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比亞迪三十周年紀念發布會上,創始人王傳福親自總結了團隊創業的故事。
30 年前,王傳福放棄鐵飯碗,拉起一支二十人的小團隊,在深圳開啓了創業之旅。
創業初期的比亞迪,「沒有資源也沒有背景」,隻有一股敢闖敢拼的少年氣。買不起先進的設備,就把自動化流水線分拆,用人 + 夾具的模式平替;買不到原材料,就在實驗室用化學試劑自己配電解液。
就這樣,比亞迪不僅在創業的第一個 10 年來從零到有的「手搓」出了鎳電池、锂電池,也研發出了一條一條先進的電池生産線,成爲了全球電池行業的頭部玩家。
2003 年,王傳福力排衆議,決定收購秦川汽車,進軍汽車行業。
敢想敢幹仍然是比亞迪二次創業的主題。第一款實車「316」反饋不及預期,王傳福就果斷在上市前按下暫停;買來研究學習的樣車,他親自用鑰匙滑破,以此鼓勵研發團隊大膽拆認真學。
過往電池領域裏從零到一的故事,在新的賽道上又重複了一遍。第一台量産車 F3,隻用 14 個月就賣出了 10 萬台。在那個年代,這是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頭一遭。
但後來的故事并沒有一帆風順,比亞迪從 2008 年開始的新能源轉型遇到了困難。而且,這一難,就難了整整十年。
從 2008 年第一款混動汽車上市開始,比亞迪遭遇利潤大幅滑坡,經銷商退網,投資人不解等種種難關,競争對手直接把招聘攤位擺在了比亞迪工廠門口。
「做選擇很容易。但拼勁全力都等不到結果,卻依然咬牙堅持,才是真正的不容易。」去年 8 月,在比亞迪第 500 台新能源車下線儀式上,談及比亞迪新能源轉型的十年沉寂,一貫以成熟穩重形象示人的王傳數度哽咽,令人動容。
2019 年後,全球新能源轉型加速,比亞迪終于開始邁向技術和産品雙向爆發的新時代。從第一台新能源車到第 500 萬台,比亞迪用了 15 年;從第 500 萬台到第 1000 萬台,比亞迪隻用了 15 個月。
三十年前的 11 月 18 日,王傳福在深圳開啓創業之旅的時候,「連營業執照還沒有領到」;三十年後,在深汕特區全新的比亞迪小漠工業園裏,一台台嶄新的騰勢 Z9、仰望 U9 等比亞迪旗下高端豪華車型,在自動化流水線上有序地生産組裝。這一天,比亞迪第 1000 萬台新能源車正式下線。
距離工廠 5 公裏外,就是深汕特别合作區的小漠國際物流港。今年 1 月 15 日,比亞迪首條滾裝運輸船「EXPLORER NO.1」(開拓者 1 号)正是在這裏起航,開啓了比亞迪全新的國際化大航海時代。
30 年前,比亞迪的夢想在深圳開啓;21 年前,面對投資人的不解,王傳福仍然果斷投入汽車行業;如今,輕舟終過萬重山,比亞迪正式跨越千萬大關,駛向更廣闊的蔚來。
以下是王傳福在比亞迪 30 周年暨第 1000 萬台新能源車下線儀式的演講,由極客公園整理。
「手搓」電池、勇敢下海(1994-2004)
嘉賓,各位有意見,親愛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是比亞迪的王傳福,很高興今天和大家相聚在這裏,慶祝比亞迪成立 30 周年,暨 1000 萬輛新能源車下線,首先我謹代表比亞迪衷心的感謝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謝所有的車主、員工、股東、合作夥伴、媒體朋友們以及線上線下的觀衆朋友們對比亞迪的關心和支持,謝謝。
回想 30 年前,我還是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1993 年研究總院把我被派到深圳,擔任一家電池公司的總經理。當時我從北京來到深圳,簡直就像踏進了一個新的世界,看到身邊的許多朋友都在搞項目,個個敢闖敢試,敢爲人先,這讓我很受鼓舞,我也想在這裏幹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可以說如果不是來到深圳,我就不可能有創業的念頭,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比亞迪。
90 年代擁有一部大哥大是一件很拉風的事,大哥大本身有一塊鎳電池,一般還要多備一兩塊電池換着用,我個人判斷電池未來面臨需求量将會很大,當時着國内做的人很少,大部分靠日本進口,我想如果我們能做出來,一定是很好的創業機會,可是在那個時候放棄鐵飯碗,下海創業需要很大的勇氣。
