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來源:高效能系列直播。
分享嘉賓:柯洲,筆記俠創始人 &CEO。
高記筆記達人 | 歸一
輪值主編 | 智勇 責編 & 值班編輯 | 金木研
第 7199 篇深度好文:5410 字 | 14 分鐘閱讀
一、為什麼要結構化表達?
1. 無結構的表達,不能快速傳遞信息
不會結構化表達的人,會是什麼樣的呢?
結構思考力研究中心創始人李忠秋分享過 2 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有一位老師打電話給一位學生的家長,他們進行了以下的對話。
老師:" 某某,你是小明的家長嗎?我是他的班主任張老師。"
家長非常客氣:" 老師你好,你有什麼事呢?"
老師:" 今天早上,小明在上學的路上路過了一條河。"
這個家長一聽,嗓子眼都提起來了,急問:" 然後呢?"
老師繼續:" 哇,他經過的那條河的河水非常湍急。"
家長:" 那然後呢?"
這時老師接着說下去:" 他有個同學小紅,不小心掉到水裡去了,這件事情太危險了。"
家長很着急:" 那我家孩子怎麼樣了?"
老師:" 你别擔心,小明特别勇敢,第一個跳下去救她。"
家長一聽,心裡又撲通撲通地跳:" 我的天呐,那我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老師:" 你家小明把小紅救上來了,小明被學校評為‘見義勇為的小英雄’,并送給他一面錦旗。所以今天打電話給你,主要是恭喜你家的孩子。"
如果你接到這樣的電話,可能都急死了。這也是在很多的場景當中,經常出現的狀況。這位老師講話沒有重點,沒有先講結論,無法很快表達清楚。
2. 有結構的表達,既生動又吸引
不管你是從事哪個行業,表達都是我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而有效、高效的表達,與低效、無效的表達差别非常大。
再說李忠秋分享過的第二個例子,一個小和尚和他的師傅說:" 師傅,我念經就會犯困,我能不能抽一支煙?" 師傅聽了非常生氣:" 我們是佛門禁地,怎麼能抽煙呢?不行。"
另一個徒弟這樣說:" 師傅,我剛才抽煙了。我覺得這件事情不合适,我現在念經好不好?我念經忏悔我剛才的錯。"
師傅聽了後說:" 徒弟真棒,你真是知錯能改的人。"
你看,當表達的順序結構發生變化,它的效果也在發生變化。
在工作中,有些人表達時總是不講重點,順序很亂,我覺得這種溝通表達沒有意義,而且很痛苦。
但有些人講話特别吸引人,金句特别多,結論特别生動,很有結構化思維。
我們公司有一位 98 年的代理主編,他現在在公開場合講話,比如月會上、周會上、一些關鍵的溝通上,都能讓我們感覺到他的表達很有金句,很有結構,很有層次,很有邏輯。
但以前的他并不是一個善于表達的人,他不會口若懸河,也沒有進行專門的演講、表達訓練。
二、結構化表達,帶來的改變與收獲
1. 很多東西都有結構,很多表達都有結構
我以前也是不愛說話的人,被我的外婆評價為 " 與内心對話的人 "。現在的我願意表達,結構邏輯也很好,别人也喜歡聽。這種改變,得益于我長期進行結構化輸出筆記。
從做筆記的經曆中,我學會了一點:很多東西都有結構,很多表達都有結構。
結構就像提案,真正好的提案,是你能夠盡快給客戶一個答案,客戶覺得你這個答案很棒,他才會耐心地聽下去。如果你這個答案很差,客戶就覺得特别浪費時間。
所以結構是什麼?是能不能先做結論。
議論文的結構是 " 總分總 ",先把所有看到的事實、數據、案例提煉出來中心思想,然後再展開來說。
結論又分為 " 一二三… " 結構," 一二三… " 可能是遞進關系,可能是時間先後關系,可能是空間關系。
比如,假設有同事在出差時,路上不小心發生了重大車禍,他慌了神,向你求救,你怎麼向他快速表達解決方案?
