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甄嬛傳 AI 版 》又雙叒反轉了。。
咱們書接上回。
上次我們聊到, AI 圈子頂流男星 OpenAI 公司的 CEO 奧特曼,一夜之間被掃地出門了。
走的時候,連帶着把自己的好哥們董事會主席格雷格 · 布羅克曼,一起薅下台了。
這事讓整個 AI 圈子沸騰了一整天,至于他們爲啥會被 " 失業 " ,官方給的說法是奧特曼這人不夠坦誠。
但是,一個 AI 圈子裏的頂流退場,用一句輕飄飄的 " 不夠誠實 " ,肯定是搪塞不過去的。
所以,這兩天各種猜測滿天飛,真假消息混着來。
世超前兩天也根據已有的爆料消息,簡單地分析了一下。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董事會的理念出現了分歧。
以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 爲首的人,覺得公司作爲一個非營利性的公益組織,被奧特曼搞得商業氣息過重了。
而奧特曼其實算是拯救過 OpenAI 的存在,因爲融不到錢, OpenAI 一度要幹不下去了。
但奧特曼不僅搞到了足夠支撐 OpenAI 研究的錢,現在他領導成立的營利性子公司 OpenAI Global ,估值都已經超過 800 億美元了。
不過,在 OpenAI 現在已經名聲大噪,完全不愁錢的時候,奧特曼依然保持自己激進的搞錢态度。
他既想從中東融幾百億美元造 AI 芯片,來對抗英偉達,又打算和蘋果一起搞 AI 硬件等等。
公司裏的保守派卻不大認同,覺得應該靜下心來,好好評估研究項目,不能忘記了自己 " 非營利 " 的初心。
實際上,營利和非營利派别的對抗,一直以來就是紛争頻發的高危地帶。
因爲商業化問題,鬧掰的合夥人有太多太多。
所以,這事一開始還在世超可以預料的範圍内。當時,我們也給出了自己猜測,覺得奧特曼時代基本算是結束了。
結果稿子發完的第二天,所有網友都變小醜了。
這邊咱還在分析 " 分手 " 原因、預測公司未來走向。
那邊奧特曼和格雷格這倆小子變卦了,開始在推特上熱情表白 OpenAI 團隊。
仿佛之前的糾紛和扯皮,就像沒發生過一樣。
原來當真了的隻有網友嗎。。
不僅是奧特曼,在 OpenAI 這邊的風向,似乎也改變了。
甚至,有消息說,之前 " 政變上位 " 的 CEO 米拉,考慮重新聘請奧特曼和格雷格。
這個消息并不是毫無根據,因爲米拉都在推特給這哥倆抛出友好的小愛心了。
也是從那之後,形勢就往奧特曼 " 強勢回歸 " 的方向演進。
今天上午,奧特曼直接曬出了一張和 OpenAI 訪客工牌合影的自拍照。
還配文表示,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戴訪客牌,震撼了整個互聯網。。
實際上,在宣布奧特曼被罷免的當天,彭博社就爆料說 OpenAI 的投資方在給董事會施壓,希望他們把奧特曼撈回來。
不僅如此,連很多員工也是站隊在奧特曼這邊。
這次,奧特曼出現在 OpenAI ,大概率是參加資方撮合的一場雙方談判。
一旦兩邊談妥了,就是恭迎奧貴妃回宮。
看着奧貴妃如此斬釘截鐵、勝券在握的樣子,網友們又覺得回歸這事穩了。
甚至大家開始把他跟同樣掃地出門,又榮耀回宮的喬布斯類比,出現了 " 喬布斯花了 12 年時間,AI 界奧本海默隻用了兩天 " 的說法。
但,當大家慢慢接受奧特曼要回歸的事實時,劇情又 180 度大反轉,談判徹底破裂了。
奧特曼和格雷格徹底敲定了,不會再重返 OpenAI 了。
而且,是幾乎沒有再反轉的可能性。
因爲他們不僅不會回歸,還在幾個小時之後,正式宣布自己加入了微軟。微軟聘請哥倆,來領導一個新的 AI 研究團隊。
沒想到,最後挖牆腳的是微軟。這消息一出,微軟股價在盤前馬上漲了 2% ,好一個爲了股價拼了。
反觀 OpenAI 這邊,也宣布了走馬上任的第三人 CEO 。
他們找到了亞馬遜直播平台 Twitch 的前任 CEO Emmett Shear ,來接下這個攤子。
