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活新整
2015 年的時候,亞馬遜推出了由同名小說改編的美劇《高堡奇人》。故事以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向 " 爲出發點,描繪了一個被陰影籠罩,随時處于危機中的可怕戰後世界。靠着獨特的世界觀和背景設定,劇集在美劇粉絲中獲得了還算不錯的口碑,也将 " 架空曆史 " 這個有趣的科幻作品題材,再次拉進了公衆視野中。
無論放在怎樣的環境下,"if" 總是一個容易引人深思的概念。" 如果那個時候我那樣做了…… " ——大概所有人都有過的類似想法。
這種曾經存在過的可能性,讓人們幻想着一個更好或更糟的 " 平行世界 ",也成了大量文娛作品創作的基石,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電子遊戲行業那些虛構或真實的故事。
" 德軍總部 " 中的戰後世界
稍微聊聊另一個更加輕松,也離我們的生活也更近點的話題吧。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電子遊戲産業迎來新的一輪黎明期,無數大小企業都想要從中分一杯羹,這場資本與技術的角逐後來也被稱爲 " 主機戰争 "。而通常來說,大戰的結局再清晰不過了。
在我們的世界線中,90 年代中後期無疑是主機大戰最慘烈的時期,在 PlayStation 的可怕攻勢下,包括松下、三洋、NEC、SNK 等實力雄厚的老牌廠商都在瞬息萬變的對局中敗下陣來,隻有用戶基數龐大且穩定的任天堂與世嘉,活過了預言裏的 " 世界末日 "。可惜的是,作爲世嘉最後一搏的 Dreamcast 依舊沒能扭轉實力懸殊的戰局,我們所熟知的紅綠藍最終瓜分了市場,世界格局也自此定型。
轉眼之間,家用機已經來到了第九世代
按照人類曆史進程看來,無論 SCE 是否和 "FF" 系列聯手,3D 化的時代與技術的浪潮都必然到來,而隻有那些對于市場走向有着準确預判的人才能活到最後。但同時,我也曾經産生過這樣的妄想:如果 SCE 沒有突然出現,世嘉是否會擁有完全不同的命運?至少在狂熱的粉絲支持下,它的主機生命絕不會以如此潦草的方式收場。
PlayStation VS 世嘉土星是決定了次世代家用機版圖的最重要的一次交鋒
上周五,也就是 2023 年的 2 月 10 日下班後,我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對着一場來自世嘉的 " 新作手遊發表會 " 愣了神。
在這場讓我愣住的新作發布會上,世嘉首次公開了一款名爲《404 GAME RE:SET》的手遊," 尼爾 " 系列的制作人橫尾太郎在遊戲中擔當監督。在第一支曝光短片中,橫尾太郎将他标志性的頭套放在鏡頭前,聊着關于遊戲的世界觀的設計初衷。但真正出乎我意料的并不是 " 世嘉 × 橫尾太郎 " 的組合,而是短篇一直在不時提起的故事主題—— " 殺死世嘉 "。
橫尾太郎
根據發表會上的信息與橫尾太郎的說法,《404 GAME RE:SET》的故事,發生在一個世嘉作爲 " 超級大公司 " 君臨所有行業頂點,但卻不那麽 " 魔幻 " 的世界。
就像所有以反烏托邦爲主題的作品一樣,作爲超級大公司的世嘉逐漸掌控了各大城市的實際控制權,網絡與媒體成了它的宣傳工具。表面上,一切正井然有序地進行着,但在平凡的表象背後,人們卻時刻處于企業的嚴密監視之下。
實際上,《404 GAME RE:SET》的世界正是世嘉利用名爲 "CAST" 的少女們所改寫曆史而産生的。而這些所謂的 "CAST",其實是世嘉曆史上那些實際存在過的作品經過 " 娘化 " 的結果。玩家在遊戲裏的使命,就是作爲反抗世嘉暴政的 " 反抗軍 " 一員,拯救那些被洗腦的 "CAST" 少女。
灰暗的世界觀下,世嘉的标志性角色 " 索尼克 " 和死對頭 " 蛋頭博士 " 代替了我們認知裏的 " 紅綠信号燈 "