身邊的親朋好友,許多人都不理解,都來勸我,說我又沒有資源,又沒有背景,辭職創業太冒險了。我說:放心好了,沒有風險,我一定能幹出來。
30 年前的今天,1994 年的 11 月 18 号,我拉起了一支 20 個人的小團隊,就開幹了,不怕大家笑話,當時我們連營業執照還都沒有領到,一直到了 95 年年初才辦下來。
王傳福講述比亞迪創業故事 | 圖片來源:比亞迪
所以我們真正開始創業的時間是 1994 年,當年在深圳同時期創業的人都在這裏,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股敢闖敢試的勁兒就是深圳特區的精神,這種精神鼓舞着我們,也鼓舞着所有在深圳創業的人。爲此我們很感謝深圳這片熱土。
當時造鎳電池最簡單高效的辦法就是買日本先進的自動化生産線和生産設備,但我們畢竟剛剛創業,兜裏沒幾個錢,根本買不起,想在銀行貸款又沒什麽資産做抵押,也貸不出來款,沒辦法,就隻能自己想辦法,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幹。
我們深入地研究,把自動化生産線分解成一個個的可以用人工完成的工序,用人加夾具的模式來完成,其中許多生産設備也基本上都是我們自己搞出來的,就這樣我們終于造出了一一條鎳電池的生産線,整條産線的投入隻有日本企業的 1/15,但做出來的産品和日本企業差不多,我們用小米加步槍打赢了飛機大炮,把鎳電池的銷量做到了全球第一,很快我們就迎來了手機時代,锂離子電池重量更輕,壽命更長,體驗更好。
在手機上锂離子電池替代了鎳電池,成爲新的藍海。在當時锂離子電池技術門檻很高,中國還沒有實現産業化,存在技術的空白,而有技術空白的地方就有比亞迪工程師不斷去突破。我給研發團隊第一個任務,就是在三個月内要做出一個有電壓的锂離子電池,我們的工程師也很争氣,買不到原材料,就用化學試劑自己配,沒有試驗設備,就用噴槍把碳粉噴到隔膜上,自己做切片。
就這樣一步步的突破,我們終于研發出第一塊有電壓的锂離子電池,實現了從無到有,之後我們又開始研究怎麽實現量産。整條生産線,最重要的生産設備幾乎都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條手工锂離子電池生産線,填補了技術的空白。
比亞迪成爲中國首個量産的锂離子電池的企業,但最開始這樣造出來锂離子電池品質還不太穩定,不是這裏出問題就是那裏出一點問題,我們都稀裏糊塗地解決了,但其實根本沒有把機理搞懂,我們下決心對産品的問題較勁,對技術徹底搞明白才肯罷休。
我們也成立了中央研究部,招聘了一批碩士、博士,我給他們的要求就是,要把锂離子電池的最底層的機理搞懂搞透,從根本上理解清楚,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我們還買了大量的研發設備,我記得當時買了一台最貴的是一台 X 射線光電子能譜儀,價格一台差不多 370 萬人民币,比我們整個公司啓動資金還要多。
當時我們是全國第一家購買設備的非國有企業,内部甚至還沒有人會用,爲此我們還專門請來了清華大學的教授來教我們如何使用。後來當我們再遇到産品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問工程師找到根本原因沒有,我們就這樣解決了電池的自放電、循環壽命,和性能等一系列問題。産品越來越穩定,第一次獲得了摩托羅拉等國際大廠的認可,他們也放心地把訂單交給我。短短幾年我們锂離子電池的份額就進入了全球市場的前列。
回頭看,我們對锂離子電池的掌握,也爲之後把锂離子電池裝到汽車上埋下了伏筆,就這樣我們嘗到了搞技術的甜頭,更加注重技術的創新,創新能力越來越強,技術的儲備也就越來越多,到電子浪潮到來的時候,我們順勢進入了電子産業,自己搞研發,自己搞設計,自己造零部件,從零部件的代理商發展到産品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繼摩托羅拉之後,我們又拿下了諾基亞、西門子等頂級廠商的訂單。開頭幾年快速成長的創業經曆證明了我們讓工程師放手搞技術,這個路子是對的。有人說我們花這麽多錢搞研發,搞設備是在燒錢,但我覺得在研發上砸錢,這不是燒錢,是在存錢。
這就是我們早年創業的一些經曆。現在回想我跳出穩定的人生軌道,下海創業,從小廠房走到上市公司,正是靠着敢想敢幹的精神,才實現了從 0~1 的突破,才有了後來無限的可能。
