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種意義上,今天所有的劇集都是類型劇,即以叙事爲主導的規範化審美形式和工業标準化産物。因爲大衆娛樂消費者通常就是按照類型來選擇自己想看的内容。但類型又永遠包含懸而未決的内在矛盾——我們既想看到新鮮的東西,又希望其中有自己熟悉的體驗。角色最好既令人始料未及,又讓人感同身受。
因此,成功的類型劇看起來總會有種懷舊感。但你若按照去年的成功模式去複制,觀衆又會毫不留情地告訴你,這太過時了。演員或許還有些固定标準,比如顔值、演技、貼合角色,類型的流動卻更難捉摸。
2023 一開年,《狂飙》的意外火爆就宣告了這一整年的類型變革。這一年,一些早早曾被宣判死刑的類型卷土重來,取得了超出預期、甚至也超出類型基本水位的成績。一些 " 向來如此 " 的東西,觀衆卻突然就不慣着了,輿情失控的方式也是前所未有。
在創作領域,成功常常是各有各的成功,連成功者本人都難以複制。失敗卻總有相似,正是我們需要着重思考規避的地方。既然在年度撲街劇盤點的上篇中,我們給演員 " 開脫 " 了不扛劇的罪責,現在就不得不拉 " 類型 " 來背鍋。
有些劇,大概一出發時就是錯的。
過時不候
市場在變化,觀衆在覺醒,一部劇如果積壓了四年以上,都不用看劇情,光演員搭配可能就讓人想報警。例如蔣雯麗搭明道的《轉角之戀》(2016 年拍攝),張涵予搭藍盈瑩的《流光之下》(2018 年拍攝),何潤東搭何泓姗的《歲歲青蓮》(2019 年拍攝)。
進而是趣味的過時。《歲歲青蓮》中,男主張口 " 丫頭 "、閉口 " 我的女人 ",有一堆妻妾,還搞 " 莞莞類卿 " 那一套,用現在的眼光看簡直處處暴雷。另外,藍盈瑩在 2018 年還是演技綜藝發掘的 " 遺珠 ",《歲歲青蓮》則湊了許多《如懿傳》的配角。可待到 2023 年播出時,這些熱度早已煙消雲散,也就難在市場博取關注。
但這種積壓過時還算情有可原,明明是新劇卻很過時,那真該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
有些是包裝跟不上時代。在仙俠劇妝造已經往網遊風發展的時候,它還停留在喪葬風(《重紫》);或者同期劇哪怕折磨觀衆也要用原聲了,它還在雙雙配音(《樂遊原》);或者動不動就深情對視轉圈圈,特效場面太多低級錯誤等等。
有些是觀念過時,觸怒觀衆。《我的人間煙火》讓男主對女主呼來喝去、讓女主爲這樣的男主舍棄家庭,于是被全網圍攻。《虎鶴妖師錄》仍在用襲胸當笑點,以至于在《異人之下》之後播出,卻并未借到國漫改編的半點東風。
2023 年春節檔,張譯、張頌文在演掃黑加年代的《狂飙》,于和偉、張魯一在演科幻大 IP《三體》,黃渤則擡了一部意淫嚴重、制作也偏傳統的中年危機劇《打開生活的正确方式》,生生錯過了這波 " 叔圈 " 紅利。
還有一種過時,是沒能跟上類型自身的潮流叠代。
2022 年的《蒼蘭訣》将仙俠劇導向了輕喜劇與高概念。2023 年,《星落凝成糖》有姐妹錯嫁,《長月燼明》有逆轉未來,哪怕是《七時吉祥》,播出前曆劫無限流的概念也很唬人。這就襯托得還在一本正經搞師徒虐戀的《重紫》、《花戎》、《玉骨遙》過時太多,還彼此撞題。
男頻這邊,同爲許凱主演,認真升級的《雪鷹領主》還沒有早些年走漫改吐槽風的《從前有座靈劍山》時髦。
其實不難看出,近些年來," 不正經 " 很多時候比 " 正經 " 吃香。例如在武俠劇賽道裏,正經改編自金古梁溫大家之作的《說英雄誰是英雄》被捧得高摔得狠,用喜劇方式打開的《鵲刀門傳奇》《我有一個朋友》今年卻備受好評。