在《404 GAME RE:SET》的發表視頻中,分别介紹了四名熟悉又陌生的 "CAST" 角色,她們分别是 "VR 戰警(Virtua Cop)"" 沖破火網(After Burner)"" 超越(Out Run)",以及 "VR 戰士(Virtua Fighter)"。她們的名字都直接取自鈴木裕在上個世紀參與設計的世嘉經典遊戲,角色造型也依照遊戲給人的第一印象和核心玩法構建而來。
從左到右分别是 "VR 戰警 "" 沖破火網 "" 超越 ""VR 戰士 "
比如," 超越(Out Run)" 的服裝設計靈感,就來自遊戲中出現的紅色跑車造型,金發的特征,則來自原版遊戲中的女性角色形象。而 "VR 戰士 ",則大量吸取了初代遊戲中 " 結城晶 " 建模 " 棱角分明 " 的特征。
另外,除了正式公開的四人外,視頻中還短暫出現了名爲 " 瘋狂出租車(CRAZY TAXI)" 的角色形象,她的概念十有八九也取自于世嘉在 1999 年推出同名 3D 競速遊戲。
曾經移植到了 Windows 系統上的《瘋狂出租車》,也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賽車類遊戲
至于爲什麽偏偏要選擇這四款作品作爲早期宣傳材料,我想大概也是因爲這四款作品,最符合世嘉粉絲心目中對于 " 經典 " 的固有印象。在以二十世紀末日本遊戲市場爲主題的 TV 動畫《高分少女》中,《VR 戰警》《超越》與《VR 戰士》就曾經作爲影響了行業的名作與重要叙事線索出現。
動畫《高分少女》中出現的《VR 戰警》框體
角色設計方面,世嘉找到了時下最熱門的插畫師 "Yuugen(ゆーげん)"。說他是 " 當下最熱門 " 的,是因爲一年前,Yuugen 剛剛在視覺小說大廠 "Key" 的手機遊戲《Heaven Burns Red》中,擔當了角色與主視覺設計的工作。在過硬的遊戲素質和遠超一般手遊的劇本完成度的幫助下,這款遊戲順利成爲 2022 年日本市場中 " 最成功的新作手遊 " 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404 GAME RE:SET》發布會進行的這天,偏偏也是《Heaven Burns Red》一周年活動開始的日子,這進一步在手遊玩家中爲《404 GAME RE:SET》創造了額外話題性,你也很難說清這究竟是單純的巧合還是有意爲之。
《Heaven Burns Red》這邊倒确實靠着出人意料的聯動沖上了手遊氪金榜榜首
話題拉回世嘉與《404 GAME RE:SET》本身。
通常來說,我并不會對于手機遊戲抱太大期待,橫尾太郎風格的故事也完全不在我的好球區,但《404 GAME RE:SET》還是成功激起了我對遊戲本身的興趣。
雖然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有人想到了将遊戲機和遊戲企業進行拟人與娘化的點子,但世嘉這種 " 自損形象 " 的遊戲玩梗行爲還是讓人覺得有些意外。畢竟,在輿論至上的當下,願意把自己比作最終會被打敗獨裁者,順便拉上自家的産品當消耗品的廠商,真不是太多。
仔細想想,靠着 " 龍背上的騎兵 " 與 " 尼爾 " 中鬼畜故事出名的橫尾太郎從來都不是善茬,你很難想象《404 GAME RE:SET》會講述一個像《超次元遊戲 海王星》那樣,看着美少女們小打小鬧拯救異世界的故事。結合現實中世嘉在主機大戰最後的落敗,以及去年全面退出街機業務的經營窘況,你怎麽都能讀出一些世嘉祖傳的 " 自虐 " 和 " 自嘲 " 味道。
或許在某個地方,世嘉真的和索尼、任天堂、微軟構成了 " 四足鼎立 " 的世界格局吧
可惜的是,誰也沒法代表市場。雖然《404 GAME RE:SET》确實激起了我的興趣,但主流的日本用戶似乎對世嘉的這次 " 大活 " 并不怎麽買賬。