進軍汽車,十年飲冰(2003-2019)
當我們把電池做到世界領先,我們開始思考更長遠的未來,開始尋找一個與電池相關的更大的産業。當時汽車剛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我想中國有十幾億的人口,未來的汽車市場規模肯定很大,但中國是一個煤多油少的國家,汽車市場發展後,石油隻能靠進口,國家的能源安全将是個大問題。還有那時候馬路上跑的都是外國車,幾乎看不到國産車,在燃油車的三大件上,特别是發動機技術,中國汽車落後國外幾十年,要是跟着國外品牌做燃油車很難趕上,所以我斷定繞過燃油車,發展新能源才是中國汽車發展唯一的出路。
其實我很早就開始嘗試把電池裝在汽車上。我記得 1996 年的時候,廣東省政府組建了一個電動車協調小組,因爲我們造電子很出名,就被邀請加入,1997 年我就把鎳電池裝到一台試驗車上,2002 年我們又把锂離子電池裝上了實驗車,研究的越多,我就越肯定發展新能源汽車絕對大有前途。2003 年我們完成了對西安秦川汽車的收購,拿到了進入汽車産業的入場券,收購的消息公布後,我的電話就被投資者打爆了。
他們跟我說你駕照都沒有對汽車一竅不通,就敢造汽車,你這樣幹就是拉着我們一起上賭場。我印象很深刻,一整天我跟許多投資者在溝通,根本顧不上吃飯,回到酒店裏好不容易喘一口氣,點上一碗面條,筷子還沒拿起來,電話又響了。
香港一位基金經理的電話,他毫不客氣的說,如果你不放棄收購,我明天就把你所有的股票都抛了,但是不管他是勸我還是吓我,早已下定決心下半輩子就幹汽車,而且就是要幹新能源汽車。
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我能這麽堅定,本質上還是因爲我們在做戰略決策時,首先分析的是技術,技術能讓我們看到更清晰,能看得更長遠,雖然這個決策很趕,但不是盲目的趕,而是看清楚方向之後才決定開幹的。
當我們開始造車之後才發現造車真的很不容易。我們是汽車行業的新人,燃油車都沒造過,更别說造新能源汽車,所以我們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造燃油車,先學會怎麽造車,摸清楚裏面的門道,另一條路就是同步着手電動汽車的開發,提前儲備技術。
2004 年 1 月份我們終于做出了第一款實車,内部代号叫 316。在發布之前我們找來了一批經銷商現場評審,結果他們覺得這款車沒戲,我的心一下就沉到了谷底,光模具我們就砸進去幾個億,如果停掉之前都要打水漂,如果繼續幹下去,又會虧的更多,我糾結了一個晚上,還是做了一個很艱難的決定,砍掉 316,我們自己沒有造車的經驗,更不能閉門造車,要潛心下來向優秀的車企學習。
我們一口氣買了十幾台市場上大賣的車,讓大家拆,在拆的過程中研究學習,看看市場上受歡迎的車那是怎麽造出來的。一開始大家不敢拆車,我就選了一台奔馳,拿起一把鑰匙,繞着車一圈用力劃了一下,讓大家放心的拆。我們反複的拆了又裝,裝了又拆,有不理解的就直接開現場會,直到全部都搞懂了,過了一年多,我們終于做出來了。
比亞迪第一款量産車 F3 | 頭圖來源:比亞迪
第一款量産的 F3,上市 14 個月就賣出了 10 萬台,在 2009 年拿下了中國轎車市場銷量冠軍,這是中國品牌的頭一回,現在想起來真的非常感謝我們第一批車主的支持,這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
可以說沒有 F3,就沒有我們的今天的比亞迪,F3 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我們始終也沒有忘記造車要新能源汽車的夢想。那時候我一直在想,燃油車使用的汽油基本都是來自于石油,總有一天又總有一天會用完,而且使用這些能源還會造成空氣污染,溫室效應等問題。如果一直這樣過度使用下去,這就是在透支人類的未來,有什麽更好的能源解決方案,我們的答案是是太陽,太陽是最純潔取之不竭的能源。
我們從太陽上獲取能源對環境的友好,對于子孫後代的友好,但太陽能受到晝夜的影響并不穩定,如何讓這種間隙式的能源變成更穩定?我們搞電池的自然而然就想到我們可以做成電池儲能電站,把太陽能發出的電存在電池裏面,實現削峰填谷,減少能源的浪費。
最後在能源的業務上面,我們要用新能源汽車去替代燃油車,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污染。