比較正确的回答應該是這樣的:
首先,聯系急救電話 120,趕快把傷者送去醫院,向醫院說明情況;
其次,聯系報警電話 110;
第三,聯絡傷員的家人,與他們好好溝通;
最後,保護現場,聯系保險公司等。
好的表達方式,是針對這件事,通過精簡的表達,讓對方快速處理好事情。
但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問題時,常常是沒有結構,也沒有注重重要次序,而亂了方寸。
次序是有重要性或時間或空間概念的。
我們在溝通表達中,當出現第一步、第二步時,如果沒有做到第一步,就不能做第二步。
就像把大象放到冰箱裡:第一步打開,第二步塞進去,第三步關上門。這就是一個時間關系或者空間關系,沒有打開的動作,就無法進行塞進去的動作。
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本身理解到什麼程度,決定了我們有沒有結構,表達能不能精确。
比如,庖丁在解牛時,會把每個位置切得剛剛好,是因為他能夠找到其中的骨骼結構,找到其中結構的樣子。
這是刻意練習的過程。
2. 表達結構化,讓表達更精确
① 好思考,帶來好表達
筆記俠公衆号輸出的文章,有些是從幾千字中整理出來,有些是從幾萬字中整理出來。之所以可以變成有結構、有邏輯的文章,是因為我們擁有結構化輸出和表達的能力。
我們能夠進行結構化的輸出和表達,是源于我們的内心已經做了結構化的思考。
好的表達,首先是有好的思考。
今天我們越來越忙,很多人的工作都很忙碌,而且社會的挑戰越來越大,趨勢越來越難,各種外部的壓力,導緻我們現在很卷。如果還是拖拖拉拉表達一件事情,是行不通的。
我們從小的傳統教育就包含着模糊概念,每一代人讀《易經》和《道德經》都有多種各自的解釋。
因為模糊,讓我們擁有一種很強的能力,叫悟性。
然後,非精确的表達方式,在現代的商業社會裡,它會增加猜測的成本。
比如,你安排同事做一件事情,如果一開始沒有把結構表達出來,結果他花了三個小時完成之後,你卻說:" 怎麼做成這樣子?"
但在一個日本的企業案例中,卻是當安排下屬做一件事情時,他們會在講完後讓同事先離開,快走到門口時再叫他回來,請他重複表達剛才說了什麼事,以确保表達被完完整整地接收。
② 好結構,讓表達更精确
結構化表達,就是一種精确的表達。
為什麼今天的商業、算法比過去更好?因為它可以抓住一個用戶的興趣标簽、行為标簽、購買标簽等,而且标簽非常精準。
如果你在表達時,意識到将表達進行結構化,對你會有幫助。如果想深入了解結構化能力,可以參加《人人學得會的筆記俠高效能筆記訓戰營》,我和我的同事,還有優秀的達人一起陪伴大家,共同學習成長。
③ 好工具,提升表達提煉
金字塔原理和黃金圈法則,是幫助我們進行結構化輸出和表達的有效工具。
這兩種工具,我在《人人學得會的筆記俠高效能筆記訓戰營》的課程裡拆解得非常清晰。
我把兩種工具的方法提煉出來,合稱為 " 道法術 ",再結合當下各種場景應用,比如通過幕布工具、思維導圖工具、知識卡片工具等,幫助大家快速提煉出結構。
道,在道家的概念裡是一個自然法則。一個人如果能夠把自己的結論、中心思想提升到 " 道 " 的層面,你表達出來的東西,是能夠覆蓋很多信息的。
法,是方法論,方法論是有邏輯的,有歸納法,有演繹法,有分類思維。
術,是實操案例。
法是術的共性,道是法的共性。
結構化的表達與沒有結構化的表達,就像煤炭和鑽石。
煤炭、鑽石同屬碳元素,但是因為碳元素的組合排列方式不同,結果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事物。
你和别人表達的結構不一樣,取決于你的邏輯結構是否清晰。
三、結構化表達,需要什麼能力?