現在在社交網絡上,兩邊就是完全割裂的兩種狀态。
新 CEO 這邊忙着穩定軍心,表示不是因爲安全問題鬧掰的,另外讓大家對大模型商業化放心。
奧特曼則是忙着隔空嘲諷前司,并且支持他的 OpenAI 員工,也在推特上刷屏發布 " OpenAI is nothing without its people " 。
大家仔細觀察這張圖,會發現裏面還有之前 " 政變上位 " 的 CEO 米拉。。
好家夥,連 OpenAI 找的繼任者,都被策反去了。
而随着輿論的進一步發酵,更多關于事件始末的消息被曝光了出來。
人們發現,一切糾紛的罪魁禍首,或許是今年大熱的—— ChatGPT 。
《 大西洋月刊 》采訪了 10 位 OpenAI 的前任和現任員工之後,發現 ChatGPT 實際上是一個緊急開發和上架的半成品。
原因是奧特曼他們獲知 Anthropic ,這個由 OpenAI 的前員工創立的公司,準備推出一個聊天機器人 Chatbot 。
所以,爲了提前截胡,在奧特曼等高層要求下,公司匆忙開發和上架了 ChatGPT 。
當時隻是爲了當做 " 研究展示 " ,沒想到就這樣一夜爆火了。
面對巨大的流量,很多安全人員擔心會有濫用和安全問題,但奧特曼認爲要乘這股勢頭加速商業化。
兩方的觀點,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就出現了嚴重的分歧。
而不滿也一步步積累,直到最近才徹底浮出水面,被大夥們所得知。
或許,随着事件繼續發展,還會有更多的内幕被披露出來。
不過這場反轉大戲,随着奧特曼去向的塵埃落定,算是暫時落下了帷幕。
對于這次的觀影體驗,我們編輯部的評價是:中國的短劇都得自愧不如。
由于劇本過于精彩,有人猜測說這會不會是 GPT-5 寫的劇本,這其實是一個軟廣。
不過調侃歸調侃,繞回事件本身來說。
這 3 天地震之後,未來的 AI 版圖很可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OpenAI 這邊,數名研究員離職跳槽,還失去了号召力超強的 CEO ,對公司來說肯定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連 Ilya Sutskever 自己都開始反思這次的行動和決定。
實際上,根據《 紐約雜志 》特約編輯爆料的一份 OpenAI 内部公開信顯示,包括 Ilya Sutskever 在内的 505 名員工,以辭職威脅董事會,要求恢複奧特曼的職務。。
雖然不清楚這樣的舉措,能不能挽回奧貴人的心,但就算奧特曼本人願意,微軟可能也不願意放人。。
畢竟,大夥們普遍認爲,這一波好戲之後,微軟或是最大赢家。
畢竟根據微軟 CEO 納德拉的說法,微軟和 OpenAI 之間的合作關系不會變( 至少短期不會變吧 ),并且還向 OpenAI 的新管理團隊示好。
另一方面,微軟可是得到了奧特曼和雷格 · 布羅克曼,屬于是一波成功的偷家。
要知道,微軟嘴上說是 OpenAI 的親密的夥伴。。。
但考慮到安全和數據問題,微軟還是一度在内部禁用過 ChatGPT ,反過來推薦員工使用 Bing Chat 。
說白了,就是飯碗要端在自己的手裏才吃得香。
至少從納德拉的推文 " 我們将麻溜地給他們提供成功所需的資源 " ( We look forward to moving quickly to provide them with the resources needed for their success.)中,可以看出微軟可不想當一輩子隻當 AI 的合作夥伴。
而微軟對 AI 的決心,大家也有目共睹,從年初接二連三宣布要拿生成式 AI 革自家業務的命,不到 1 年的時間裏,微軟就已經從業務,深入到了整個 AI 鏈條,甚至還自研了 AI 芯片。
總之,這一波得到奧特曼的微軟血賺,奧特曼 + 微軟,也确實有不少空間值得我們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