2008 年我們提出了三大綠色夢想,從能源的獲取、存儲到應用,用太陽能儲能電站,用電動車打造一條完整的綠色鏈路。當時我想作爲一個企業家,不能隻去追求泛泛的成功,而是要去思考怎麽能給這個社會帶來更多的價值,通過三大綠色夢想造福子孫後代,這就是我們未來的一生的事業,也是比亞迪的使命。
懷抱着這種使命,我們的工程師一直在用技術創新踐行着夢想。2008 年我們成立了電力科學研究院,進入光伏産業,開創太陽能光伏電站。2009 年我們建成了全球首個磷酸鐵锂儲能電站,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們打造出全球首個量産的插混汽車 F3DM,後來又推出了 E6 ——中國首款量産的純電動車。
在當時這三大夢想太超前了,爲了讓大家更了解,我們就在公司裏面建了一個未來村,在屋頂上鋪設太陽能電池闆,用太陽能發電在屋頂裝個家用的小型儲能電站,可以存儲太陽能發的電,在屋外安裝了充電樁,新能源汽車可以直接充電,房子裏的所有的經濟來源全靠太陽能,這就是我們給人類未來的綠色生活打造了一個樣闆。
那段時間汽車銷量也在高速增長,一切都突飛猛進,集團上下信心滿滿。我記得在 2009 年的廠慶運動會上,我們的銷售團隊幹勁十足,給第二年定下了 80 萬台的銷量目标,直接翻了一倍。
在我們全力向前沖刺的時候,誰也沒想到,現實狠狠的給我們上了一課,銷量的回落,渠道的退網,三年的時間,我們的利潤跌去了 90%,不得不承認在起步的階段,我們應該敬畏市場,穩紮穩打。在 2011 年的股東大會上,我向股東們承認,我在決策上犯了一些錯誤,我們要做出改變,有三年的調整時,間苦練内功,重振市場。
三年調整後,我本來以爲很快就會有轉機,提出了二次騰飛的目标,沒想到不但沒有飛起來,反而就這麽一直沉寂了 10 年,這 10 年我們每個月的銷量都在 3 萬到 4 萬上下,大家都嘲笑我們是「比 3 萬」,而同期的一些中國品牌已經賣到了月銷超 10 萬,我們說怎麽也幹不起來,特别是到了 2019 年,利潤同比下降了 40%,我們已經是命懸一線。
當時許多一起打拼多年的戰友都在那個時期辭職離開了我們,甚至有些車企直接把招聘的攤位擺到我們大門口,挖走了我們許多培養了多年的技術骨幹,我心裏很想留住他們,但那個時候我甚至連希望都給不了他們,後來就連一些主要股東都坐不住了,2019 年我們的淨利潤有 16 個億,但是扣非後的淨利潤隻有兩個多億,但在研發上我們卻砸了 80 多億,許多股東都覺得我們是在亂花錢,認不清形勢,要介入公司的管理,甚至對高管團隊打分,請外部的專業的人士來,那個時候我内心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等到明天。
這 10 年在外人看來我們成績不行,沒什麽進步,但我們自己知道,這是我們成長的 10 年,在技術的突破、能力的積累上,我們一直在進步。那個時候大家說我們發動機不咋樣,我們就研發出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就裝了一套變速器。
大家不相信新能源,我們就率先推出城市公交電動化,大家對續航裏程有焦慮,就研發出第二代 DM 技術,大家說我們的車不好看,我們就設計出 Dragon Face 的龍顔美學。做了這麽多,該試的地方也都試了,而銷量依然沒有起色。那個時候是我們的至暗時刻,遲遲看不到希望。
在去年的第五百萬台車新能源下線的發布會上,我也是講到了 2019 年的時候,當時怎麽做的改變,是因爲回想起這段時間公司太難了,差一點就活不下去了。當時我們能繼續走下來,靠的就是這技術的信念,可以說做一個選擇很容易,但當你爲了這個選擇,拼盡全力都等不下結果,還要咬牙堅持,這才是真正的不容易。我們不知道機會什麽時候會來,但我相信當機會來的時候,隻要做好準備的人,才能抓住它。
技術爆發,奔向「千萬」(2020-2024)
最困難的 2019 年剛過去,緊接着就是疫情,我們的壓力就更大了。疫情一來我們沒有口罩,國家也缺口罩,我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當時就決定了,我們生産口罩,我們有十幾萬産線工人,我們有幾十萬平米的無塵車間,還有頂尖的工業制造能力,汽車産業線都能造,造口罩的生産線有什麽難,我們也能造,說幹就幹,我連夜召集大家起來,自己也泡在廠房裏,從零開始,争分奪秒,24 天就幹成了全球第一大口罩廠,一天生産 1 億隻口罩,這場口罩戰略我們也完成了一次規模空前的團隊大練兵,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敢打敢拼,我們士氣大漲,越發堅信,不會再有問題難倒我們。
