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是零售業的轉折之年,阿裏最近的動作讓這種轉折呈現得更加清晰。
12 月 17 日,阿裏巴巴出售銀泰的事情終于浮上水面。即便預計虧損 93 億元,阿裏也要把手上的銀泰股份全部出手,由此引起了不少關于 " 新零售 " 的關注。
這個概念在今天居然已經顯得有些古早了,以至于提到它,有些人并非不看好,而是認爲沒有再讨論的必要。
事實上,盡管阿裏自身的 " 新零售 " 沒達預期,但零售行業的變革大緻延續了馬雲判斷的方向。隻不過今後推動傳統零售行業變革的主力,可能要回歸于線下零售巨頭本身。
如果八年前轟轟烈烈的并購是互聯網公司主導的 " 互聯網 +",那今天的各種重新的組合梳理,就是零售行業回到零售本身的 " 互聯網 -"。人們終于明白,新零售也依然是零售,而不是互聯網。零售行業正回到零售行業自己手裏。
新零售野心折戟,阿裏開始瘦身
8 年前,馬雲在阿裏巴巴雲栖大會上提出 " 五新 " 變革," 新零售 " 是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個。
不過關于新零售的定義,馬雲沒說清楚,隻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然後勸告大家," 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
這句話現在依然有效,但在當時更有價值。因爲零售行業正處在一個不得不變的時期。
在線下,受電商沖擊,關店潮一波接着一波。據聯商網的不完全統計,2016 年全年,在百貨、購物中心以及大型超市業态中,46 家公司共關閉了 185 家門店,其中包括一些知名龍頭,比如沃爾瑪關店 13 家,華潤萬家關店 12 家。
在線上,電商本身的增速逐步放緩,行業競争加劇,同樣迎來拐點。
大家都需要找增量。而報團取暖,争取 "1+1>2",成了可行之道。于是新零售概念迅速傳開,巨頭加速布局。
對阿裏來說,在百貨業态中,銀泰成了承接其新零售雄心的主要載體。而且兩者早有聯系。
2013 年,阿裏同一衆企業合資成立菜鳥,銀泰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2014 年,阿裏巴巴便以 53.7 億港币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到了 2017 年,阿裏巴巴進一步了聯同銀泰創始人沈國軍,完成了銀泰商業的私有化,并成了銀泰商業的控股股東。
外界普遍認爲,阿裏是要把銀泰商業打造成一個百貨業态的新零售模版。實際上,時任阿裏 CEO 的張勇曾明确給出銀泰定位,那就是阿裏進行 " 零售商業線上線下融合創新 " 的平台。
此外,阿裏在那些年入股蘇甯、聯華超市、三江購物、高鑫零售等多家超市,推動盒馬鮮生探索新的生鮮零售業态,都彰顯了它的勃勃野心。
而在阿裏之外,騰訊與京東一樣通過投資入股等方式在新零售領域全面鋪開。
按照常理,互聯網巨頭有錢、有數據、有技術,在它們的加持下,線下零售應該會大有起色。這不僅是普通人的想法,一些專家也是這樣看。有相關研究指出,這輪新零售浪潮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将由互聯網巨頭引領。
但不巧的是,後來疫情爆發,整個消費環境大變,線下業态遭受全面打擊,加上電商格局被拼多多和抖音這樣的新勢力沖擊,于是原本新零售領域的主要玩家,共同迎接了新的變局。
尤其是阿裏,作爲電商龍頭的地位受到威脅。
根據華泰證券報告,在阿裏完成銀泰商業控股的 2017 年,淘天在電商市場的份額占比達到 70% 以上,但到了 2023 年,淘天市場份額下滑到了 40% 以下。
這時候,大費周章去謀算錦上添花的增量空間,就成了不現實的目标。阿裏必須調整,來聚焦核心戰場。
在今年 2 月财報後的電話會議上,阿裏方面明确表示,公司的資産負債表上還有大量傳統實體零售業務,它們并非公司核心業務,會逐漸退出。
