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伊
我們還記得尹同躍去年在奇瑞的全球科技日上,說的那句 " 不客氣 "。
如果說,這句話是那些新造車的老闆們喊出來的,可能人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會打個折扣聽。畢竟,這年頭豪言壯語挺多了,想聽兩句實在話确實難如登天。
但如果尹同躍說 " 奇瑞來做 ",那麽你就必須把它當做一個大規模 " 進攻 " 的号角。因爲,理工男從來不玩虛的。
事實上,現實情況也确實對得起尹同躍去年放出的豪言。
在剛剛過去的 9 月,奇瑞集團銷售汽車 244,534 輛,同比增長 28.6%。其中,出口 109,048 輛,同比增長 20.6%;新能源 58,941 輛,同比增長 183.4%。單月銷量突破 24 萬輛,單月出口突破 10 萬輛,單月新能源突破 5 萬輛,創造了奇瑞成立 27 年以來的三項 " 曆史新高 "。2024 年前三季度,奇瑞集團累計銷量 1,752,793 輛,同比增速 39.9%,成爲全行業唯一實現新能源 + 燃油車賽道 " 雙增長 ",國内 + 海外賽道 " 雙增長 " 的汽車企業。
要知道去年全年,奇瑞也就賣出了 180 多萬輛,今年超過 200 萬輛的總體銷量,問題應該基本不大了。
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車領域,今年的前三個季度奇瑞總共賣出了 33.17 萬輛,而僅僅在 9 月份就賣出了 5.89 萬輛,同比增長了 183.4%。
盡管與全部賣新能源車,并且單年的銷量要過 300 萬肯定沒法比。但如果說,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那奇瑞肯定是把去年的自己,狠狠地甩在了身後。
就在剛剛過去的上周末,奇瑞又幹了兩件重要的事情。一是舉辦了這個年度的奇瑞創新大會;另一個,則是隆重地慶祝了自己的第 1500 萬輛車下線。
下線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證明了在過去的 27 年間,奇瑞從一個茅草房裏造車的企業,真正成爲了一個在中國汽車市場、乃至全球汽車市場重要的競争參與者。而創新大會,則明确了從 1500 萬輛下線這個新起點開始,接下來的路要怎麽走。
更重要的是,尹同躍再一次宣示:明年,奇瑞在人工智能領域,也要 " 不客氣 " 了。
顯然,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尹同躍,相信奇瑞。但更多人會産生的問題是,奇瑞要實現這個目标,靠的是什麽?
其實奇瑞什麽都做了
如果說宣傳的調門,奇瑞肯定是最不起眼的梯隊中的一個。
尤其是在不久之前,我們看到了滿是機器人霸屏,人與 AI 和諧相處的特斯拉發布會之後,似乎對于其他人,都已經不再抱有更高的期待。
當你走進奇瑞科技日的會場,你會發現他們同樣有飛行汽車、能夠交互的機器人,可以完全自動行駛的巴士。這些與特斯拉的 Cybercab 和 AI 機器人相比,可能在智能水平上還有點子差距,但模樣與形态已幾乎一樣。
道路已經确定,方向已經明晰,隻是看誰先跑到那個可以量産的中繼站而已。
但如果奇瑞拿出這些東西,我相信它必然是那個最有可能快速實現、快速量産的競争者之一。判斷邏輯非常簡單,特斯拉跳票我們都已經習慣了。而奇瑞似乎從來沒跳票這回事——可能表述并不誇張,時間線也拉得略長,但隻要拿出來,基本就能用。
這就是奇瑞理工男最優秀的特質。
當然,如果對于奇瑞了解足夠多就會發現,其實近些年我們已經陸陸續續的見到了很多,奇瑞基于自身對于汽車智能化理解而推出的技術了,包括了火星架構、鲲鵬動力、雄獅智艙、大卓智駕和銀河生态五大技術領域。
