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钛礦進展速度又超了市場預期。
協鑫光電在鈣钛礦太陽能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創造了全球第一塊鈣钛礦疊層組件,效率達到 26.17%。同時,協鑫光電的單結商用組件效率已達到 18%,符合晶矽太陽能技術的競争水平。
同時,京東方和比亞迪宣布進軍鈣钛礦領域,表明鈣钛礦技術正走向商業化,預示着鈣钛礦太陽能技術的商業化時刻可能到了。
效率突破 26.17%,協鑫創造全球第一塊鈣钛礦疊層組件
11 月 30 日協鑫光電披露其疊層組件(279mm*370mm)效率達到 26.17%,并獲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認證,同時表示将持續在面積和效率上雙管齊下,力争突破 26%(1000mm×2000mm)這一商業化起點。
而在一周前,協鑫光電與極電光能陸續公布,其單結商用尺寸(1000mm*2000mm)組件突破 18%,鈣钛礦疊層組件初始亮相即達到 26.17%,直接超越晶矽效率,标志着鈣钛礦已經達到了可以和晶矽競争的門檻。
見智研究認爲,當前,光伏電池技術正經曆着重要的叠代期。N 型路線的晶矽電池,特别是 TOPCon 技術,因其高性價比而迅速占據市場份額,2022-2023 年均爲 TOPCon 的放量和紅利期。企業如晶科能源和鈞達股份等 TOPCon 支持者,今年業績表現出色。
然而,光伏電池技術格局變化迅速。随着 2024 年大規模 TOPCon 産能落地,可能出現産能過剩,導緻對 PERC 電池技術的溢價和盈利優勢減弱。
在 TOPCon 與 HJT 技術的競争中,隆基宣布 BC 電池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表明光伏電池技術仍處于多元并存、尚未形成主流的階段。當前,光伏電池技術發展正處于 " 百家争鳴 " 的狀态。
目前,晶矽電池技術的效率天花闆相對較低,無論是 TOPCon 還是 HJT,理論效率都難以超過 30%。爲了進一步提高效率,與鈣钛礦電池結合制作疊層電池成爲了一個重要趨勢。然而,由于鈣钛礦技術在近兩年仍處于技術突破期,并未在量産實力上形成絕對優勢,這導緻晶矽電池技術呈現多元并存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晶矽各技術路線各有優劣,暫時無法形成明顯的技術優勢壓制對方。
協鑫近期宣布的鈣钛礦疊層組件效率達到 26.17%,标志着鈣钛礦技術在光伏電池領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此前,市場上尚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鈣钛礦疊層組件,而協鑫的這一成果不僅在效率上取得了顯著提升,也預示着鈣钛礦技術的實用化和商業化前景。
鈣钛礦技術之前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在規模化生産時,從小面積轉向大面積生産可能導緻效率和良率下降。但協鑫的最新進展表明,如果他們能在明年實現 1000mm×2000mm 尺寸的疊層組件,并達到 26% 的量産效率,那麽鈣钛礦技術的量産進程可能比預期更早實現。
産業化加快,跨界者紛紛湧入
鈣钛礦光伏技術的效率突破吸引了衆多企業的關注和投資,加速了該領域的技術發展和産業化進程。九曜光電的成立和其完成的數千億天使輪融資是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标志,這些資金将投入到反式鈣钛礦太陽能光伏組件的 MW 級生産線建設中,加速鈣钛礦技術從實驗室到工業規模生産的轉變。
除了專注于鈣钛礦研究的企業加速發展外,其他行業的領先企業也開始跨界進入鈣钛礦領域。這種跨界湧入更是反映了市場對其長期發展前景的樂觀态度。
1、車企們也偏愛鈣钛礦
11 月 17 日比亞迪表示已擁有專業的鈣钛礦太陽能技術研發團隊,并将在研發方面不斷加大投入,成立光伏技術研究院,以實現降本增效目标。
但實際上比亞迪在光伏領域早有布局,根據其 2023 年半年報顯示,其在光伏矽片、電池片、組件、光伏系統等全産業鏈布局,也在晶矽 N 型技術持續投入研究,此次官宣,意味着後續将加大鈣钛礦領域的布局。
不止比亞迪,長城汽車,豐田汽車,等企業今年陸續官宣入局鈣钛礦。
2022 年 3 月,長城汽車宣布布局鈣钛礦。幾個月後,長城汽車又宣布與江蘇省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協議,計劃投資 30 億元建設全球首條 GW 級鈣钛礦光伏組件及 BIPV 産品生産線、100 噸鈣钛礦量子點生産線、全球創新中心及總部大樓。今年 4 月項目正式開工。
2023 年 6 月 27 日,豐田汽車與日本初創企業 Enecoat Technologies 宣布,雙方将合作研發鈣钛礦型光伏電池,并計劃在 2030 年前将其應用于純電動汽車的車頂等部位。
2、面闆龍頭也跨界鈣钛礦
近日消息顯示,面闆龍頭的京東方也進軍鈣钛礦了。
京東方作爲一家全球顯示面闆龍頭,2023 前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下滑 80%。跨界進入鈣钛礦行業也令市場詫異。但無疑面闆龍頭也看好這一産業未來趨勢。
總結
鈣钛礦光伏技術的産業化進展顯示,這一領域正處于量産的前夕。盡管目前尚未有實際産量和業績落地,但多個行業的龍頭企業紛紛涉足鈣钛礦領域,以及協鑫光電在鈣钛礦技術上取得的階段性突破,都預示着鈣钛礦在光伏電池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當前,晶矽電池雖然占據了光伏市場的主導地位,但其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已接近天花闆。随着技術的成熟和量産的實現,預計鈣钛礦将對現有的晶矽電池形成重要的補充和挑戰,推動整個光伏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