綜藝如何做才能出圈被各種讨論,《百川綜藝季》的實驗給出結果——真。
無關乎嘉賓的咖位、舞美到底要多炫酷,而是能否真誠的表達,丢掉套路。
這并不需要大刀闊斧的徹底改變,隻是将已經習以爲常的方式擯棄,新鮮感就油然而生。
從節目形式到節目呈現都在進行一場探索,這場大膽體驗的 " 綜藝季 " 落幕,但卻是抛磚引玉,也是爲接下來的綜藝圈有了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當實驗性話劇已經根深蒂固時,一直被認爲是熒屏弄潮兒們的綜藝人也可以思維打開,這就是真正的驚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