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媽。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先跟大家說聲新年好。
春節就是放下工作,好好休息的日子,和老人孩子聚在一起,吃美食,話家常,刷刷劇。
說到好看的劇,今年尤為豐盛,科幻迷有《三體》,二次元迷有《間諜過家家》,不過,從熱度榜單來看,最終榮登開年最爆也最有争議國産劇的,還是上美的《中國奇譚》。
▲ 整部共 8 集,8 個獨立的小故事,目前已更新 4 集,每周日更一集
寫它的公号也很多了,畢竟那麼火。
我沒蹭熱點,留着現在才分享,是覺得好劇要多品,沉澱下才不會人雲亦雲。比如,今天想聊的三點,就是很多人看過介紹,甚至看完劇也不見得搞明白的。它們分别是:
《中國奇譚》為何突然爆火;
孩子能不能看;
詭秘的第二集《鵝鵝鵝》究竟在講什麼。
#1
《中國奇譚》為何突然爆火
大家都知道,豆瓣和奈飛的高分片,一般是先出口碑,捧的人多了才火。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中國奇譚》,卻火得非常突然,完全沒有醞釀期。
剛更兩集就是 9.6 高分,在國創榜上,甚至超越了 " 超級 IP"《三體》,名列冠軍。
為何如此受歡迎?" 忠粉 " 是關鍵。
上美的忠粉可以說跨越了好幾代人。
50、60 後的童年記憶,有《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
70、80 後的童年記憶,有《哪吒鬧海》《九色鹿》《雪孩子》《猴子撈月》《葫蘆兄弟》。
▲《葫蘆兄弟》
90 後、00 後對上美也不陌生,因為他們有《大耳朵圖圖》。
上美的動畫之所以能跨越時代,給人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是因為超高的審美,不管畫風還是文化底蘊,總能做到高屋建瓴。
試問,國内有誰能做到,用敦煌壁畫《鹿王本生》設計一部動畫片呢?
▲《九色鹿》
誰又能根據齊白石的大作《蛙聲十裡出山泉》,創造出享譽世界的中國首部水墨動畫?
▲《小蝌蚪找媽媽》
時隔 18 年,上美終于推出新片《中國奇譚》,忠粉們一看就找回了記憶裡那熟悉的 " 絕世審美 ",火也就成了必然。
在《中國奇譚》裡,中國美學精髓處處可見,你看出來了嗎?
《鵝鵝鵝》采用極具空幻感的構圖,江南山水在雲煙中缥缈靈動,參考的是 " 北宋四大家 " 裡米芾的山水畫。
兔妖現形爬上梅花樹,兔身和背景的畫法叫 " 分染 "。
兔妖放出 " 心上人 ",害怕狐妖醒來發現,變出屏風隔在二人間,柔和溫雅的底色、清麗脫俗的花鳥,是經典宋畫。
鵝娘臉頰上的胡須斜紅奪目,不知者覺得怪,實則是中晚唐時仕女們盛行的 " 血暈妝 "。
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很多人看了忍不住驚呼 " 夢回小學語文課本 ",是因為它借鑒了中國青綠潑墨,這種繪畫方式在我們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常常出現。
可以說,藝術底蘊上,《中國奇譚》充分還原了上美的巅峰水平,老粉們也終于找到了 " 爺青回 " 的感動。
所以,它為什麼不火呢?我覺得不但要火,還要火出國門,讓世界看到更多的 " 中國奇譚 "!
#2
孩子能不能看
這是《中國奇譚》在網上備受争議的點。
部分家長覺得它不是動畫,不适合小孩看。
有些教育博主也在寫,但看起來始終别扭,感覺就是既想蹭奇譚的熱點,又要闆着臉批判下,顯得自己有角度。
我覺得沒必要強調 " 一定 " 要怎麼樣,孩子能不能看是個見仁見智的事。我自己孩子就看了,我身邊很多朋友孩子也看了,有覺得好的,也有覺得有點吓人的,都很正常。
就我個人說,和千尋一起看了幾集,覺得還好。
首先,動畫本來就不隻是給小孩看的,像宮崎駿的動畫,很多成年人也看得津津有味。
其次,小孩沒有大人想象那麼脆弱。
《千與千尋》裡的無臉男形象恐怖嗎?那麼多看過的小孩也沒被吓傻。還有鄭淵潔著名的 " 魔方大廈 ",最近懸疑劇《回家的女兒》裡也出現了這個梗,畫風确實清奇詭異,不過我們小時候看了長大後也沒怎麼樣。
倒是國内那些資本推崇的動畫,邏輯和畫風都有種刻意低幼,幼稚膚淺到我都懷疑是不是故意矮化兒童智商,看着心塞。
《中國奇譚》不論藝術層次還是不再貧瘠空洞的故事,都稱得上國漫之光。孩子也可以看,但第二集《鵝鵝鵝》我确實不太建議。
倒不是網上說的畫風恐怖,而是因為這集采用 " 抽離邏輯,大量留白 " 的叙事手法,成人看可以品出更多味道,小孩看就很迷惑,不知道在講什麼。
除此之外,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和第三集《林林》孩子都可以看,但年齡最好是 6 歲 +,學齡前的小朋友就不建議了。
用《小妖怪的夏天》舉例吧,千尋也看了,很喜歡。
我倆從故事裡看到的東西,既有同也有不同。
故事主角是個最普通不過的小豬妖,劇情不複雜,就是妖怪大王聽聞唐僧師徒即将經過此處,于是派小豬妖等下屬籌備 " 捉拿唐僧 " 計劃。
作為成年人,我看完就知道,與其說這故事講的是小豬妖,不如說是展現打工人的社畜日常。
妖怪大王口口聲聲說,隻要抓到唐僧,就分給每人一碗肉湯,這不就是我們熟悉的畫大餅嘛。
接到大王分配的做箭任務,小豬妖積極思考,為了讓箭飛得更快更平穩增加了羽毛。
卻因為不符合領導要求被批評,好不容易做好的羽毛箭,也被熊主管一把折斷,白白費掉。
這不就是職場中,領導無能卻自大,為了維護權威打壓下屬的真實寫照嘛。有多少年輕人就是在毒打中學會了自保,自主思考死得快,聽老闆話才是王道,老闆說是啥就是啥,你開心就好。
▲ 圖源:網絡
看到這裡,千尋也在一旁發出感歎:
" 學校也一樣,自由發揮創意往往會被批評,按老師要求來的乖乖羊才會被表揚。"
你看,孩子怎麼不懂?切身體會她們也是有的。
她的感慨也讓我啞然失笑,看來很多東西都存在一貫性,什麼樣的教育成就什麼樣的人,文化不變,學校、職場的風氣也就不會變。
這集最精彩的地方,還是劇末轉折。
同伴被狼主管殺掉後,小豬妖有所覺悟,覺得自己不能再在這浪浪山被剝削下去,不要說喝唐僧肉湯了,自己先成大王的肉湯也說不定。
加上聽鎮裡的說書人講,唐僧師徒是好人,小豬妖便決定改弦易張。
當唐僧一行身影在山邊出現,小豬妖奮力揮手,大喊:
" 别過來,這裡有危險!"
