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罵 " 戲精 "、" 野心婊 ",
又遭遇種種醜聞,頻曝黑料。
但大浪淘沙。
真正走到最後的,都是珍寶。
1
一直以來,章子怡以 " 狂 ",聞名圈内外。
眼神銳利,暗火熊熊,時刻準備着與人一決高下。
所以聲名不太好。
詐捐門、潑墨門事件,令她一地雞毛。
加上婚戀,又常年招緻非議。
粉絲有多少,黑粉就有多少。
但一代人慢慢長大,才發現:狂,也是一種态度。
因爲,狂需要資本。
需要一以貫之的熱情,需要不死的野心,始終燃燒的鬥志,終年不息的努力。
這一點,比之于道德完美,同樣難能可貴。
2
11 歲時,章子怡考上北京舞蹈學院附中。
成績斐然。
她曾拿下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優秀獎。
得獎,并不說明天分上乘,而是說明她拼命。
她的天分并不算好。入學第一年,兩門功課剛過及格線,極有可能被退學。
她不認輸。
也不認命。
此後開啓瘋狂逆襲模式。
練,練,一再地練。白天練,晚上練。
學校熄了燈,她怕開燈,被老師罵。就對着牆,在黑燈瞎火地練。
咬牙堅持了 6 年。
終于拿下桃李杯獎杯。
有些人,注定與衆不同。
注定會對命運施加于身的一切,都勇敢地、執着地說 " 不 "。
再用行動證明:我可以。我行。
3
1996 年,章子怡考上中央戲劇學院。
她以爲,苦日子終于結束。
但到了中戲後,才發現,表演與舞蹈一樣難。
甚至更難。
" 那時候看着天花闆,一直在祈禱今天夜裏會不會夢到明天的事。"
除了文化課,表演班的人都要早起,摸黑出門,站在小小的操場上吊嗓子,背無數的繞口令。
老師對他們說," 認真學,好好練,有一天張藝謀、陳凱歌就來了。"
大三的時候,張藝謀真的來了。
第一次找她拍廣告,黃了。
第二次找她拍城市戲,劇本不好,導演放棄。
第三次,闆上釘釘。《我的父親母親》。
電影在冬天開拍,章子怡被凍瘋了,穿了八條褲子。
開拍前,她提前一個月去鄉下體驗生活。
開拍後,她一口氣在雪地裏來回跑三千多米。
休息的時候,一碰到椅子,直接睡過去。
電影大紅大紫。
章子怡的努力也有了回報:
第五十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頒獎禮上,章子怡随劇組一起站在了國際大獎的舞台上。
她的死磕,她的認真,讓人印象深刻。
幾個月後,李安找到了她。
《卧虎藏龍》。
她與楊紫瓊的替身對戲。
替身一般都很猛。
一股勁兒使過來,一道劍光閃過,章子怡的指甲被整個削掉。
她忍着,接着拍。
心想:" 一個指頭被削掉了指甲,不還有其他九個嗎?"
一場戲下來,痛得已經麻木。
沒有冰塊,就挖了些雪敷上。
身體上的痛苦,不算什麽。
精神上的痛苦,才是壓垮她的稻草。
李安對章子怡,始終不滿意。
第一次,他看上的是舒淇,由于檔期問題,舒淇退出。
第二次,看上另一個女演員,由于訓練太苦,主動退出。
最後才找到章子怡。
進組後,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演的是玉嬌龍。
一個師傅告訴她," 我知道你演哪一個,好好練,演好了,是特别出彩的一個。"
于是,她每天訓練。
但每一天,她都能看見女演員們陸陸續續去見李安。
原來,導演還在試其他的女演員。
" 那對我來說是個無形的,很強大的動力了,也是壓力,壓力非常大。"
從此,她的目标就簡單化了:
努力去演,拼命诠釋,不要讓李安後悔選了她,而沒有選别人。
她提前去問武術指導,要練哪一個動作,然後不吃不喝地練。
半年時間,帶着傷,忍着痛,幾乎每天以淚洗面。
但也生生激出了玉嬌龍的傲氣與傲骨。
後來,李安在自傳《十年一覺電影夢》裏,談到《卧虎藏龍》時期的章子怡,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 純真是新人的長處之一,她尚未經曆太多社會跟演技的磨練。做一個表情或動作時,她是真的力不從心,想達到你的要求,有份誠懇,那個純真感就夠吃了。"
再後來,李安看了《一代宗師》,發郵件稱贊她," 表演有神采有韻味,壓抑中有美感還透着性感。"
她很高興,幾乎喜極而泣。
4
《卧虎藏龍》爲章子怡打開了國内外的市場。
《巅峰時刻》看上她。
但隻有兩句台詞,一個 apple,一個 out。
好萊塢轉了一圈,時間浪費了很多,人沒打上交道,英語也沒學會,章子怡很後悔。
《藝妓回憶錄》開拍,那是一部全程用英語對話的電影。
她開始苦練。
所有東西從頭學起,像小學生一樣。
那時候,章子怡覺得特别孤獨。
" 不是無助,不是沒人願意幫你,而是誰也幫不上忙,隻能靠自己的一天一天的練習,覺得自己特别渺小,扛不住。"
但。
骨子裏的硬氣一定要在。
她練出了一口流利英語,憑《藝妓回憶錄》入圍金球獎最佳女演員提名,還成爲奧斯卡終身評委。
短短幾年,《英雄》,《夜宴》,《十面埋伏》陸續上線,章子怡穩坐國内超一線大牌的位置。
面對名氣暴漲,她說:
" 表面看起來,我得到的一切是幸運。
但實際上,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未必會在你身上發生。
因爲就算你有這樣的機會,你也未必可以像我付出那麽多。"
十年前,野心寫在臉上。
十年後,她成爲野心本身。
其實,哪一個演員不想紅呢?
