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虎嗅汽車組
作者丨李銘揚
頭圖來源丨視覺中國
8 月 16 日,商務部等 7 個部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這也是繼今年 4 月 24 号後,第二輪汽車以舊換新的政策細則正式出台。從補貼細則來看,具體補貼金額大幅提高,落實在汽車報廢更新上,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額從 1 萬元提高到 2 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的補貼額則從過去的 7000 元提升到 1.5 萬元。
除了報廢補貼外,這次最新的以舊換新的政策細則,還把個人消費者的乘用車置換也納入到了補貼範圍内。除此之外,在執行方面,最新的補貼标準還可以溯及過往。從今年 4 月 24 日起提交補貼申請的消費者,也可以享受調整後的最新補貼标準。對于已經領取補貼的消費者,各地将按最新政策的标準補齊差額部分補貼。
汽車行業壓力爆棚
政策發布後,一些車企也馬上跟進了國家補貼政策,在經銷商端進一步加大了促銷力度。某合資品牌的經銷商總經理 Tim 告訴筆者,最近兩年持續的價格戰,不僅給車企造成了經營壓力,作爲汽車消費者市場的第一觸點,經銷商側的壓力接近曆史最高點。
今年 7 月 18 号,廣彙汽車在經曆連續 20 天股價低于 1 元錢後,直接退市。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銷量還是營收,廣彙汽車都曾多次排名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 top 2。而在廣彙汽車之前,一大批汽車經銷商已經倒閉退市,甚至資不抵債。多米諾骨牌下,接連暴雷。哪怕是依然活着的經銷商中,也有大批開始拒絕廠家壓庫存的行爲。
前段時間,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稱: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 7 月的汽車銷售額 3798 億元,同比下降 4.9%。1 到 7 月累計銷售額 26736 億元,同比下降 1.7%。車市需求相對低迷,汽車消費的增長壓力依然不小。Tim 認爲,從 4 月的第一輪補貼政策,到 8 月的第二輪補貼細則,對于補貼額度的加碼,再次證明,汽車行業的經營壓力确實非常大,而這份壓力已經在主機廠、經銷商、一二級供應商甚至二手車商等産業鏈條上徹底傳遞。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市場端下手,所以才有了這次的最新補貼政策。
更大力度的補貼能否帶動市場?
某自主品牌經銷商一線銷售小王告訴筆者:自己從業 4 年雖然不長,但也算見過了幾千位客戶 / 潛在客戶,在她看來單純靠降價打價格戰,已經不夠再去保持銷量增長了,甚至連維持銷量不變都開始變得困難。小王認爲:汽車和其他消費品不一樣的是,客單價太高了,換購周期也長。哪怕再怎麽降價改款,但也沒有幾個人會一年一換車。這一輪價格戰後,很多想要買車的用戶,已經消費完了。正因爲這樣,推出報廢補貼才最有意義。讓那些真正需要報廢舊車買新車的用戶,享受到補貼,真正推動新車市場的流動。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某豪華品牌的渠道管理專家 Kevin 則認爲:單純靠補貼确實能短期刺激市場,但有效的潛在用戶群體池消耗完後,小陽春也就結束了。從長遠來看,未必能解決車市的内卷狀況,更多是把市場增長壓力延後處理。當然,親身經曆經銷商庫存壓力的 Kevin 也承認,長期主義隻适用于常規情況下。無論是車企還是經銷商,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極限狀況下,利用補貼政策順勢加碼搶奪市場,先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和各家車企銷量周榜月榜的蒸蒸日上完全不同,真實的汽車市場已經到了急需信心注入的時刻。無論是 Tim 還是小王和 Kevin,對于這次的内容清晰具體、直接快速落地的汽車補貼政策,全都表示是一陣及時雨。一邊是新能源汽車的高速增長,一邊是合資燃油車市場的快速萎縮,而前者的增長似乎并沒有抵消後者的萎縮,最終反映在銷量和銷售額上,就是整體車市下滑。
而送牌照、減免購置稅、置換 / 報廢補貼,一輪又一輪疊加的政策,到底能對市場造成多大刺激,就要看接下來幾個月的實際市場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