沒想到,大聖一棍過來,小豬妖就倒了下去。
故事如果寫到這裡就結束,那就太悲傷了。
萬幸,作者來了個絕妙的轉折。
原來,小豬妖并沒有被一棒打死,隻是大聖為引出其它妖怪使的 " 假死計 ",大聖不但沒傷害小妖,臨走前還送了它三根救命毫毛。
我和千尋都很認可這個結尾轉折。
小人物勤勤懇懇,卻被一棒 " 錘死 " 的悲情叙事太沉重,也不符合現實。
現實中,我們大多數人的确不是蓋世英雄,隻是默默無聞的小妖怪。
但就像導演說的" 大聖有大聖的精彩,小妖也有自己的人生 ",日複一日的努力,正是源自那不滅曙光的希冀。
#3
詭秘的《鵝鵝鵝》究竟在
講什麼
最後聊聊很多人沒看懂的《鵝鵝鵝》。
其實前面幾集看下來,我最喜歡就是這第二集,因為它留白的叙事方式,為觀者提供了一個巨大而有趣的想象空間。
你一定要親自看一下,才能體會什麼是 " 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故事改編自南朝志怪小品《陽羨書生》(也叫:鵝籠書生)。
小品講的是一個年輕貨郎,在山裡遇到書生,書生請貨郎喝酒,席間覺得寡淡,從口中請出一個女子。
女子趁書生睡着,也從嘴裡請出自己的心上人男子,過一會,這男子趁女子照料書生,也從嘴裡請出一個心上人少女 ...... 突然間,書生醒了,男子快速将少女放回口中,女子又快速将男子放入口中,書生又将女子放回口中,層層套嵌的詭秘事。
相比唐傳奇的瑰麗奇幻,和明清筆記小說的詭異荒誕,南北朝志怪呈現的,就是瑰麗奇幻和詭異荒誕交織的風格。
所以,如果你看完這集,有種腦洞很大很詭異又餘味無窮的感覺,那就對了,就說明這部動畫很好地還原了志怪小品的文化特性。
因為志怪小品就是不會強調邏輯,也不強調作者自己的想法,有什麼結論,全留給讀者去思考。
在我看來,《鵝鵝鵝》是一個談欲望的故事。
貨郎背着兩隻鵝,要送到鄰村,本來他是要認真去做這件事的。
途徑的鵝山,就像人生的欲望之山,遇見的狐狸書生便似欲望本身。
狐狸書生攔住貨郎,要它背自己去對面山上。
背上 " 欲望 " 的貨郎走路不再平穩,而是晃晃悠悠,如同我們有了欲望後患得患失的心。
貨郎一步步朝山上爬去,雖然他也不知道山頂有什麼。
那山就好似現實中欲望的攀升,從普通人到中産到精英,人們孜孜不倦地向上爬,卻并不清楚,這樣的攀爬是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
後面狐狸書生請貨郎喝酒,席間請出一個又一個心上人。
如同人内心的欲望,一層套一層,層層疊疊永無止境。
最後,貨郎對鵝女動了心,想要帶她逃出這鵝山。
好似人們經曆了欲望沉浮,才找到自己真心喜歡的事,終于下定決心,對俗世名利放手,要與自己喜歡的事度過餘生。
然而此時,狐狸書生醒來,所有出現的心上人包括鵝女,都消失在了虛無裡。
貨郎最終失去了他可能擁有的最後一隻 " 鵝 "。
這隻 " 鵝 " 是他閱盡世事後才覓到的 " 歡喜 "。
被欲望誘惑、掣肘的全過程,就是人生雪泥鴻爪的歎息。
李安有個經典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劍。
青冥劍,指的就是 " 欲念 ",是貪嗔癡,是怨憎會、是愛别離,是求不得。
這鵝山曾吞噬多少貨郎?貨郎最後能否走出鵝山?
誰也不知道。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就如蒲松齡所說:
世态漁洋已道盡,人間何事不鵝籠。
《鵝鵝鵝》也絕不止這一種解讀。
更多還是得每個人親自去品味,這恰是它脫穎而出的原因。
聰明的導演,就像那片末騰身而起的白鵝,在空中盤旋良久,隻畫出三個字:自己猜,便杳無蹤迹~
最後,沒什麼好說了,如此國漫多多益善。開年冠軍,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