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10 月 14 日,證監會重磅宣布,提高融券保證金比例,并從融券端和出借端兩大方面對融券業務進行優化。投資者對後續的市場走勢原本充滿期待。但天不遂人願,10 月 16 日至 20 日,投資者又渡過了難熬的五天。10 月 20 日,滬指跌破了 3000 點的心理關口,"3000 點保衛戰 " 再度打響。
這是對任何投資者而言均充滿挑戰的時刻。空倉者等待入場時機卻擔心遭遇 " 最後一跌 ";有倉位甚至滿倉的投資者或 " 躺平 " 或醞釀 " 割肉 " 離場,但總有 " 關燈吃面 " 之感。
自 7 月 24 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 " 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 後,一晃即将滿三個月。這三個月時間,重磅政策頻出。8 月底,證監會階段性收緊 IPO 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态平衡,并進一步規範重要股東方減持行爲。9 月 8 日起,滬深北交易所下調融資保證金比例。在滬指跌破 3000 點之後,10 月 20 日,證監會再發分紅新規,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紅機制,進一步明确現金分紅導向,推動提高分紅水平,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7 月 24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表态是毋容置疑的 " 政策底 "。此後,表面上看,衆多政策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現階段投資者對 A 股信心尚未恢複。但筆者認爲,經曆了三個月的反複磨底,A 股迎來市場底爲期不遠。之前出台的諸多政策,很可能成爲市場信心的 " 加速器 "。
首先,經濟基本面複蘇是資本市場走強最強有力的支撐。從宏觀層面來看,9 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重返擴張區間,達到 50.2%,自 4 月以來首次回到榮枯線以上,且連續四個月環比回升;此外,剛剛過去的 " 十一 " 長假消費明顯複蘇,說明我國經濟恢複企穩,壓力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
其次,從重要機構投資行爲來看,已顯示出明顯爲市場 " 托底 " 的信号。10 月 11 日,彙金公司出手增持工農中建,并表态拟在未來 6 個月内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四大行股份。過去彙金公司曾有多次增持四大行 A 股的行爲,均位于市場底部區域。如 2008 年 9 月 18 日彙金出手增持四大行,2008 年 10 月 28 日滬指見底 1664 點。
第三,在減持新規下,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戴上 " 緊箍咒 "。與此同時,不少上市公司開始加入增持回購大軍,以提振市場信心,推動價值回歸。相關數據顯示,截至 10 月中旬,今年以來已有近 1100 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累計斥資超過 600 億元。此外,10 月以來,A 股上市公司密集發布股票回購預案,海天味業、寶鋼股份、東方證券等各大行業中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公司,進一步向投資者傳遞出上市公司維護股東利益的決心。
第四,與 7 月底的 " 政策底 " 相比,目前滬指雖跌破 3000 點,卻有一個積極信号:10 月 20 日,證券闆塊逆勢上漲,東财分類下的 50 家券商 / 參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中,僅有 9 隻出現下跌,多隻券商股逆勢活躍。錦龍股份漲停,國盛金控漲幅近 8%,證券指數漲幅達到 1.03%。
作爲 " 牛市旗手 ",證券闆塊走強可以起到激活人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3000 點關口證券闆塊帶頭反彈,可視作政策利好逐漸積聚後市場信心可能即将出現反轉的重大信号。
曆史往往都是相似的,但曆史不會簡單重複。每一次從政策底到市場底,宏觀經濟、市場環境、投資者心理都注定不會全然相同。市場底部的探明一定是各種合力的結果。但在政策底到市場底之間,市場情緒越發低迷的時候,投資者更應保持理性和耐心。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