而這一次他們要做的,就是在這些技術上實現更全面的進階與跨越。于是,奇瑞在鲲鵬電池、端到端大模型、智艙大模型、飛行汽車、雲台智能底盤 2.0 等 10+ 項重點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
于是也就有了此次的創新大會上的固态電池、CheryGPT、飛行汽車、元宇宙、人形 Robot 等技術成果。而以上一切的原點,始于奇瑞目前技術創新的 "6+1" 戰略支點,就是 2C+3 智 +ESG+AI。2C 是電池 + 電芯,3 智是智艙、智駕和智慧平台,ESG 技術以及 AI 全程賦能。
這些複雜的技術有些還存在于更遠的目标之上,有些則已經可以投入使用。
智駕與電池,路線圖明确
如果要說到智能汽車的核心技術,智能駕駛技術必須排在第一位。而這一次,奇瑞在大會現場發布了面向未來的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方案,大卓智駕 C-Pilot 4.0 已經進化到 C-Pilot 5.0。這套系統會很快進入奇瑞的産品之上。按照他們的計劃,2025 年有十幾款車型會搭載高階智駕量産上市,從無圖城區 NOA 到自主旗艦高速 NOA,依托于端到端技術快速實現 NOA 規模化量産。
同時,奇瑞還發布了奇瑞智駕大模型。通過雲端 world model 生成豐富場景,形成感知大模型加規劃大模型的模拟人腦行爲決策,預計 2025 年将實現一段式端到端;2027 年形成 VLA 大模型,讓汽車真正進入智能駕駛時代。
顯然奇瑞還是很務實的,從智能駕駛輔助到完全智能駕駛,路線圖明顯更清晰,不耽誤現在賣車,也讓人們對于未來産品有足夠的期待。
除此之外,奇瑞在已經 " 不客氣 " 的電池端繼續加碼。
這次,鲲鵬動力加入了一個全新的鲲鵬電池品牌。在這個品牌之下,包括了 " 方形磷酸鐵锂系列、方形三元系列、大圓柱三元系列 " 三大品類。解決的問題就是沖得快、跑得遠、更安全這些電動車短闆。
看起來奇瑞依然不太 care 營銷——不論是起名字還是搞技術都沒好好包裝,完全不碰那些大家看不懂的深奧詞藻。但就是這種一眼看懂的普通詞彙反而更可靠一些。而在企業層面,奇瑞補足了自己的新能源化的最後一塊拼圖。
這是起量的關鍵。當然,現在的問題是奇瑞想要起多大的量。
奇瑞的目标更宏大
第 1500 萬輛下線儀式上,尹同躍一度語帶哽咽——從一個茅草房裏開始造車的品牌,如今超 22 年蟬聯出口汽車品牌第一名,從十年造出 100 萬輛,到如今一年即将突破 200 萬輛,這是一個巨大的跨越。
但對于奇瑞來說,他們其實想要的更宏大。
而在整體的銷量目标上尹同躍明确的表示:希望在未來實現每個季度銷售 100 萬輛,甚至月銷 100 萬輛的目标,以更快速度跻身全球車企 Top 10。
他爲奇瑞設計的總體邏輯非常清晰:以技術帶動産品品質,乃至品牌檔次的進一步進化。同時,依靠很好的産品增量态勢帶動品牌技術的快速普及,當然自由的先進技術,同樣推動市場銷量的快速增加。
最終實現品牌成爲 " 中國的豐田 " 甚至下一個豐田。畢竟以奇瑞如今海外銷售的态勢來看,這是一個合理的預設目标。現在所缺的,隻是快速膨脹的體量而已。
在下線儀式的現場尹同躍還許下宏遠:要将奇瑞大本營蕪湖打造成爲中國的底特律或斯圖加特。這一切的基礎是奇瑞,他還希望有更多的車企來與他們一同構建克萊斯勒、福特與通用這樣的産業集群。
在這個時間段中,奇瑞可以通過自己的本地的産業集群和供應鏈體系,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利潤基本盤。
以往,奇瑞還停留在市場中求存的階段。如今,奇瑞則開始以 " 百萬季銷 " 的新目标新起點,踏上尋求成爲全球汽車大廠的道路了。
當然我們作爲觀察者也十分想知道,在未來這個目标能不能實現,怎麽實現,要花多長的時間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