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何銘亮
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連續三年打破了曆史紀錄。1 月 19 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指出,2023 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 57.9% 至 491 萬輛,首次躍居全球第一。
1 月 17 日,江南造船爲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上汽安吉物流 ")制造的 7600 車位 LNG 雙燃料遠洋汽車運輸船(滾裝船),正式被命名爲 " 上汽安吉申誠 ",并開啓了首航之旅。
上汽安吉申誠号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
上汽集團常年霸榜中國汽車出口量第一,上汽安吉物流則建成了國内最大汽車企業自營船隊,江南造船爲國内頂級船廠之一,三方的合作在汽車出口連創新高的背景下又擦出什麽新火花?
國産化程度高的汽車運輸船
1 月 17 日,上海海通國際碼頭上方晴空萬裏,一排排等待出口的汽車整齊停放,等待裝船上車。這艘 " 上汽安吉申誠 " 号以嶄新的姿态停靠在岸邊,當天下午在經曆了命名儀式之後正式開啓首航。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
該船是第一個由中國船東投資的全球現役裝載量最大的 LNG 雙燃料滾裝船項目,将由上汽安吉物流下屬的安吉航運運營。
從船舶特點來看,該船是國際遠洋的主流船型,可滿足北美、歐洲、澳新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2030 年環保和排放要求,降低碳排放約 30%。以往返一次歐洲爲例,預估碳排放降低 1300 噸,相當于 50 萬棵樹。
據江南造船方面介紹,該船國産化程度較高,首次實現核心設備國産化,在自主知識産權方面,關鍵性的 WinGD X-DF 主機及 iCER 系統、LNG 圍護和供氣系統、滾裝設備系統均爲國産。
另外,江南造船也借該船開創了汽車運輸船系列船建造模式的提速先河," 上汽安吉申誠 " 号提前 16 天交付——這在近年船期、人手緊張的造船業來說并不容易。
1 月 17 日,江南造船 7600 車汽車運輸船總建造師張展飛接受時代财經采訪時表示," 項目團隊以規程化作業,推動艉門制作周期從 75 天提速到 65 天,該船取得新的突破;通過作業流程優化取得艉門船台階段收放的突破,不僅實現下水第一時間打通主通道,而且直接節約碼頭浮吊租賃成本。"
張展飛還稱," 上汽安吉申誠 " 号船艙内分 ABCDE 五個區域,其中 E 區裝載新能源汽車,E 區域共有三層,E 區内電氣設備也均改成了防爆設備,等級 CT3。"
上汽安吉物流總經理金麒也在 1 月 17 日對媒體表示,"(這次這艘船)是我們與上海船舶設計院一起聯合開發的,對空間做了最大化的利用,也将新能源車區域封閉掉,以免影響其他區域……從标準實踐,包括未來的設計端我們做了很多改造,我們也期待能夠更好地在行業當中積累經驗。"
張展飛對時代财經指出,目前江南造船爲上汽安吉物流建造的汽車運輸船(PCTC)訂單還有 7 艘,訂單已經排到了 2026 年 4 月份。
砸百億擴張船隊,運營問題待解
" 上汽安吉申誠 " 号首航的目的地爲歐洲,最終停靠荷蘭芙拉新港。
新船首航裝載上汽(MG4、MG5、MG HS、MAXUS V90、MAXUS EV90 等)、東風和宇通共約 5000 輛自主品牌車型,以及部分工程機械。
上汽方面稱,未來該航線未來将主要投放在歐洲航線和澳新航線上,年運能約 3 萬台。金麒在與媒體交流時指出,新船 7600 車位也是迄今爲止最大的裝載量,小車可以裝載至 7600 台,大車可以裝載至 5600 台。
過去三年,中國汽車出口量迅猛增加,但受限于國際汽車運輸船運力有限,運費也在迅猛飙升,至今仍處于高位。全球多家汽車運輸船船東在過去三年間也紛紛向船廠下單,以補充運力。
目前,上汽投資設立的安吉物流已建立了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自營船隊,擁有各類汽車船 31 艘,其中 9 條爲外貿專用船,用于運營東南亞、墨西哥、南美西、歐洲等 7 條國際自營航線。
2024~2026 年,7600、7800、9000 等車級共 14 艘遠洋運輸船也将陸續加入上汽安吉物流遠洋船隊。
金麒表示,"(我們)提前預判船隻裝載的壓力和需求。兩年前我們就開始下單滾裝船,1 艘船接近 1 億美元,14 艘船差不多就是 100 億元人民币。" 他還稱,船舶投資主要考慮到幾個方面,一方面是服務未來出口戰略,國輪、國造、國車、國運。第二方面是服務上汽出口,同時也兼顧其他車企抱團出海。在海外,無論是堆場、碼頭,能夠抱團成本會更加有優勢。
此前,有業内人士曾對時代财經表示,對安吉物流來說,運營上的重大考驗是返程找貨的問題。
金麒在現場回答時代财經提問時也承認," 根據我們的測算,回程要有 30% 以上貨物量才具備邊際效應,因爲回程的成本包括多靠的碼頭,人員、港口等等各種費用。但是從全球的配比來看,中國出口量跟進口量的差距越來越大,所以不可避免的面臨着空放的危險,這也是未來非常大的考驗。"
不過,随着未來多艘汽車運輸船交付,如何尋找充足的貨源滿足汽車運輸船的運營也是難題。" 到 2026 年,我們 44 艘船找貨的難度更大,航次的排布每年市場變化都很大,航線也随着政策變動而變動。但我想中國已經擁有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金麒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