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疫苗預約市場上 " 黃牛 " 活躍。最近,廣州市民劉青(化名)在朋友圈也看到相關消息," 這周還有少量 9 價 HPV 疫苗預約。接種社區:番禺區 XX 社區醫院;疫苗:1331/ 針 ×3 針,在社區醫院繳費,預約服務費 3000 元,在諾亞門診繳費。"
IC photo
實際上,通過官方平台預約疫苗接種并不需要支付額外費用,但由于九價 HPV 疫苗長期短缺,放号後往往 " 秒光 ",龐大的市場也催生了一大批 " 疫苗黃牛 "。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撥打了前文提到的諾亞醫療公開電話咨詢,對方表示目前廣州九價 HPV 疫苗供應緊張,暫時隻有番禺區有苗,但個人去社區醫院一般約不到,其中的奧妙就在于 " 服務費 "。" 我們這邊去預約的話,社區也要收一定的費用,就包含在預約價 3000 元裏面了 "。
記者還注意到,提供代預約服務的 " 疫苗黃牛 " 橫行在不同社交平台,他們如何在社區醫療機構 " 無苗 " 狀态下利用無形的手來牟利?這條圍繞九價 HPV 疫苗的灰色利益鏈條,是如何動了普通大衆的權益?誰應爲屢禁不止的黃牛違規行爲負責?
記者調查:給渠道費可在社區接種?
劉青一直沒有搶到九價 HPV 疫苗,但她對朋友圈的 " 黃牛 " 半信半疑。根據中介在朋友圈發的圖片信息,諾亞醫療可以提供婦科專家門診看診 2 次、超聲檢查 1 次、潔牙養護 1 次的 " 臻愛女性健康管理套餐 ",額外贈送 HPV 九價疫苗(三針)代預約服務。
2 月 23 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消費者身份撥打了諾亞醫療宣傳圖片上的聯系電話,對方明确表示目前廣州九價 HPV 疫苗供應緊張,暫時隻有番禺區有苗,諾亞醫療可以代消費者在社區醫院預約,對應的預約費是 3000 元,内含總價格 2000 元的 3 個項目。如果預約成功,消費者還需要單獨向社區醫院繳納 1331 元 / 針的疫苗費用,3 針合計 3993 元。
在員工的介紹中,這一服務毫無 " 贈送 " 的性質—— " 之前我們九價 HPV 疫苗的代預約服務費用就是 3000 元,隻是有客戶覺得價格比較貴才調整爲贈送其餘項目。"
似乎怕記者沒聽懂,該員工又說一次," 就是我們幫您約到社區醫院接種疫苗,您付(疫苗)費是要到社區醫院去付。" 當記者進一步詢問可以去哪個社區接種時,對方回答比較含糊,隻透露了其中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供應相對多一些。
但記者查詢廣東省官方疫苗平台 " 粵苗 " 和廣州市番禺區某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衆号後看到的結果均是無法預約。記者緻電後被告知,申請資格都是免費的,打針才會收費。
既然社區 " 無苗 ",民營醫院又是如何預約的?前述諾亞醫療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九價 HPV 疫苗很少,太多人預約," 自己在社區醫院一般約不到,我們這邊去預約的話,社區也要收一定的費用,就包含在預約價 3000 元裏面了。"
當記者表現出認爲價格過高時,該人士說,如果想以更便宜的價格享受九價 HPV 疫苗代預約服務,可以選擇另一價格爲 2500 元的套餐,與 3000 元套餐的價差在于檢查項目不同,但比起市場上其他選擇還是很劃算。
" 渠道費 " 是什麽,又落入了誰的口袋?該人士沒有再作更詳細的解釋,隻提醒記者," 現在你去外面的很多機構預約,他們說是能打 3 針但是不能确保 3 針都準時打上,可我們是可以保證的。" 其還詢問記者想什麽時間接種疫苗,可以相對自由地選擇接種時間。
2 月 24 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采訪諾亞醫療,截至發稿,未得到對方回複。
2 月 25 日,記者再次以消費者身份撥打諾亞醫療咨詢電話,接線員工同樣表示諾亞能幫代預約客戶找到名額的原因在于 " 通過機構的渠道去操作 "" 和社區醫院合作 "" 如果有些客戶不想交預約費,那就隻能自己去慢慢排隊,沒有這種優先(接種)的服務 "。
另類 " 中介 ":捆綁銷售體檢套餐
除了像諾亞醫療這樣明碼标價代預約的 " 中介 ",還有些民營醫療機構把 HPV 疫苗當作引流的 " 搖錢樹 "。
在公立醫療機構,九價 HPV 疫苗的價格爲 1318 元 / 支,三劑次共需支付 3954 元,但在很多民營醫院,接種九價 HPV 疫苗需要捆綁體檢套餐,總費用需要 5000-6000 元。
2 月初,民營醫院接種九價 HPV 疫苗出現捆綁銷售 " 體檢套餐 " 的亂象曾登上熱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 2 月 6 日以消費者身份向北京嘉禾婦兒醫院(簡稱 " 嘉禾婦兒 ")緻電咨詢,并獲得了員工發送的九價 HPV 疫苗體檢套餐鏈接。
彼時套餐價格爲 5680 元,其中明碼标價的隻有兩項,分别是九價 HPV 疫苗價格 3894 元(3 針),疫苗接種費爲 75 元;其餘價格源于血常規、尿常規、腎功四項、血脂五項、肝功八項、病毒四項等項目以及婦科醫師服務費。
