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讓中國車市發生了許多難以預料的轉變。衆多合資企業因市場份額收窄加速轉型,造車新勢力在生存壓力下不斷求新求變。而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新能源風口是躍過去就可以脫胎換骨的龍門,也是一場不得不闖的生死關。
長城汽車早已嗅到了風中的硝煙。2020 年 7 月,長城汽車正值 30 周年,但其創始人魏建軍并未大肆慶祝,而是問出了一個問題:" 過分依賴前三十年,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
居安思危之下,長城汽車加速推進新能源轉型,扶持歐拉、沙龍品牌發展,爲高端品牌 WEY 和銷量主力哈弗 " 加電 "。近期,哈弗品牌在其新能源之夜上正式發布哈弗品牌全新新能源戰略,并推出了全新新能源産品——哈弗枭龍系列。
長城轉型,哈弗将作爲 " 金字塔尖 "
對于中國汽車史來說,哈弗品牌算得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因其産品經濟、實用,一直以來極受消費者喜愛。2016 年,哈弗品牌銷量規模達 93.8 萬台,月銷量規模突破 8 萬台,達到曆史;誕生于 2011 年的拳頭産品哈弗 H6 更是創下銷量傳奇,曾連續 100 個月位居中國 SUV 銷量第一。
但無論過去曾創下什麽樣的成績,都無法阻攔曆史的車輪駛近。因面世時間過長,哈弗 H6 的産品影響力逐漸不如往日。再加之比亞迪、埃安、哪吒等主打經濟型車的品牌不斷湧現,2022 年,哈弗品牌全年累計銷量降至 61.66 萬輛,同比下滑 19.93%,其中核心産品哈弗 H6 累計銷量跌至 28.8 萬輛,退居 SUV 銷量榜單第三名。
時間滑入 2023 年,新能源汽車開啓 " 淘汰賽 "。通用換帥、福特裁員、大衆轉型、沃爾沃 CEO 來内地參觀……生存壓力與番位壓力成爲了各企業頭上沉甸甸的一座山。魏建軍曾經發問的 " 長城汽車還能活過明年嗎 ",也從一句告誡變成了面對新能源的真實難關。
因此,長城汽車拿出了不破不立的堅決姿态,開始了新一輪品牌長征,而哈弗品牌則是這場長征中的重中之重。長城汽車 CGO 李瑞峰表示:品牌金字塔中的站位不同,哈弗作爲主品類,目的就是完成銷量和規模,所以一定會過度投放資源,來保證哈弗轉型的成功。
全新一代混動技術 + 營銷渠道 " 雙網模式 "
縱觀哈弗新能源之夜所講述的全部内容,會發現其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煥新。
首先是營銷渠道。爲了與傳統燃油車做出徹底的區隔、塑造品牌新形象,哈弗正在打造專屬、獨立的銷售服務渠道,形成 " 燃油網 + 新能源網 " 的雙網模式。截至 5 月初,已有 150 家全新、獨立的哈弗新能源渠道落成。至 2023 年底,哈弗新能源品牌渠道将實現覆蓋 200+ 地市,800+ 家店面投入運營。
其次是拳頭産品的重新塑造。哈弗通過技術降本、科技增配的産品戰略,推出哈弗枭龍、哈弗枭龍 MAX 兩款重磅車型,打響了哈弗轉戰新能源賽道的 " 關鍵一槍 "。
在價位上,新車相較于比亞迪宋更具優勢,官方指導價爲 13.98 萬 -17.98 萬元;在配置上,哈弗枭龍 MAX 搭載全新一代 Coffee OS 智能座艙系統、咖啡智能駕駛系統、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 Hi4,可以說集哈弗頂尖技術于一身。
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 Hi4 不止是哈弗枭龍系列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也是哈弗品牌下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
作爲長城汽車爲滿足新能源時代用戶更高訴求而專屬打造的新一代混動技術,全新 Hi4 采用三動力源雙軸分布的混動 " 新構型 ",拓寬了用戶出行場景;實現了 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的新突破,能夠有效提升操控穩定性和駕駛安全性;機電耦合傳動系統創下新高度,實現發動機直驅近全速域的工況覆蓋,滿足用戶全場景的駕駛需求;還獨創了智能能量管理系統,可實現 "3 擎 9 模 " 動力模式靈活切換。
在經濟性上,全新 Hi4 通過發動機 + 雙電機三動力源雙軸分布的混動 " 新構型 ",相比現有三電機混動四驅系統具備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優勢,實現 " 四驅的體驗,兩驅的價格 "。
在使用過程中,搭載全新 Hi4 技術的哈弗枭龍 MAX 車型 WLTC 綜合油耗僅爲 1.78L/100km,WLTC 饋電油耗低至 5.5L/100km,性價比進一步提升。
據相關消息,哈弗枭龍 MAX 上市之前,小定訂單已經超過 1.5 萬。這一銷量成績足以證明市場對于哈弗品牌全新變革與全新技術平台的認可。值得一提的是,4 月份,哈弗品牌單月銷售也出現回升,實現新車銷量 52264 輛,同比增長 79.45%,環比增長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