1. 數據信息結構化的輸入能力
在結構化的路上,我們要主動給自己輸入什麼樣的能力?這是一種從數據到信息再到知識的結構化能力。
所有從外界的輸入,都是從數據到信息,再從信息到知識的過程。
身份、行為、溫度、長短、色彩、速度、銷量等等,這些都是數據,數據需要生成和記錄;再把數據變成信息,比如變成文檔、表格,分析出其中的轉化率、用戶畫像等等;
再從這些信息中去找出知識,找到成功或失敗的知識,形成書面的方法論,從而去複用或者避免;最後從不同模塊的知識裡找到貫穿之中的規律,那就是智慧。
我們在哪一層結構上,就決定了我們的差距。這種結構來自我們的輸入量(數量和質量)和結構化加工的能力,你沒有這個能力,就沒有優質的輸出。
我們今天找老師、高手學習,找優秀的企業走訪,找在某些事情上已經非常好的人解決問題,這些都是提高我們的這個能力。
你主動輸入和結構化的能力差異,決定了你能走多遠,決定了你能看多少。你有多少結構化的優秀輸入和加工處理,決定你有多少優秀的輸出。
2. 看待事物的結構化視角
世界上任何事物,任何知識、任何信息、任何數據,都存在着某種結構,這種結構來自于我們的眼睛,來自于我們看待事物的态度,從而影響我們結構化的視角。
同樣一個問題,有的人看到樂觀,有的人看到悲觀,有的人看到逃避,有的人看到勇敢。
這都是因為思考的不同,思維的躍遷是一個結構的躍遷。
一個好的結構化思考,可以幫你快速地表達或找到答案。不好的結構化,會禁锢你的思維和想法。
當你意識到,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是由你的結構、視角、心智模式、心态等決定時,你就會慢慢地發現,你在表達、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會有多種可能性。
我很慶幸,在同一個事物上,我看過 N 個人的不同表達方式,N 個人的不同結構,我的大腦就像一個無限的空間,裡面放着無限的抽屜。
但有多少人沒有經過這樣的訓練?很多人最後隻能用一套有限的結構和方式看待這個世界。
芒格提出多元模型,是因為每個模型都代表對世界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結構。
當你和高手交流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看待事物的視角高度,看待事物不同層次的思考。
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結構。
3. 理清思維結構的能力
我們的一生,都要不斷地理清這些結構。如果沒有這些結構,隻能從自己或别人的經驗中得出零星答案。
因此,我在《人人學得會的筆記俠高效能筆記訓戰營》原來 12 節視頻課的基礎上優化結構,增加了《時間筆記》和《複盤筆記》兩節視頻課,把結構化輸入記錄的能力教會大家。
把時間和複盤的結構化做好了,就是對自己的總結,從而明白自己的時間花在哪裡,有哪些經驗是值得總結教訓的,有哪些方法是正确的。
我們的訓戰營不分任何職位、收入、企業規模,隻針對終身個人學習者,我們的學員中有創始人,投資人,學生,老師等,有各種行業、各種崗位的人聚在一起學習。
《人人學得會的筆記俠高效能筆記訓戰營》教會大家習慣結構化的高效學習方式,讓我們看問題時,更容易看到全局,更容易挑出重點,更容易進行分層次探讨。
隻要我們開始往結構的方向,探索結構化的思考、結構化的輸出、結構化的表達,然後對自己進行複盤,對自己的時間進行記錄,你都能夠把結構化這個習慣應用在日常工作及生活的很多場景,你的結構化表達也會慢慢發生變化。
4. 對理解進行重構的能力
我們的大腦其實是不分場景的,這個世界就像一個無限的數據和信息,隻有在大腦裡形成不同的結構,才會有不同分類的表達。
李忠秋在《結構思考力》中提到三層級模型:理解 - 重構 - 呈現。因為你對事物有了理解,你對它進行了重構,賦予它一個新的結構,比如可能是長方形、正方形、棱形、三角形等,最後才會呈現出這個結構來。
所以,一個人一旦有了這樣的結構化習慣後,他在思考一件事情時就會有 N 種解決方案,既清晰又全面;在和别人表達時,也會更有說服力。
比如田忌賽馬的故事,通過對比賽出場的馬進行位置重構,讓上等馬對戰對手下等馬,中等馬對戰對手下等馬,下等馬對戰對手上等馬,這樣就讓整體處于下風的自己,戰勝了對手。
随着一個人的職務提高、責任提高、能力提高,結構化的能力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當你不斷地面對更多問題,解決更多問題時,結構化思考和表達也越來越重要,同時,你也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簡單。
人是有差别的,有的人把事情想複雜,表達出來的也就複雜;有的人把複雜事情簡單化,表達出來的也就簡單。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應用上,我們要想辦法讓事情變得更簡單一點。
四、總結
隻有學習還不夠,還要進行實踐。如果你沒有時間去實踐、去練習,那麼你買的所有書都隻是數據或信息,連知識都算不上,因為它沒有進入你的腦海裡變成結構。
知識是有結構的,智慧是結構化的知識。隻有經過無數次的實踐,你才能悟出來。你的大腦不能認到的知,都不是你的認知。
結構化表達能力,不是你去上課就可以解決,也不是看書就能學會,它是需要練習,需要實踐。
《人人學得會的筆記俠高效能筆記訓戰營》教會你如何進行結構化思考,通過訓練做筆記的能力,讓你懂得: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先去找結構,比如與别人溝通的時候,表達的時候,做内容輸出的時候,學習的時候,都從結構出發。
2023 年,一起提升結構化能力
18 期時間:2 月 8 日 -28 日⏰
掃碼搶占名額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