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單獨購買九價 HPV 疫苗接種服務時,嘉禾婦兒員工表示 " 單獨接種疫苗三針費用(疫苗 + 接種費 + 服務費)是 5469 元 ",與捆綁體檢套餐的價格差别不大。
當天,記者還随機緻電了北京明德醫院、北京五洲婦兒醫院等多家在大衆點評上提供九價 HPV 疫苗接種服務的民營醫院,發現這些民營醫院大緻可分爲兩類,一類以嘉禾婦兒爲代表,提供的套餐裏包括多項體檢項目,有的表示 "(其他項目)可以放棄不做,但不可以退款 ";另一類以北京明德醫院爲代表,明确表示套餐價格隻包括九價 HPV 疫苗費用及接種、服務費,不含其他檢測服務。
另外,還有些醫院與諾亞醫療類似,套餐費用裏包括預約費用,不同的是他們也直接提供疫苗接種。
2 月 23 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次點進嘉禾婦兒的套餐鏈接,原來的套餐内容被替換成了 3 針疫苗費用和接種費、醫師服務費,套餐總價爲 5369 元,但各項目未明确标價。
記者在大衆點評搜索 " 九價 HPV 疫苗 " 也發現,不再有商戶将九價 HPV 疫苗與其他體檢項目打包售賣,但 3 針疫苗接種價格仍在 5000 元至 6000 元之間,比公立醫院價格貴 50%。
破解 " 黃牛 " 需從開源和監管入手
HPV 疫苗的供需矛盾由來已久。數據顯示,默沙東每年供應到國内的九價 HPV 疫苗都在增長,根據智飛生物 2022 年半年報,去年前 6 個月,其代理的默沙東九價 HPV 疫苗批簽發量 929.87 萬支,同比增長 379.34%。
但按照 9 歲至 45 歲的年齡範圍推算,中國 HPV 疫苗的适齡女性可能超過 3 億,每年能夠上市流通的疫苗與接種需求差距懸殊,能夠接種到的人數不到總數的 1%。再加上九價 HPV 疫苗生産流程複雜,生産周期要 4 年,短期内很難跟上中國龐大的需求。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上海有市民預約九價 HPV 疫苗被告知需等待時間 3 至 5 年。
" 本來就是僧多粥少的局面,一共就不到 1000 萬支,有的社區可能一個月就分 10 支 8 支,但預約平台是面向全省的,就算沒有‘黃牛’也是秒光。" 一位熟悉疫苗分配機制的業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九價 HPV 疫苗的高需求就跟春運火車票一樣,主要還是供需不平衡。至于爲何民營醫院看起來備貨更多,主要還是因爲價格貴、去接種的人相對少。
正因爲這樣,部分适齡女性會選擇高價服務。根據 2022 年天貓雙 11 預售開場首小時數據,HPV 疫苗預約的預售金額同比增長超 600%。
也正是年輕女性對九價疫苗龐大的需求量,爲黃牛提供了巨大的利潤空間,近年來這一情況多被報道,但爲何屢禁不止?黃牛是在哪個環節鑽的空子?
" 現在都是憑身份證用 APP 預約,數據都在疾控那裏,估計就是防關系戶和黃牛。" 一位基礎醫療機構醫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所在地區九價疫苗供求比較平衡,想打的基本都能搶到号," 黃牛 " 還是存在于一些疫苗難搶的地方。" 渠道費 " 基本上跟 3 針的疫苗錢差不多了," 黃牛 " 有利可圖,肯定願意冒險。有些人不想等,肯定就願意花高價去 " 走後門 "。
而另一位縣級醫院的醫生對記者表示,他所在地區的九價甚至四價疫苗都供給緊缺,醫院此前收到了預約系統,但因爲疫苗數量較少一直沒有公開上線,目前仍然延續了紙質登記的傳統,預約者隻需留下姓名和電話,等疾控中心下發疫苗後醫院會按照預約順序撥打預約者電話,通知其來醫院接種。
不難發現,這種紙質預約與接種結果的線上數據很難打通,就算沒有預約,隻要接種疫苗時輸入準确的身份信息,接種信息同樣會同步到衛健委開發的疫苗平台上,留給 " 黃牛 " 的操作空間更大。
該醫生也表示自己曾聽說過在大城市有人在做這種倒名額的生意,但在縣裏還沒發現有人這麽做," 因爲苗實在是太少了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很多地區都在探索更加科學、公平、公開的疫苗分配機制,目前大多數地區都是通過 APP 預約接種 HPV 疫苗,但用戶隻能看到每個區域是否有号、如果放号後沒搶到就要等下一輪,既不知道有多少疫苗可以搶、也不清楚有多少人在搶。
2022 年上海 " 兩會 " 上,市人大代表陳松菊曾建議,要規範 HPV 疫苗接種的科學管理機制,将各價 HPV 疫苗社區接種門診的預約納入 " 随申辦 " 一網通辦平台,線上提交個人審核資料,生成預約需求單,同時可查看進度,比如前面有多少人在排隊,預計輪候接種時間等。她還建議,加大 HPV 疫苗的開發和投入,定期公示本市各社區門診 HPV 疫苗的投放量及接種數據。
江西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徐天钰撰文建議,從 " 開源 " 和 " 監管 " 兩個方面入手,實現 " 疫苗自由 " 迫在眉睫。一方面,HPV 疫苗數量需要提升,除了進口疫苗,國産 HPV 疫苗研發需提速,從而盡早破解 " 一苗難求 " 困局。另一方面,市場監督管理局應當規範管理,嚴查疫苗來源渠道,規範疫苗銷售渠道。隻有這樣,才能敲斷捆綁銷售的利益鏈條。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