但天賦與野心、努力與鬥志,一下子,就會将人拉開距離。
但世人不願承認這些。
槍打出頭鳥,她一直活在争議中。
5
緊接着,就是源源不斷的黑料。
她與霍啓山交往。
她有了猶太富商男友 VIVI。手上的鴿子蛋,大到遮住了兩根指頭。沙灘裸照驚爆網絡。
後來,她做制片人,拍了一部小妞電影《非常完美》。
卻傳出與範冰冰不合。
再後來,她遇上了詐捐門與潑墨門,剛想喘口氣,男友就提出了分手。
一蹬,蹬巅峰。
一落,落千丈。
那段時間裏,章子怡無比落寞。
始終較着勁兒的女人,成爲了衆人口中的笑話。
但不屈的人,始終不屈。
她沒有退縮,重新回到戲裏,拍了電影《最愛》。
她演一個委屈的村婦,消瘦,隐忍,有點洩了氣的樣子。
這是一次風口浪尖的自救:
" 那段時間我不敢有自己的世界,是琴琴救了我一命。活在她的世界裏,跟她一起感受命運的曲折。她不是一個角色,她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陪伴我直到盡頭。"
她的低谷之路,走到了出口。
2010 年,章子怡接拍《一代宗師》。
王家衛的片子,文藝,深情,有調。
一拍就是三年。
" 她(宮二)在慢慢改變我的價值觀,她的忍耐力,她的堅定都在影響着我。
以前我是非常相信命運的一個人,但演完宮二,我就想,爲什麽我們自己不能是自己的命運呢?"
一切仿佛回到了過去。
全組演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爲練武功。
增加一天磨練,就多一份改變。
三年裏,張震練太極拳練出了一個武術冠軍。
三年裏,章子怡摸索出了一個完美的宮二。
宮二,就是章子怡的命。
宮二,說出了她想說的一切。
" 有些事,不在人事,而在天意。"
她回," 或許我就是天意。"
" 把這麽好的親事給退了,那可是回不了頭的。"
她回," 我隻能進,不能停。"
" 宮家六十四手是一座高山,不該就這樣煙消雲散。"
她回:" 武藝再高,高不過天。資質再厚,厚不過地。人生無常,沒有什麽可惜的。"
《一代宗師》之後,章子怡捧回了 12 座獎杯,穩坐金像獎、金馬獎雙料影後。
輸掉的東西,不是别人還的,是自己拿回來的。
戲中如此。
現實亦如此。
6
《一代宗師》之後,章子怡成就了宮二,自己也活開了。
面對绯聞,她選擇肆無忌憚地戀愛,想愛誰就愛誰。
出乎意料,她嫁給了汪峰。
婚後,她将小蘋果視如己出。
她生了自己的孩子,帶孩子去遊泳,散步,打疫苗。
她慢了下來。
慢慢走,不着急。
坑也是自己挖的。路是自己走的。走過來,才有資格把一切說得雲淡風輕。
有一年,芭莎慈善夜上,章子怡再次刷屏。
說話時,她在與劉嘉玲閑聊,嬉笑怒罵。
但到了拍照時,她再度野心乍現,她扯下外套,露出香肩。
依然野心勃勃。
這樣的女人,年輕時氣焰嚣張,沒有觀衆緣。
但時間推移,人們開始佩服她永不枯竭的自驅力,打不倒的态度,不涼的熱血。
說到底,沒有一個橫空出世的奇迹。
隻有有迹可尋的因果。
普通人如此,演員也是如此。
人們說,資本能捧紅一個人,但捧不出一個國際演員。
沒點真本事,無法走得遠。
沒點軸勁,無法幹得長。
在這一點上,章子怡值得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