截至《404 GAME RE:SET》發表一周後的 2 月 17 日,《404 GAME RE:SET》的官方推特賬号關注人數,依舊停留在一萬人上下。對一款同時打着 " 明星制作人 " 和 " 懷舊 " 招牌的大制作手遊來說,這實在是件相當少見的事情。可以确定的是,由 Marvelous 發行、《櫻花大戰》三巨頭之一的廣井王子擔當劇本和世界觀設定的《Sakura Ignoramus》,即使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官方推特賬号也突破了十萬關注數的大關;再看由 SQUARE ENIX 發行,預定與《404 GAME RE:SET》同期配信的《契約之殇(Engage Kill)》,更是在配合話題作《契約之吻》進行的宣發攻勢下,早早完成了目标。
相比之下,《404 GAME RE:SET》帶來的反響實在算不上好。對大部分新生代手遊用戶來說," 将遊戲拟人化 " 似乎還算件挺好理解的事情,但作爲宣傳材料使用的四個拟人化 IP,就真的讓很多人無法理解了。
在去年播出的人氣動畫《異世界叔叔(舅舅)》中,35 歲的叔叔因爲世嘉不再生産主機大感震驚。對在 2000 年誤入異世界的他而言,沒有什麽比九十年代時的世嘉遊戲更美好的回憶了。在現實世界中,雖然可能大部分人不會有叔叔這般癡迷,但曾經的霸權也确實爲世嘉積累了大量 " 死忠粉 " ——但反過來說,大部分二十歲上下的手遊用戶,并不會對那些活在曆史教科書上的古董遊戲抱有特殊的感情。
試想一下,如果首批娘化的角色是 " 人中之龍 " 或者 " 女神異聞錄 ",情況會不會不太一樣呢?
且不說現實中沒有那麽多 " 叔叔 ",真正三十代的世嘉粉絲也不一定會對 " 老 IP 娘化 " 買單
當然,如果你關注過近年世嘉的手遊項目,或許還可以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市場的冷淡反應——實際上,除了 " 财大氣粗 " 的 SQUARE ENIX 外,不少日本傳統廠商早已沒有了前些年那樣對手遊市場的熱情。
這中間的原因非常複雜,但最關鍵的一點,無疑是海外資本過于強勢的湧入。來自中國與韓國的手遊廠商,靠着成熟的工業水準和充足的資源,隻花了幾年時間便分走了大量市場份額。相比之下,日本廠商采用的投資和營銷策略則顯得保守不少,每年能夠獲得成功的作品也是少之又少,而本文的主角世嘉,更是在這條路上栽了不止一次跟頭。
" 找回真正的 RPG ——在手機上 "
2020 年,DELiGHTWORKS 開發按照《FGO》模式開發的《櫻花革命》傳聞耗費巨資,運營卻隻持續了半年左右,引得不少用戶開始對手遊行業可能潛藏的問題陷入思考。
一年後,手遊《鎖鏈戰記》的續作《真 · 鎖鏈戰記》因爲在早期使用了 " 真正的 RPG" 作爲宣傳詞而引起了玩家們的無限遐想,但到了遊戲發表當天,卻突然變成 " 找回真正的 RPG ——在手機上 ",引來的玩家們的瘋狂玩梗和吐槽,去年開服後也一直保持着不溫不火的狀态,實在稱不上成功。
相比之下,倒是用戶群像更爲清晰固定,玩法相對傳統的音樂遊戲《世界計劃缤紛舞台!feat. 初音未來》,因爲順利乘上了音樂遊戲流行化的風潮,成了世嘉近年來唯一成功的手遊案例。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玩家們開始期待世嘉将精力放回傳統主機遊戲業務上。2022 下半年《索尼克:未知邊境》的成功出乎了不少人的預料、" 人中之龍 " 工作室三部作品的同時公布,也向玩家釋放着極其良好的信号。
在這樣的趨勢之下,《404 GAME RE:SET》的橫空出世難免讓人感到不安。更重要的是,拿自己玩梗的 " 自虐 " 行爲本身,也老給人一種 " 沒路可走 " 的錯覺——要知道,這可是世嘉的 " 老絕活 " 了。
在這裏,我們需要把時間往後推個兩年,來看看世界遊戲行業在 2025 年時曾經發生過的某件大事。
公元 2025 年,俗稱 " 信仰社(ドグマ社)" 的遊戲公司以難以想象的可怕勢頭,迅速吞并着日本遊戲市場。時至今日,信仰社已經成了市場份額占比百分之九十七的超級巨頭企業。在近乎絕望的局勢下,世嘉的高層通過超級計算機 AI 的輔助,啓動了名爲 "SGGG 計劃 " 的絕密遊戲開發項目,目标是奪回自己的市場地位,将充滿愛與希望的遊戲行業送還到玩家的手中。
