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說最近争議挺大的新片《我本是高山》。
這部影片是根據雲南華坪縣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的真實事迹改編,出發點應該是非常好的,但正式上映前的大規模點映後就引起輿論風波,也是超出預料了。
在我看過點映場之後,争論我們暫且放下,就從電影的本身聊一聊。聊聊爲什麽我認爲,電影是一次非常失敗的改編。
《我本是高山》
爲了更好理解電影,咱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張桂梅校長的經曆。
1983 年起,張桂梅在雲南子弟學校當中學教師。
1990 年,張桂梅結婚,婚後跟随丈夫在大理喜洲一中教學。六年後丈夫因癌症去世,張桂梅自願調到華坪,也就是她後來創辦免費女子高中的縣城。
剛到華坪沒多久, 張桂梅就查出了子宮肌瘤,危及生命。縣裏集資募捐出了醫藥費,張桂梅得以進行手術治療,活了下來。
自那以後,張桂梅下定決心付出自己的一切。作爲一名教師,她立志要讓雲南山溝溝裏的女孩子們有學可上,不再被困在大山裏。
2002 年開始,張桂梅開始爲自己的女子高中四處募捐,但整整 5 年都沒能成功。直到 2007 年參加中共十七大,張桂梅穿着一條破了洞的褲子前去北京,這才被一位女記者注意到。
采訪之後,引起了社會大衆的關注,華坪女子高中終于有機會建成。
女子高中的一切開支都由财政撥款和社會捐贈。對于學生來說一切都是免費的,隻要願意上學,張桂梅就接受。前提是,孩子必須來自貧困家庭。
從 2008 年堅持到現在,張桂梅校長和華坪女子高中把幾千名來自深山裏上不起學的女孩送進了大學校園。
近些年,張桂梅校長的事迹在網上廣爲流傳,感動和鼓舞了許多人。
終于,以張桂梅爲原型的傳記電影也出現了,這就是《我本是高山》的來源。
海清飾演張桂梅。
和海清對戲的有很多年輕小女孩,她們在影片中飾演女高的學生,大多數應該都是素人,意外演得也都還行,完全不會讓人出戲。
雖然從表演上來說,這部影片挑不出什麽大毛病。
但從劇本上來說,這部影片問題還是很大的。
問題的核心不在于是什麽把酗酒父親改成母親,或是把張校長堅持多年的對國家的忠誠信仰改成是已逝丈夫。
而是編劇實在是太偷懶了,采用了一種最無腦的辦法來改編張桂梅校長的故事——
強加狗血橋段,制造戲劇沖突。
感動浮于表面,卻并未深挖打動人心的根本。
我們從女高建校開學第一天說起。
教學樓前,老師、學生和領導齊聚。
在導演的鏡頭下,張校長的難堪盡顯。上有領導咄咄逼人,對她執意要讓女高開學質疑生氣。下有學生拖後腿,個個張牙舞爪不懂禮貌,嘲笑老師。
在這段戲裏,學校比菜市場還熱鬧。大人在叫嚷,學生在看熱鬧 ..... 沖突感來了,但失真卻是百分百。
作爲觀衆,我根本沒理解爲什麽導演會把這段戲拍成這樣?
且不說一般人家的女孩子也很少有這麽無知鬧騰的,編劇是覺得來自貧窮人家從小被重男輕女打壓慣了的女孩,會在開學典禮這種場合如此狂放的嘲笑老師和領導嗎?
如果看看紀錄片裏的華坪女高開學典禮現場,看看學生們到底是什麽姿态什麽神情,就能理解我爲什麽說這種沖突太人造了。
編劇對這群女學生的惡意想象遠不止如此。
在編劇的筆下,這群女學生會逃課逛街、上網、曠課閑逛 ... 老師出門找學生要騎上兩個三輪車,拉回整整兩車人。
但我在有關張桂梅老師的紀錄片裏,隻聽到她說,在 100 個學生裏有 6 個決定不讀書,原因基本是太窮,家裏不支持,要去打工。
山裏的女孩窮到飯都吃不起,一頓吃一塊錢都舍不得,十幾歲要被嫁出去換錢給家裏了,導演和編劇爲啥會覺得她們舍得曠課花錢去網吧打遊戲?
除了學生之外,從開學典禮開始,編劇對領導層的刻畫也是不懷好意。不支持,不相信,覺得張校長辦不成事,說起話來就沒好聲好氣,是電影中的領導形象。
用這種方式來體現張桂梅獨自堅守女高的不易,實在不太聰明。
因爲很快就被打臉了,電影在華坪路演的時候,領導原型本人站出來說——
我從來沒有吼過張老師,張老師也從來沒有吼過我。
同樣站出來的還有一位在華坪女高教學的年輕女老師,也是原型人物之一。她說——
張老師對我很好,沒有像電影裏那樣。
她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在電影中的劇情是,張校長對懷孕的她冷眼相對,罵到讓人流淚,甚至屢次勸說放棄女高的工作。
還有,同樣是爲了制造沖突,寫了這麽一場戲——
學校裏的年輕老師齊聚天台聚餐,在背後講張校長的壞話,說她根本沒有教學經驗雲雲。
但實際上,在創建華坪女高之前,張桂梅已經有十餘年教學經驗,還拿過多次榮譽。
看得出來嗎?