顯然,之前的新零售戰略沒辦法繼續了。
所以阿裏清倉銀泰,市場并不意外。大家已經把焦點轉移到阿裏接下來的動作。比如,什麽時候出售高鑫零售,也就是大潤發的母公司。
零售行業,傳統巨頭開始站上 C 位
在銀泰商業上虧 90 多億,直觀地展示了新零售布局給阿裏的負擔。而高鑫零售,更清楚地說明了阿裏新零售戰略的效用。
同在 2017 年,阿裏以大約 28.8 億美元的價格,拿下高鑫零售約 36% 的股份,後來又在 2020 年追加投資,完成控股。但從 2017 年到 2024 财年(即 2023 年 4 月到 2024 年 3 月),高鑫零售的營收從 1023 億元縮水到 726 億元。
雖然阿裏曾表示,與高鑫零售合作的最初設想,已經全部變成了現實。
比如,站在當時的節點,高鑫零售旗下大潤發和歐尚超市近 500 家門店已經全面實現在線化,并接入餓了幺、淘鮮達和天貓超市共享庫存業務;所有門店都提供門店 5 公裏範圍内 1 小時達配送,其中 180 家門店支持 20 公裏範圍内半日達服務。
但從高鑫零售自身的業績看,這番新零售改造并不順利。
阿裏具備的資源不可謂不多,那麽問題出在什麽地方?答案或許很簡單——懂線上生意的互聯網巨頭,未必比足夠了解線下的零售生意。
實際上,今年零售行業另一條故事線,就是線下巨頭走到了商業舞台中心,拿到了更多流量和贊譽。
最明顯的例子是胖東來。
在之前名創優品宣布入股永輝時,我們曾做過對線下超市業态的分析。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文件來看,2023 年,我國超市 Top100 企業整體表現不佳,對比上年的超市 Top100,銷售規模和門店總數分别下降 7.3% 和 16.2%。
但胖東來是例外。它不僅在消費者眼中的人氣越來越高,也用足夠硬的業績讓同行折服。
從單店盈利能力看,胖東來是國内最賺錢的超市。用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的話來說,胖東來也是中國坪效和人效最高的零售企業。
而回到對傳統零售業的改造,阿裏和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巨頭辦不到的事情,胖東來做到了。
胖東來正在幫助永輝進行調改,根據之前永輝公布的數據,其調改首店," 鄭州信萬廣場店 " 經過 19 天閉店調改後,恢複營業首日的銷售額達到了 188 萬元,是調改之前日均銷售額近 14 倍;人流近 1.3 萬,是調改前日均客流的 5.3 倍。
這直接給了葉國富投資永輝的信心。他判斷,中國線下超市正面臨着結構性的供給側出清,我們正見證以胖東來爲主要代表的,一批國内超市掀起的變革。
這也說明,相對于從線上跨界過來的巨頭,大概還是真正紮根線下零售的圈内人,更懂這門生意。
實際上,當我們回顧新零售發展,它在本質上遵循了 " 互聯網 +" 的邏輯,強調的是以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經驗,來改造傳統業态。
但當傳統企業寄身于互聯網巨頭的羽翼之下,其發展也就受制于巨頭整體的發展戰略。兩者對零售的認知,以及各自的發展利益,未必一緻。
高鑫零售的一件小事或許可作說明。
發布 2023 财年年報時,高鑫零售的 CEO 是來自阿裏方面的林小海。在年報的主席報告中,高鑫零售董事會主席黃明端用了 " 快速叠代 "" 重構 "" 全鏈路優化 " 這樣的話術,讓人感覺非常互聯網。盡管當年業績下滑,但報告的基調樂觀積極。
到了發布 2024 财年年報,恰好林小海辭任不久,公司 CEO 換成了高鑫的元老人物沈輝,黃明端主席報告的措辭也實現了去互聯網化。
這一年高鑫零售的業績更不好看,黃明端也不再遮掩。他直白地說," 高鑫零售走了一些彎路 ",新一年将 " 着力于重回零售本質 "。
這兩份報告的措辭變化,同樣是當下零售行業轉折,最鮮明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