忙着做口罩的同時,我們也要求技術團隊研發不能停,要把造口罩的精神用到搞技術研發上,在這之後我們攻克了許多卡了許久的技術難題,推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技術。
2020 年我們推出了刀片電池,背後是堅持了 18 年的磷酸鐵锂技術路線。2021 年我們推出了 DM-i 超級混動,背後是堅持了 17 年的插混技術路線。2021 年我們推出了 e 平台 3.0,背後是堅持了 14 年的電動車開發路線,2023 年我們推出了易四方,實現了世界級的創新。後來我們又推出了天神之眼、雲辇、璇玑架構、第五代 DN、易三方,極緻的技術一個接着一個,終于迎來了比亞迪技術大爆發的時候,可以說這是技術上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厚積薄發,才讓比亞迪迎來了市場的拐點。
技術的攻堅這條路要保持戰略的定力,才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隻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如今我們已經是全球新能源銷量的冠軍,構建起來龐大的品牌矩陣。上個月我們的銷量更是突破了 50 萬台,再度刷新了中國品牌的月銷量記錄。後來很感慨,燃油車時代,我們才邁過,以及超過他們(歐美廠商)的技術。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反過來了,中國品牌的車被外國人開,他們想找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崛起的秘訣。
王傳福向《黑神話:悟空》制作人馮骥交付新車 | 圖片來源:比亞迪
現在每個中國車企都有拿手的活,每個月都有新的技術的出現,所以中國汽車人我們非常自豪,看到中國汽車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但同時也提醒着我們,在這個時候任何技術的領先都不是絕對的。
我們要做要敬畏市場的快速變化,堅持技術創新,保持開放,認真地傾聽用戶的聲音,與友商和行業夥伴多交流,學習友商的長處,多看到自己的不足。
如果說當年的比亞迪選擇造電池、造汽車,是敢想敢幹,那我們取得的這些成績更多是因爲敢堅持,這一路走來,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曆經多少挫折,我們都一直堅持新能源路線不動搖,一直堅持技術創新的理念不動搖。
其實這些敢的背後,是技術給了我們敢的勇氣,是技術給了我們敢的底氣,是技術讓我們可以看到全局,讓我們知道選擇哪條路才是對的,技術讓我們看得更遠,讓我們看到終局,讓我們堅信走下去是有前途的。在别人看不清不理解的時候,我們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麽,也知道要去哪裏,而這個技術體系的背後,這是工程師給了我們創新的動力。
我們有 11 大研究院,11 萬名工程師。今年我們招收的大學生中,碩士博士的占比接近 70%,研發人員的占比接近 80%。同時,我們還請博士帶技術團隊,還借鑒了許多博士後流動站,所以我們研發的主要内容,我們還組建了比亞迪技術科學研究院,有一批工程師專家研究數學、物理、材料學等技術科學,從底層的基礎理論去找到技術的解法,這些技術人才加入後,我們無條件地鼓勵他們去搞各種各樣的研究課題。
他們跟我報項目的時候,我也很願意和他們一起讨論,讓他們先去試一試,隻要方向沒錯就放手幹,沒有技術人才的智慧,沒有開放包容的氣氛,早期的創新就無從談起。
工程師和人才就是我們比亞迪最寶貴的财富。回想這一路,比亞迪的研發,比亞迪的發展曆程,其實也是中國品牌發展的一個縮影。
最近幾十年我們中國品牌克服了重重困難,走出了波瀾壯闊的一路,我們又敢白手起家,打破壟斷,走向世界,這種敢來源于腳下,這些都是華夏的感情,也是全體中國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