而在落地古偶賽道裏,以雙強 CP、家國權謀爲賣點的《安樂傳》《灼灼風流》《樂遊原》,不僅沒打過雄競大劇《長相思》,甚至在讨論聲量上也不及《爲有暗香來》《田耕記》《甯安如夢》這些劇本殺、過家家一樣的 " 梗劇 "。
這不僅是因爲後者占了一個新鮮,更因爲武俠、古言都是曆史非常悠久的類型,在網文裏——甚至在網文出現之前已經被翻來覆去地解構。而通過重生、穿書的主角融入對類型本身的思考,正是彌補影視劇周期漫長的短闆、追趕閱網文無數的年輕觀衆的一種方式。
在這些新型叙事出現後,僅有一層叙事的舊式古偶難免會顯得愣頭巴腦,除非賣點足夠鮮明,制作或演繹特别突出。顯然,雙流量配置的《安樂傳》也好,匪我思存原著的《樂遊原》也罷,都沒能做到這一點。
無效改編
還是那句話,不管大家是否樂意,IP 改編已經占據國劇相當大的比重。那麽很自然的,每年也有相當一部分撲街劇的問題出在 IP 的選擇與改編上。
首先是選角。項目越大、牽扯的戲外因素就越多,所以選角不貼臉才是國劇常态。嚴重的話,一個選角毀全劇也不是不可能,好比黃曉明、陳妍希之于各自那版《神雕俠侶》。
可歎到了 2023 年,這種事情還在不斷發生:改編自古風少女漫的《恩愛兩不疑》,主演的扮相達不到古偶最基本的要求,更别說作爲漫改劇如何如何;翻拍劇《花轎喜事》中,李玉湖與杜冰雁從顔值到咖位都嚴重失衡,雙女主的賣點也就不複存在。
改編自笛安小說的《龍城》,47 歲的馬伊琍強行出演登場時僅 26 歲的東霓——一位在書粉眼中 " 風塵妩媚又高貴 " 的瘋批美人,還要與 90 後的白宇組僞骨科 CP,這實在很難評。
選角毀劇,重點還不在于觸怒書粉、預定差評,而是違和的選角會讓許多情節變得不合理,令非原著粉的觀衆産生誤解,IP 魅力無法有效傳遞。
除了選角失敗,另一大問題是改編之後失去類型看點。
這在很多時候是由于不可抗力。例如,《歲歲青蓮》原著《熹妃傳》類似《甄嬛傳》,然而劇版趕上宮鬥劇盛極而禁,宮鬥降級爲宅鬥,清朝背景也沒能保留,不然高低能蹭上 " 四爺宇宙 "。
另一部積壓劇《淩雲志》改編自西遊題材網文《大潑猴》,結果趕上名著改編收緊,播出時已全員改名。
《爲有暗香來》不僅地圖降級、身份降級,還将穿書改成了僞重生(以爲是重生,實際上是女主做的夢),被很多觀衆痛斥詐騙。不過,最起碼它在宣傳中大膽打出了重生元素,因此播得還行。
事實上,彭小苒之前的《君九齡》與今年的《春閨夢裏人》也改編自穿越重生類網文,甚至後者也是穿成惡毒女配之後改命翻盤。但這兩部劇處理得更加傳統,改成了易容或者雙胞胎頂替,導緻賣點模糊,更沒能享受到類型創新的紅利。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受到主演咖位影響,女主視角的書被改成男主視角的劇,甚至整個去言情化、追求正劇感。以往這種情況更多是古言遭殃,今年還入侵到了現言。黃景瑜、張婧儀主演的《他從火光中走來》,由與黃景瑜多次合作、主攻軍警題材的天毅父子操刀,給改成了消防版《警察榮譽》。搏出了豆瓣 7.2 分,但人物、CP 都毫無水花,得失難論。
IP 的虛火與降級對改編劇的影響也不容小觑。小說收藏過百萬、在晉江言情總榜排到第 12 位(高于《甯安如夢》與《長月燼明》原著)的《白日夢我》,今夏在芒果 TV 播得無聲無息。這還是在男主周翊然憑《當我飛奔向你》小火之後呢。
究其原因,首先,《白日夢我》與《偷偷藏不住》發表時間差不多,屬于同一批 " 小學生名著 ",情感或許是真摯的,但是趣味偏低齡,就算大改也未必符合劇集市場的口味與導向。
