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身邊每個人都在追《繁花》。
有人說,這是一部魔都版的《美國往事》,内地版的《大時代》。
十裏洋場、紙醉金迷、江湖義氣、時代變遷,種種元素配合着主人公阿寶的人生起伏次第展開。
也有人說,這是一部高質感的男頻爽劇。
阿寶一路開挂,總能在人生的關鍵點遇到貴人,實現階層躍遷。
有點不真實。
無論如何,《繁花》世界富貴迷人眼,說王家衛花了 5 億去拍這麽一部電視劇。
而正是這種富貴感的營造,引發了不小的争議。
有網友說 "90 年代我們那出個萬元戶就不得了 ",繁花裏的人就那樣了,開玩笑吧。
首頁有博主吐槽說這繁花也太假了,那時候中國一窮二白,哪有片子裏那麽紙醉金迷啊。
還有人拿《繁花》和《山海情》作比較,感慨:
都是 90 年代。
前者講了中國最富的地方發生的故事。
後者描摹了貧瘠的地方是何其一窮二白。
頭頂同一片天空,人們的命運卻如此參差。
更微妙的是——
先進地區的網友懷疑《山海情》不真實,不相信會有家庭窮到合穿一條褲子。
後進地區的網友吐槽《繁花》太懸浮,不相信 90 年代初的上海這麽富。
比如劇中一個上海比較有錢的出租車司機,居然能在 1993 年拿出幾百萬存款,還拉上其他工薪階層的親朋好友,湊了兩千萬現金去炒股。
進賢路上一家隻有兩個竈台的小飯店,兩個商人吃三菜一湯,外加老酒,給了老闆娘四千塊。
如果上面這些都是 " 寶總 " 朋友,不具代表性的話,那黃河路上的揮金如土,更讓觀衆們表示大受震撼。
某個老闆在飯店裏談成了一單生意,于是給店裏每桌客人都送了隻霸王别姬。
一晚嗨下來,賬單總共三萬五。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90 年代的上海,哪有這麽精緻?"
很多人問,王家衛這拍的到底是民國時候的上海還是現在的上海?
王家衛這是把香港的浮華帶到那時候的上海來了吧。
應該說,電視劇不是紀錄片,難免會有誇張的成分。
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導演的個人風格。
但伴随着這些質疑聲,是越來越多的本地人出來表示,王家衛一點都沒誇張。那會兒的黃河路就是這麽浮誇的。
這場景基本是 100% 還原,和他們兒時的記憶一模一樣。
(一位上海網友在知乎上的回答)
甚至電視劇還拍的保守了。
富的人比《繁花》更富,窮的人比《山海情》更窮。
看這 90 年代的黃河路:
看看 1993 年開業的苔勝園:
是不是和至真園沒啥區别?
苔聖園店長回憶說:
" 黃河路在 90 年代,全都爆滿,生意好得不得了 …… 當時全國做生意都剛起步,如果要談生意,都是要在飯桌上談成的。"
" 當年黃河路上新店開的時候,基本都會請香港明星來剪彩。"
" 天天沒有日夜。早上十點開門,夜宵大家一路吃到早上六七點鍾都有。晚上翻台,一個台子翻個三四遍甚至四五遍。以前的美食街,白天還好一點,晚上人密集得不得了,出租車一路排滿整條黃河路。"
" 黃河路的椒鹽大王蛇,要香,肉不能老,一條蛇五六斤甚至七八斤。那時有個大老闆住在體育賓館,一個禮拜六天都在我們這兒吃,大王蛇是他包掉的,當時流行大王蛇。帝王蟹、象拔蚌、澳龍、東星斑,也是餐桌上必須要有的。"
煙花炮仗各家一輪輪放過來,放幾個鍾頭,一家放得比一家響,整條街走不動道," 煙花紙堆得有地毯那麽厚。"
《繁花》的大背景是改革開放初期。
當時的中國已經經曆了兩波 " 先富潮 ":
一波是 80 年代,城市裏的個體經濟和農村裏的鄉鎮企業捧出了第一批 " 萬元戶 "。
另一波是 90 年代資本市場開啓,少數幸運兒一夜暴富。
著名的上海 " 楊百萬 " 就是典型例子。
這兩波先吃螃蟹的人,成了當時實打實的先富階層。
而當時的上海作爲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已經相當繁華。
1988 年,上海人就流行過聖誕節了。
荷包充實的人可以在新亞大酒店享受通宵舞會和聖誕大菜,還能去百樂飯店點聖誕火鍋。
普通工薪階層呢,就去 " 老大昌 " 買點聖誕點心。
1992 年,和平飯店的聖誕晚會,一張入場券賣 888。
在那裏,可以觀賞到國内首次公開演出的比基尼舞蹈。
同樣是 1992 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7 元。
上海人的平均月薪是 356 元,平均年薪是 4272 元。
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同時期的虹橋夜店,有人開得起 8000 元一瓶的路易十三。
這家夜店由深圳大佬經營,開業當天的氣勢比李李的至真園還大。
毛阿敏、鞏俐好多明星都前來助陣。
《繁花》裏的黃河路美食街,在 1993 年 9 月正式挂牌成立。
當時的黃浦區政府爲了招商引資,給商家提供了不少便利。
優越的營商環境讓這條不足 800 米的街道開了 60 多家飯店。
它們的名字也相當豪橫。
直抒胸臆地叫 " 大富豪 "、" 大香港 ";講求含蓄地管自己叫 " 雅園 "、" 乾隆酒家 "……
