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新能源是個大趨勢,而在新能源領域拿到了先手優勢的特斯拉,甚至還期望以全新的技術來改變整個汽車行業。在特斯拉投資者日中,馬斯克就表示通過生産工藝的改善,以 Model Y 爲代表的車型生産效率将提升 30%,同時,工廠的土地使用面積減少 40%,操作人員密集度提升 44%,綜合組裝成本降低 50%,能做到平均每 45 秒生産一輛汽車。
但即使特斯拉已經準備開啓降維打擊,許多汽車品牌卻依舊保持着自己對新能源時代的理解,依托多年以來造車的積累打造産品。因此,也有人會覺得許多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已經被中國品牌超越了。
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别克 Electra E5
在通用打造出 Ultium 奧特能電動車平台之後,凱迪拉克品牌的 LYRIQ 銳歌就以出色的智能感和設計打動了許多人,甚至本田品牌的全新純電 SUV 車型 Prologue 也計劃借用 Ultium 奧特能電動車平台。
别克 Electra E5 毫無疑問不會放過如此優秀的平台,而有了 GL8 在中國市場的輝煌成績,Electra E5 的定位也直接來到了中大型 SUV 級别,搭配 2954mm 的軸距長度,徹底滿足家庭消費者對空間的需求。
别克 Electra E5 的内飾将以 30 英寸的一體弧面屏幕爲主體,屏幕分辨率高達 6008 × 934,并配置高通骁龍 8155 芯片,使用别克 eConnect 智聯科技,在語音識别能力方面十分優秀,結合 12.6 英寸 HUD 擡頭顯示系統,以及 iKey 手機鑰匙等細節,科技感在同級别車型中同樣很有優勢。
一汽豐田 bZ3
毫無疑問,豐田 bZ3 就是一款計劃走量的車型。爲了照顧數量巨大的家庭用戶,豐田 bZ3 的後排地闆被設計成全平,前排的中央扶手箱也被取消,以騰出更多的空間來給後排中間位置的成員,同時,豐田 bZ3 的座椅不僅柔軟舒适,把前排座的椅頭枕摘下後,還可完全放平并與後排座椅連通成一張床。同時,爲了照顧寒帶地區的消費者,豐田 bZ3 的車門把手還被設計成了内翻式,不懼怕結冰。
隻不過,18.98-21.98 萬元的預售價區間本以爲特斯拉 Model 3 再降價也達不到,卻不小心被同門的豐田 bZ4X 給壞了好事。畢竟,中型 SUV 一下出現了 6 萬元的落地優惠,中型車可能就直接沒人買了……
豐田 bZ3 使用了比亞迪旗下弗迪動力提供的電機和電池,入門級車型僅有 135kW 的最大輸出和 517km 的 CLTC 測試續航裏程,雖說中配和頂配就能升級成 180kW 的最大輸出和 616km 的 CLTC 測試續航裏程,但對比中國品牌同級别車型依舊沒有太多優勢。
上汽大衆 ID.3
新能源時代的腳步總是很快,大衆 ID.3 車型也就推出了 2 年半,在國内上市也就 1 年半時間,如今卻已經拿出了改款,相信很快我們就能在國内見到這款車型。按計劃,改款大衆 ID.3 很可能還要推出 GTX 性能版車型。
改款的大衆 ID.3 采用了新的前保險杠造型,兩側增加了豎條狀的進氣口,可以對前輪刹車起到冷卻的作用,同時還有全新的輪毂造型。變化最大的部分當然在車内,10 英寸的中控台多媒體屏幕升級成了 12 英寸,UI 菜單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改款大衆 ID.3 将完全不使用動物真皮材質,而是以大量可回收材料爲基礎,其中車門飾闆和座套的 Artvelours Eco 超細纖維材料就由 71% 的回收塑料廢料制成。當然,國内的改款大衆 ID.3 還沒有消息,暫時未知國内版本車型的内飾材料會不會有所調整。
起亞 EV6
不同于側重讨好國内消費者的别克 Electra E5 和專注歐洲市場的改款大衆 ID.3,起亞 EV6 更像是豐田 bZ3 這樣放眼全球的存在,至少,在卡塔爾世界杯上,起亞 EV6 就爲其性能版本車型起亞 EV6 GT 打了廣告。
不得不說,起亞 EV6 GT 的性能的确很強,0-100km/h 的加速成績能打敗特斯拉 Model Y Performance 高性能全輪驅動版,隻比保時捷 Taycan Turbo 稍慢了一點,E-GMP 平台還可以支持 800V 的快充,同時有 2900mm 的軸距,令普通版本車型也有着不錯的日常實用性。
起亞 EV6 車型其實早已在國内亮相,按計劃将于年内上市,除了設計感之外,雙 12 英寸的曲面連屏和 Kia Connect 互聯系統将是亮點,動力系統也或将會有驚喜。有意思的是,最近 J.D.Power 公布的美國市場電動汽車滿意度調查結果中,起亞 EV6 在普通品牌電動車中排名第二。
記得要 "點贊、在看、分享" 三連哦 ~