其次,該書曾被扒出抄襲《撒野》等多部耽美小說,但改編劇播出之際并未出現相應的爆料與論戰。想想《三生三世十裏桃花》與《少年的你》" 扒抄襲 " 的盛況吧,這更證明了其原著受衆在影視市場存在感薄弱。可能它的粉與黑或是困于學業、或是選擇了更合心意的二次元改編(廣播劇與漫畫),與影視市場還沒有過多交集。
總之,經過今年大家可以發現,對于這類 " 網紅 IP",行業過去的判斷有些片面了——傳說中的下沉市場和 05 後并沒有大發神威,而是依舊在主流影視裏沉默着。
類型起伏
還有一類劇集撲街,需要聯系類型的整體處境來看,似乎可以說是 " 非戰之罪 "。
比如懸疑。懸疑可算國劇最卷的類型,備受各平台重視,占據了相當豐厚的行業資源,所産出的爆款佳作也從來不僅限于賽道之内,而是對整體國劇都有領跑意義,如昔日的《隐秘的角落》、今年的《漫長的季節》。常年被好劇投喂,所以懸疑觀衆更挑剔、更有 " 不将就 " 的底氣,不會因爲演員好、制作好就容忍劇情、收斂差評。
因此,今年也有一批這樣的大牌撲街選手。如張子楓、王硯輝、梅婷主演的《回來的女兒》,馮小剛執導、宋佳主演的《回響》,潘粵明、陳數主演的《消失的十一層》,還有陳正道執導、文淇主演的《仿生人間》。這些劇不乏演技名場面出圈,但最終豆瓣評分都停在了 5 分、6 分多。
諜戰劇在今年卷土重來,台播的網播的、傳統的現代的加起來有 10 部。演員陣容既有靳東、黃曉明這樣高國民度的中生,宋轶這樣諜戰劇走紅的專業戶,也有歐豪、關曉彤這類有流量标簽的年輕演員。
然而,其中表現最好的《無間》也僅僅是電視收視突出,在線上沒什麽讨論度,豆瓣打分人數不足 2w ——别說硬糖君要求高,要怪就怪《僞裝者》《對手》等已經證明過了諜戰劇收視、熱度與口碑全收的可行性。
爲什麽今年卷土重來的諜戰劇沒能達到昔日盛況?一部分原因與懸疑劇類似,有 2005-2015 年間誕生的《潛伏》《懸崖》《黎明之前》等珠玉在前,新劇很難看得入眼。
而與懸疑劇不同的是,懸疑題材與代表着行業未來和國際化的高配短劇相合,越來越卷,也會越卷越好,諜戰劇卻在失去它最好的創作環境。
這種需要表現智鬥、曆史與信仰的故事,可想而知是有門檻的,工業化的劇集生産環境,欠缺閱曆、外型幼态的演員都不是最理想的選擇。類型衰減在情理之中,流量演員的加入很難說是減緩還是加速了這一點。
還有一個無效内卷嚴重的類型,就是女性劇。任何類型連續轟炸,都會令觀衆審美疲勞。而具體到女性劇還有一點,那便是經曆過太多希望與失望之後,女性觀衆逐漸意識到許多女性劇隻是在跟風投機,根本不懂女性觀衆需要什麽、想看什麽,也就不再願意買賬。2023 年,在《無所畏懼》《好事成雙》等少數成功案例之外,還有大量女性劇淪爲炮灰。
今年的女性群像終于抛棄了《小時代》《歡樂頌》的四女模式,改以三女主與雙女主爲主,分别都是四部起跳。雙女主好歹還能分爲一對好友的不同軌迹型(《一路朝陽》)、複仇互助型(《九義人》)、搭檔破案型(《消失的痕迹》),三女主戲是真的乏善可陳、雷同嚴重。
起劇名也進入了瓶頸,《女士的法則》之後有《女士的品格》,除了《妻子的新世界》還有《外婆的新世界》,《耀眼的你啊》撞上《閃耀的他》,之後再一起《燦爛的轉身》。
可歎量變至今未能引發質變。當 TVB 劇用 " 找個男人嫁了吧 "diss 人職場失利的時候,國産女性劇還在緻力于給女主——不管是事業女強人,還是逆襲的主婦,找個所謂的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