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實現真正超前的智能駕駛功能,車企們需要完成兩件事情,第一就是擁有激光雷達,其二就是依靠高精地圖提高激光雷達規劃能力。
高精地圖,正在以一種看不見的形式慢慢被 " 抛棄 "。雖然它過去幾年裏,一直被各大熱衷于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的車企們所追捧,甚至有人提出," 高精地圖是目前唯一解決自動駕駛安全性的手段 ......"
雖然是 " 香饽饽 ",可高精地圖想要真正落地可不是什麽耍耍嘴上功夫,更多的需要來自于時間、金錢、投入産出的正向比以及最終的收獲。
2022 年 8 月,自然資源部印發了《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維護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通知》中不僅明确規定高精地圖測繪制作,隻能由具備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甲級資質的單位進行,還明确了地面移動測量、導航電子地圖編制等屬于外資禁入領域。
這樣的标準之下,不少企業都面臨着沒有辦法通過複審的現實。據悉,去年有複審資質的僅爲高德、華爲、騰訊等幾大公司,而像滴滴等公司未通過複審。可以說,高精地圖的門檻化和區别化正讓不少對高精地圖給予厚望的公司忘而卻步。
被打破的 " 規則 "
提到高精地圖,最初使用頻率最高的車企小鵬算一家。早在 2021 年 1 月高德地圖發布旗下第三代車載導航系統時,小鵬汽車便成爲該系統的首個合作夥伴,小鵬汽車自研的 NGP 公測版本也進行了小範圍開放。
BC 曾在廣州進行高速路段的測試時其工程師就有提及過," 目前小鵬 NGP 的公測路段不算長,而開啓小鵬 NGP 的也是指定的,由于受到高精地圖範圍所限,目前并不是全部的高速路段都可使用 NGP......"
而小鵬汽車可以以車企身份作爲高精地圖使用者的原因很簡單,他曾花費 2.5 億元收購了智途科技 100% 的股權。這家公司在 2019 年 5 月就獲得了甲級測繪資質,至此小鵬才有了上述提及的 " 甲級資質 " 标準。
或許正是因爲有這個原因的加持,小鵬汽車一度跻身爲新勢力頭部,高精地圖也順勢成爲了這兩年行業對于當下自動駕駛标準考核的衡量标準。
行業也普遍認爲,要想實現真正超前的智能駕駛功能,車企們需要完成兩件事情,第一就是擁有激光雷達,其二就是依靠高精地圖提高激光雷達規劃能力。
可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沒有什麽規則可言,即便有,規則也是用來打破的,馬斯克就是其中一位。馬斯克就曾公開表示,過分依賴高精度地圖會讓自動駕駛系統變得極其脆弱,普及起來更加困難。
當然作爲純視覺的擁護者,馬斯克必須否認高精地圖的存在性,這無可厚非,但從安全性和成本但博弈間考慮,似乎又察覺到了馬斯克主動放棄高精地圖的原因,本質就是因爲它太貴,這一點在上周華爲的春季發布會上,餘承東也有異曲同工的想法。
餘承東強調了爲什麽華爲決心放棄高精地圖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
餘承東總結了幾點," 第一是中國的道路天天在改變,依賴于高精地圖,根本沒辦法廣泛普及;第二高精地圖的成本非常高,把全國采下來都非常難,也很花時間,華爲還是希望高效、安全的去做這件事情,機器的數據加上華爲自己的融合感知,保證安全性,也讓大家更好的感受高階智能駕駛這種能力,智能駕駛輔助的體驗也能得到極大提升的關鍵。
事實上,按照 " 厘米級地圖的測繪效率約爲每天每車 100 公裏道路,成本達每公裏千元 " 計算,目前我國城市道路有近 1000 萬公裏,這筆費用可想而知。
行業分析師也贊同餘承東的理論," 高速公路的采集相對穩定,但城市道路真的一言難盡,中國城市、城鎮、鄉鎮的各類形式的道路,對于龐大的高精地圖數據采集而言,也是一門時間的任務 ......"