爲了體現張校長的不易,編劇把她身邊的好人變成有缺點的人,變成她的絆腳石,以此制造沖突來使得劇情跌宕起伏。還弱化了張校長的能力,以此強調她後來取得成就的不易。
這明顯是多此一舉。
其實不用任何添加劑,張桂梅校長和華坪女高的事迹就能讓人感動到潸然淚下。
這其中觸動人心的絕不是這些所謂的人造沖突,而是面對現實困難堅持不懈的老師和學生們。
如果爲了凸顯張校長的無私要抹去其他人的努力和好心,那這種處理方式未免也太過低級。
華坪女高的難不在于領導不支持、學生不聽話、老師有私心,而在于長久的封建思想、貧困環境、性别歧視和山區教育資源缺乏帶來的一系列後果,主動要承擔起這些後果的,正是張桂梅。
爲什麽要創建華坪女高,女高的誕生對于這些貧困家庭的女孩來說有什麽意義,導演反而沒有拍到深處。
而我恰恰認爲,想要講好這個故事,這是不能簡略的東西。
舉幾個張桂梅老師親自經曆的例子。
一戶人家,女兒上高三,兒子初中。家裏以沒錢的理由讓女兒辍學回家,卻拿錢給兒子補課。
一個女孩,家住在深溝溝裏,父親有精神分裂症。因爲沒錢,她去求張桂梅,希望能轉到女子高中繼續上學。
又一個女孩,辍學回家後張桂梅上門找人。看到張桂梅遠道而來,她直接對張桂梅說老師我對不起你,然後嚎啕大哭。
華坪女高中的學生大多都面臨如此境遇。
家裏極度貧窮,重男輕女,家長等着用女兒的彩禮供養兒子乃至全家。女孩們如果沒有求學的欲望,那麽基本都會在十幾歲被嫁出去,接着生孩子做農活度過一生。
不得忽視的是,大多數女孩如果不是被家裏拖累,是非常希望能坐進教室跟着張校長一起學習的。
華坪免費女子高中的出現,就像一道光一樣照亮了她們的一生,讓她們能走出那個吸自己鮮血的家。
僅僅是看了紀錄片的這些片段,再看到華坪女高畢業生的成績和本科上線率,就足以讓人感動到熱淚盈眶。
因爲你能在其中感受到鮮活的信念感,爲女孩們能靠自己寒窗苦讀走出大山而驕傲,爲張桂梅把自己熬到燈枯的日日夜夜而欣慰。
這是一種非常單純但非常極緻的感動。
我們贊揚張桂梅校長,不就是爲此嗎?
電影中倒是也有舉這麽一個例子。
一對姐妹,姐姐被迫嫁人,沒多久被家暴死了。張校長把妹妹拉回學校去上學,中間還逼退了要把她嫁人換錢的哥哥,最後妹妹成功考上一本。
可以說這是電影中最感人的部分了,但它的處理仍有很大問題。
首先是哥哥的退讓實在太過輕易,因爲窮的揭不開鍋了,哥哥帶着十幾号人翻山越嶺上縣城要帶妹妹回家嫁人,結果張校長吼了幾句,女學生們加了油,一堆壯漢就被吓得轉頭走人?
在貧困山區裏,靠幾聲女性的吼叫就能吓退爲了錢要賣妹妹的男人?說妹妹不如一頭豬實惠的男人?
前一個妹妹都死了,也沒見這男的悔改,怎麽到了這,這男的就這麽軟弱了?誰信?
其次,姐姐的去世的确有效起到了震撼觀衆和妹妹的作用。但在妹妹基礎非常差,中間還因爲回家和打工耽誤了不少時間的前提下,最後竟然還能考上一本,未免有些理想化了。
沒有深入了解,僅憑自己的想象改編,是感動不了人的。
張桂梅校長的難,到底難在哪?女學生們的難,又有多難?
是這部電影創作者沒能理解或者也根本無法理解的 " 東西 "。
不夠純粹就是這部電影最緻命的問題,太多人工添加劑不僅毀掉了電影,也辜負了張桂梅和所有爲女高努力過的人。
張桂梅校長和華坪女高的故事,是一個不需要添油加醋的故事。
過度添加 " 人工味精 ",隻會讓它變質,失去本真,失去應有的感動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