不過,事情演變到這步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二十世紀主機大戰的最後,世嘉的 Dreamcast 力壓同期的 PlayStation2 與 Nintendo Gamecube,成爲世界第一大遊戲企業——因此,在我們的世界線中,大概率是看不到這場行業大戰了。
實際上,這是發售于 2001 的 Dreamcast 遊戲《SGGG》中的故事設定。在《SGGG》的設定中,世嘉最終赢得了 2001 年主機大戰的勝利,而 Dreamcast 也很快成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遊戲硬件,不僅在 25 年的時間裏都沒有進行産品叠代,每天 100 萬台的生産效率也完全無法滿足激增的市場需求——這種奇妙的市場壟斷行爲一直持續到了世嘉最大的競争對手," 信仰社 " 崛起。
目标是百分之百的市場占有率
即使是在發售當時,《SGGG》也可以算是一部将 " 玩梗 " 和 2000 年代日本 " 胡逼遊戲精神 " 發揮到了極緻的名作,不管是對競争對手還是自己,《SGGG》都表現得 " 一視同仁 "。
遊戲中,玩家的秘書将世嘉旗下的開發室稱爲彌漫着瘴氣的 " 人外魔境 ",誤入其中的人會逐漸變爲非人的怪物(而實際上這些開發室的成員也确實一個比一個奇怪),就連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企業中普遍存在的 " 流放室 " 文化(一種企業爲了免除退職金,而将想要辭退的員工安排進特殊房間逼迫其自行離職的行爲,正式名稱是 " 人事調整室 "),也被以自嘲的方式放進了遊戲中。
1999 年,世嘉才剛剛因爲這種黑心企業行爲吃了官司,結果當然是世嘉方面的全面敗訴
而另一邊,作爲競争對手登場的 " 信仰社 " 則是專門靠着 " 萌文化 " 制作垃圾遊戲的無良集團。但不知爲什麽,它的原型怎麽看都像是任天堂與索尼的結合體,不僅某些反派疑似遊戲行業的重要人物或對手公司旗下的遊戲角色,還出現過像是 " 信仰社 " 爲了擊垮世嘉,将 Dreamcast 放在地上踩踏的片段,類似 " 世嘉去死吧!" 的名梗也由此誕生。
《SGGG》名梗:世嘉去死吧!
但最諷刺的是,《SGGG》發售于 2001 年 5 月,而在同年的 1 月,世嘉剛剛宣布停止生産 Dreamcast,并從家用機市場的競争中抽身,可以說是與遊戲中的事情發展完全相反,這款遊戲也因此成了世嘉主機,甚至整個品牌生命中,最具 " 傳奇 " 意義和 " 超現實主義 " 色彩的作品。
以現在的角度看來,《SGGG》中的種種 " 破罐子破摔 " 行爲,大概可以算作世嘉在主機大戰最後的無力掙紮,也是遊戲開發者與一路走來的自家硬件最後的告别。它在絕望中設想了一種可能存在的美好未來,但更清楚一切早已回天無力。到了今天," 自嘲 " 早已成爲刻在世嘉靈魂中的标志,或許在未來的哪一天,你也能看到他們如何笑談自己搞砸了好幾款手遊,就像他們嘲笑自己開發了一個小便鬥形狀,完全賺不了錢的射擊遊戲一樣。
日本周刊雜志 " 法米通 " 在 2001 年對于世嘉退出主機業務的報導——一切其實早就成爲定局
再來看看《404 GAME RE:SET》。比起生于混沌時代的《SGGG》,它顯然已經收斂了太多。至少在當下的時代裏,号召玩家來 " 殺死自己 ",總比用各種怪梗去諷刺自己和對手要安全多了。
現實世界裏,有些東西确實在衰退,但超級 AI 或是擁有特殊力量的拟人美少女卻并不存在,所有人都隻能通過試錯來尋找出路。他們唯一的區别在于,有的人更加幸運,有的人卻略顯笨拙——世嘉或許是後者,又或許兩者皆非。
直到在看見世嘉賣掉了他們發家的街機廳業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或許又來到了一個時代交替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