每逢新飯店開業,放煙花放炮仗留下滿地 " 開門紅 ",那叫基操。
能請來港台明星站台,才算 " 有派頭 "。
" 至真園 " 那塊寶地在現實中叫 " 苔聖園 "。
90 年代,包間最低消費 2000 元。
鼎盛時期,這家飯店每月能做出1000 萬的流水。
上海前首富周公子,曾在黃河路上開了一家五層樓的豪華飯店,名叫 " 阿毛炖品 "。
這裏佛跳牆 58 元一位,秘制炖鹿肉 22 元一位,紅燒大排翅 188 元一位。
依這定價,一頓吃掉三四百很正常。
對先富階層來說,純屬毛毛雨。
對工薪階層而言,一頓吃掉一個月工資,想都不敢想。
他們的生活雖然比《山海情》好,但也不至于如此鋪張。
哪怕對于少數月薪達到一千的上海人來說,這也是奢侈的。
套用 " 懂王 " 的名言:" 或許這就是人生。"
很多熱批評《繁花》,覺得它不接地氣。
覺得這種小人物一夜暴富的故事和普羅大衆無關。
但說起來,當時的上海确實有不少機遇。
遇上單位分房、拆遷動遷、出國打工 ……
一些趕上趟,又有财商的人,後續就能發财。
就說打工吧——
我大學時的同聲傳譯老師,是中國頂級的德語同傳翻譯之一。
他說自己在 90 年代給德國人做會議翻譯,一天就能賺 100 美元,而那時中國人的平均年收入才 300 多美元。
這薪酬在我們看來是天價,可德國人卻覺得很實惠。
100 美元一天就能找到個高級會議口譯,簡直太合算了。
其實現在你去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也會有這種感覺。
去坦桑尼亞的時候,導遊告訴我說,坦桑尼亞一名普通工人一周的工資大概等于 20 美元。
而這裏的向導和司機,如果接到的客人是歐美人,那一天光小費就能收到 20 美元,相當于普通工人一周的工資。
所以,我們導遊說他很驕傲能成爲一名導遊。
而我們 30 美元就能包一天的車,帶車帶司機,也是覺得簡直太合算了。
于是想到某經濟學家的話。
" 掌握定價權的人,就掌握了财富本身。"
盡量離掌握定價權的群體近一點,也許這就是賺錢之道吧。
老底子,士紳家打碎個杯盞,都夠外頭的窮人活一年。
貧富差距、地域差距自古以來都是客觀存在。
有人在 90 年代經曆《繁花》,就有人在《山海情》裏負重前行;
有人困在《股瘋》裏,也有人在經曆《漫長的季節》……
也正是因爲這樣,我們以前才要搞集體化和三線建設,現在要搞扶貧和鄉村振興。
爲的就是縮小差距,平衡發展。
所以,大可不必覺得别人在裝窮或者擺闊。
看劇罷了,輕松一點。
其實,伴随着 " 基建狂魔 " 的發力,現在大家的差距反而是在縮小的。
1993 年,上海人均 GDP 1.1 萬元,全國人均 GDP 不到 3000 元。上海是全國的 4 倍。
2022 年 , 上海人均 GDP 18 萬元,全國人均 GDP 則有 8.6 萬元。上海是全國的 2 倍出頭。
可以說,上海依然是全中國發展最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但中國也崛起了其他許多富庶城市群。
至于上海繁華,也從來不隻是占比不到 15% 的原住民造就的。
而是依靠一代代外來的移民,從全國各地來到上海打拼,一起創造了大上海的繁榮。
所以我們沒必要把《繁花》看成是 " 上海人的自我炫耀 "。
它更像是對時代中每一個逆襲者的緻敬。
《繁花》裏的老總們能靠着左手炒股票,右手做外貿發家緻富,是因爲他們生在了一個好地方。作爲最早開放的地方,充滿了機遇,也被他們抓住了。
而對于《山海情》來說,生活在内陸的主人公們基本就和外向型經濟的紅利絕緣。
要想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裏喝到湯,除非背井離鄉去沿海城市打工。
他們最後也确實紛紛去福建了。
今天,社會的流動性越來越大。
市場經濟的大潮下,不同區域、不同人群面臨的發展機會或許還比 90 年代更多了。
大家不再需要像 90 年代那樣擠到大城市去淘金,讨生活。
當每個地方都有了自己的特色産業之後,人們不用背井離鄉也能找到機遇。
某位經濟學家曾經開玩笑,說過這樣一句話:
" 養雞養豬不如養上海人。"
這話被自媒體惡炒,引發了不小的争議。
其實人家講的是,浙江安吉縣有個村,本身人口不到 1000 人,外來的上海人卻有 3000 多人。村裏 4 億多的投資,都是上海人帶來的。
" 上海人會投資,把他們的餘錢剩米帶到浙江。農村人們就不用再辛苦地養豬養雞了。"
由這個小例子出發,學者想表達的是一種更宏大的願景:
在我國搞工業化的初期,讓城市先富起來這沒問題。
可現在城市已經富起來了,所以也該輪到資本下鄉,城市反哺農村了。
我覺得這個思考很有價值。
與其争論一個電視劇是否真實,或許意義不大。
更有價值的讨論難道不該是:如何讓《繁花》的先富們幫幫《山海情》的後富們?
發展的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
希望發展能解決更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