誠然,小鵬汽車是行業内爲數不多從一開始就鎖定高精地圖的車企,但那些半路出家的朋友們,面對巨大商業投入時,他們開始考慮降低成本。不過即便是小鵬汽車專攻高精地圖,但做完高速 NGP 後,小鵬城市 NGP 的功能卻開始收緊腳步,目前僅有廣州、深圳以及上海這幾座城市。
總而言之,小鵬城市 NGP 的落地步伐會比預期慢一些。
難保鮮到重感知
如果不是華爲,其背後的元戎啓行或許還沒這麽快被揭開面紗。還是在華爲春季發布會現場,在餘承東宣布決定放棄高精地圖後,華爲高階自動駕駛版本車型将會搭載華爲 BU 最新的智能駕駛系統 ADAS 2. 0 在 4 月與用戶們見面。
很快,智能駕駛系統 ADAS 2. 0 背後的功臣被扒出,高階自動駕駛版本的問界 M5、M5EV、M7 或将采用元戎啓行提供的 D-PRO 方案。
元戎啓行是誰?
出自《詩 · 小雅 · 六月》的元戎啓行一詞,意爲大軍出發,大氣磅礴。這家行業低調的自動駕駛公司卻在行業内已然取得不少成績。比如,2021 年在行業内率先推出成本低于 1 萬美元的,面向前裝量産的 L4 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DeepRoute-Driver 2.0, 量産後成本可再降至 3000 美元。
在華爲發布會前夕,元戎啓行發布了智能駕駛解決方 DeepRoute-Driver 3.0,而 CEO 周光也表示," 元戎啓行希望打造出人人都能消費得起的自動駕駛車輛,并循序漸進地推進商業化落地,最終實現大規模應用。"
消息一出,衆人結舌,華爲爲什麽不用自研的技術,而是選擇合作模式去開展智能駕駛系統呢?
可大家也知道,在華爲 Hi 全棧自動解決方案之下,目前所匹配的品牌有極狐和阿維塔。但自研技術需要匹配的時間,但華爲等不起。
坊間傳出,餘承東很不滿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成本、進度,所以選擇了直接讓元戎做問界 M5 改款的 ADAS 軟件供應商。
這倒是符合雷厲風行餘承東的個性,在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淘汰競技時,問界品牌雖然後來者居上,但依舊屬于新人面孔。主打智能座艙的梗,問界也并不是第一家,如何利用華爲效應爲問界打開市場這隻是第一步。
餘承東也明白,一旦消耗完華爲品牌的知名度,問界依舊需要單打獨鬥,而它能存在的利器也必然是需要在嚴格成本控制下,更有效率大批量的出廠,這和馬斯克的想法有一絲相同,隻不過餘承東更高級。
元戎啓行的高性比,應用成本低廉,自産的兩套系統目前價格區間爲 7000 元 -1.4W 元左右,這或許是華爲問界選擇它的核心原因。
不得不承認在高精地圖下的自動駕駛,如同開啓了 " 上帝視角 ",達到厘米級的立體圖,信息更爲豐富,上百個數據要素讓路況信息更爲精确,被提前規劃好的行駛路線,在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技術下,更加容易幫助車輛獲得環境感知。
但取得甲級測繪資質以及提供高昂的數據采集和更新成本,這些都是目前車企們短時間内無法逾越的大山。
更爲打臉的是,在 3 月 17 日小鵬汽車投資者電話會議上,何小鵬表示,未來五年是自動駕駛的黃金五年。今年下半年,基于 XNET 深度學習算法的 XNGP 将不再依賴高精地圖,實現對于全國範圍内多個城市廣泛的城市道路的覆蓋能力 ......
這其實也是對在 2022 年小鵬汽車 1024 科技日上,何小鵬表示," 将在 2023 年加強單車智能的研發升級 " 做出的回應。有輿論認爲,小鵬汽車正在逐步放棄高精地圖,将技術重心轉向單車智能 " 的最終判定。
是的,就連這家從一開始就走這一路線戰略的車企也正在逐步放棄高精地圖,那麽接下來自動駕駛的技術路線又将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